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曾舉辦麥德林國際詩歌節朗誦會的巴勃羅·託翁·烏里布劇院。
圖②: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
影像中國
圖③:費爾南多·倫東。
資料圖片
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有著超過30年舉辦國際詩歌節的歷史。它是拉美地區最大的詩歌盛會,被譽為世界三大詩歌節之一。對於相距萬里的中國人來說,那裡是詩與遠方的重合之地。
費爾南多·倫東是麥德林國際詩歌節組委會主席,也是詩人、詩歌雜誌主編。他與中國、中國詩歌、中國詩人聯絡頗多,曾多次跨洋訪華,尋遊詩聖故地,以詩句書寫中國。
中國詩歌迴盪在麥德林
“從1994年至今,我們邀請了30餘位中國詩人。在劇院、大學、公園、圖書館、社群和城市廣場上,中國詩人朗誦了400多首自己的詩作,中國詩歌迴盪在麥德林。”提及詩歌節與中國詩歌,倫東如數家珍,對首次在麥德林誦讀的中國詩作蘊含的意境,也仍有印象。
都曾有哪些中國詩歌迴響在麥德林的山坡綠地、樓宇廳堂呢?倫東向我展示了一份影片連結網址,我看到中國詩人朗誦自己的代表作。其中有高洪波朗誦《彩色的夢》、舒婷深情誦讀《讀給媽媽的詩》、楊克從廣東帶來《信札》、周瑟瑟抑揚頓挫地讀著《林中鳥》、趙麗宏儒雅地用《我的影子》和現場觀眾交流、梅爾以南美題材的《馬丘比丘》與觀眾拉近距離……不同年代、不同題材、不同風格,這些當代詩歌作品呈現出中國特色。
讓中國詩歌在麥德林吟誦,是出於什麼緣由?倫東告訴我,作為詩人和中國詩歌的讀者,作為國際詩歌節的負責人,他非常關注當代中國詩歌的發展。“中國是詩的國度,杜甫、李白、王維等眾多中國古代詩人,在詩歌史上星光閃耀。另一方面,被翻譯成西語版本的中國當代詩歌仍然較少,我們渴望瞭解中國詩歌在當代的發展現狀。”倫東認為,在麥德林出現的中國詩歌作品群,具有詩歌的自然屬性和本質特性,是世界詩歌舞臺上重要的話語表達。
麥德林國際詩歌節以場面大、觀眾多著稱。每年夏季舉行的開、閉幕式都是大型朗誦會,在類似露天劇場的公園坡地舉行,吸引約上萬觀眾。詩人周瑟瑟和翻譯家孫新堂都曾向我提起,在朗誦中國詩歌時,觀眾認真傾聽,以掌聲熱烈回應,盡顯拉美人的浪漫和熱情。倫東說,麥德林的聽眾由成千上萬不同年齡段的人組成,來自不同社會階層,懷有不同精神信念。面對中國詩人的朗誦,他們都懷著極大興趣和尊重,默默傾聽,真誠地報以掌聲。中國詩歌凝聚著深刻內省、悠長回憶以及深深敬意,打動了哥倫比亞的詩人和觀眾。
此外,中國詩歌對追求和平、保護自然、倡議平等的呼喚也給詩歌節帶來清新積極的元素。倫東說,哥倫比亞《時代報》《觀察家報》《哥倫比亞人報》和當地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也對中國詩歌表現出濃厚興趣,併為來訪的中國詩人制作了精彩報道。
中國詩人帶來清新詩風
在進入不惑之年的1991年,倫東攜手幾位文化界同仁創辦每年一屆的麥德林國際詩歌節。30年間,詩歌節迎來175個國家及地區的約1700名詩人,中國詩人從第四屆開始亮相。
對於遠道而來的中國詩人,倫東熱情相迎。不少中國詩人在文章中提到倫東,如趙麗宏稱他是一個創造奇蹟的人,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以驚人的耐性和魄力,給麥德林帶來詩意飛揚的感人氣氛。在中國詩人眼中,倫東滿面紅光、強壯豪邁、激情洋溢,常常豎起大拇指向他們致敬。
倫東首次接待的中國詩人是曉雪和孫友田,那是1994年,麥德林詩歌節上第一次傳出中國詩歌的韻律,主題是詩人與自然的對話。中國詩人情感豐富、清新雋永的詩風令他耳目一新。之後,中國詩人們陸續來到麥德林。
倫東提到,2013年,中國詩人代表團參加了在麥德林舉行的“龍騰詩歌谷——中國、哥倫比亞詩歌國際對話”。除了在城市的不同地點朗誦詩歌,雙方還共赴位於聖達菲的考卡河,一起走過建於1895年的291米長懸索橋。主辦方奏響了動聽的哥倫比亞民間音樂,中國詩人也跳起風靡拉美的薩爾薩舞。在這次對話活動中,中國詩人同許多哥倫比亞同行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回顧與彝族詩人吉狄馬加的交往,倫東談了很多。吉狄馬加曾經在麥德林深情朗誦詩歌,展現了彝族人民豐富的精神世界和蓬勃的生命力量,令他印象深刻。麥德林國際詩歌節的盛況也令吉狄馬加觸動良多,他說:“我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聚會,能像一個詩歌節那樣給人和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希望和夢想。”
倫東說,吉狄馬加是中國詩人與世界詩人對話的促進者,他推動創立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等詩歌交流活動,促進世界詩人之間建立牢固聯絡。“2020年,吉狄馬加原計劃隨中國詩人代表團參加第三十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了我們相見,但哥倫比亞民眾至今還記得他1997年參加詩歌節的情景。我們在線上播放了眾多中國詩人當年朗誦詩歌的影片,吉狄馬加在雲端參加了第三十屆詩歌節,進行了詩歌朗誦,觀眾反響熱烈。”
中國大地孕育新的詩作
倫東有過4次中國之行。踏上中國詩人描述過的華夏土地、參與中國詩歌活動、拜會新朋老友,每次行程都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和對中國的認識。
2018年秋,倫東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和自貢“一帶一路”詩歌之燈點亮世界國際詩歌周,在彩燈映照下舉辦的詩歌活動令他印象深刻。“這些技術手段在世界詩歌節歷史上從未使用過,是傳統與未來的新融合。自貢彩燈的光芒,在詩歌寫作中永遠不會熄滅。”倫東說:“透過參加中國詩歌節,我瞭解了中國的社會、歷史與文化。希望世界各地的詩人們團結起來,讓詩歌在文學版圖上的前景更加美好。”
在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上,倫東獲贈一塊玉匾,上面寫著“獻給費爾南多·倫東,以表彰他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詩歌藝術的傑出貢獻”。倫東說:“當時,我的中文版詩集也在青海出版,這一切給我帶來深深喜悅。”中國給予倫東很多美好回憶,“我還獲得了博鰲國際詩歌獎‘傑出成就獎’和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獎‘傑出詩人獎’。四訪中國之後,我們與中國詩人締結合作紐帶,用最好的方式——翻譯——解決語言不通的困難:我在哥倫比亞出版吉狄馬加、駱英等中國詩人的詩集;中國詩人曹誰翻譯我的200首詩,以便出版我的另一本中文詩集。”
談到中國之行的收穫,倫東說:“我用文章和詩歌講述中國大地之美,記述與中國文明的動人相遇,訴說與中國人民的難忘邂逅。”倫東介紹說,他近期所寫的3首詩中有不少中國元素,例如,他寫重訪成都、自貢紅燈籠、青城山與《道德經》;自述“沿著李白的足跡,行走在黃山山脊”;欣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責任與情懷……
倫東表示,在中國,到處都能夠感受到充滿活力、清新向上的社會氛圍。他遇到的民眾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審美修養,其中許多人喜歡寫詩或是詩歌愛好者。廣袤美麗的中國大地上,正不斷孕育新的詩篇。
疫情不會阻斷詩歌的誦讀。第三十一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於今年8月1日至29日繼續舉辦,中國詩人應邀出席,他們朗誦的詩作,透過雲端傳送到遠方。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