在16世紀之前,人們認為光傳播是不需要時間的。
21世紀的今天,藉助高精度計時的原子鐘,科學家已經知道了真空光速是299792458 m/s,也就是差不多每秒30萬公里,但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說,“意識到光速有限”是件很困難的事。
因為地球赤道周長才4萬公里,而光子一秒就能繞地球七圈半,所產生的延遲遠不是人類能感覺到的,只有在天文學家眼裡,光速才是能被感知和經常使用到的存在,因為他們研究的物件是整個宇宙。
在半徑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光速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時間,因為速度有限的光子需要時間才能飛到地球,換言之也就是說,我們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宇宙以前的狀態,現場直播從來就不存在。
那麼肉眼最遠能看到多久之前呢?
1.5億公里外的太陽,發出的光需要飛行8分20秒左右才能到達地球被我們看見,38萬公里外的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它反射的太陽光需要飛行1.3秒才能被我們看見。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陽,月亮是1.3秒前的月亮,如果它們都瞬間消失了,那麼我們也需要同樣長的時間才能知道。
在太陽系裡,天王星是能被看見的距離地球最遠的行星,它反射的太陽光需要飛行2小時40分鐘才能到達地球,也就是說我們任何時候看到的都是2小時40分鐘之前的天王星。
而在地球天區能被肉眼直接看到的7000多顆星星裡,距離最遠的是1.48萬光年外的天鵝座HD188209恆星,比它更遙遠的是254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以及295萬光年外的三角座星系,不過它們都屬於由千億顆恆星匯聚而成的星系,而不是單顆恆星,所以和前者沒什麼可比性。
根據天文學界的研究,目前為止人類肉眼看到過的最遠的天體,位於75億光年之外,是一個編號為GRB 080319B的伽馬射線暴,在2008年3月19日那半分鐘裡,它的視星等最高達到了5.8,已經進入到了能被肉眼直接看到的範圍。
這束來自75光年外,同時也是75億年前的光子,也許並沒被人親眼看見過,但天文衛星還是記錄下了它的光輝時刻,告訴了我們它曾經來過。
在可以預言的未來,類似的深空伽馬射線暴一定還會發生,甚至考慮到宇宙的廣闊和光速的緩慢,沒準兒現在就有幾十個伽馬射線暴的光子正在向地球飛來,也許是幾百萬年後,也許是下一秒,我們就能看到伽馬射線暴的光芒再次出現。
對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來說
光速限制就是他們最“痛恨”的宇宙規律,因為它直接讓天文學和宇宙學變成了“考古學”。
哈勃望遠鏡最遠拍攝到的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已經快逼近138.2億年宇宙大爆炸時刻了,但這個星系現在是什麼樣子,人類目前還一無所,也許永遠都不可能知道了,畢竟人類文明能不能再存在134億年都是個問題。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允許人類利用時空本身能被扭曲的特性建造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就是蟲洞,這種連通宇宙中任意兩端的超級技術,理論上能讓人類在瞬間跨越千萬光年的距離,很多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高速公路”,就是用蟲洞節點來實現的。
除了蟲洞外,同樣基於廣義相對論的曲率驅動技術也是能實現跨光年級別飛行的超級技術,三體中的光速飛船用的就是空間曲率驅動。
但對當下連核聚變飛船都造不出來的人類文明來說,愛因斯坦理論中允許的這些技術都太遙遠了。
在短時間內的未來,人類文明的宇航技術大機率還會處於化學燃料時代,用海量燃料推動巨型火箭把幾個宇航員和幾十噸載荷送上太空,這樣的畫面仍會未來一段時間內反覆上演。
在此我們只能希望人類文明能早日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早日衝出地球甚至衝出太陽系,航向宇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