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萬家的危機持續了有些日子了,近期,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盛發展”)召開美元債投資人電話會議,實錘了把榮萬家擺上貨架這件事。
和之前日新網的分析一樣,榮萬家的危機與母公司的債務相關。根據會上資訊,榮盛發展遇到流動性危機,雖然已經經歷了2到3個月的自救,儘量避免進行債務展期,截至目前公司融資淨現金流出額為182億元。
榮盛發展設定了一個特定資產包來支援對相關美元債的兌付,截至今年6月末這一資產包的估值約為54億元人民幣。
這個上述承諾可以提供出售的特定資產包中,包括公司物業物管(即榮萬家02146.HK)的一些資產,以及位於石家莊、濟南、滄州、廊坊、徐州、常州等地的9個優質商業專案,其中除了位於石家莊的一個地標商業正在招租外,其他資產包中的專案都是完工在租狀態。
兩個關心的問題
關於物業上貨架這事兒,目前大家已是見怪不怪,有兩個問題是比較關心的。
一是能賣出什麼價位;
二是誰會是接盤方。
來看榮萬家的基本盤: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管專案數量324個,在管面積6280萬平方米;合約專案445個,合約面積9210萬平方米。
面積夠大。而且這麼大規模的面積,有近六成位於環渤海經濟圈,集中度也夠高。
目前另一家被擺上貨架的奧園健康,規模與之差不多。截至6月30日,奧園健康在管面積約4430萬平方米,合約面積約8360萬平方米。
再看二者目前在港股的表現,市盈率和總市值相差不大。
從1月上市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榮萬家的市值已經跌去了一半。
下面的表格統計了1月15日榮萬家上市當日以及今天的市值情況,可以看出,在整個2021年,物業行業的整體估值呈現下跌的態勢,除了少數幾個表現平穩甚至逆勢上漲的,都在跌。
大部分跌幅控制在50%以內,慘一些的如恆大物業、融創服務,跌得只剩了零頭,簡直爹媽不認。
榮萬家上市當日和目前估值對比
像榮萬家這樣跌去一半的,也不算大多數。奧園健康倒是與之類似,也算得上難兄難弟了。
此前,一位參與洽談出售物業業務交易的人士曾透露,奧園給出的報價是30億元。
截止6月底,奧園健康實現收入10.03億元,同比增長83%;毛利3.47億元,同比增長57.2%;淨利潤為約1.86億元。
對比榮萬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實現收入12.91億元,同比增長68.8%;毛利約為4.5億元,同比增長105.9%;淨利潤2.47億元,同比增135.9%。
日新網根據公開資訊整理
結合榮盛發展對資產包的54億元估值,榮萬家的標價是多少,就看榮盛發展的股東們,預期的pe是多少了,按照今年的行情來說,可能在10~14倍之間。
規模、價格都在,誰能接盤呢?
在此前日新網的分析中,碧桂園服務是位列第一位的買家,從內部訊息來說,曾經有接觸。
而我們也曾總結過,近一兩年裡碧桂園服務正在透過大手筆的買賣做4個方面的補充。
根據我們的分析,榮萬家有足夠的噱頭:「河北首家上市的物企」「河北本地最大物企」,和年初收購嘉寶服務的邏輯相似,併購未完,噱頭已先一步有了。
而面積和集中度,圈定的環渤海地區,以及河北本地的地位,很適合碧桂園服務的下一步併購路線。
除了四個補充,碧桂園服務還在做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城市戰略。先在區域集中優勢,而後拿下一個城又一個城。
所以當時我們認為,榮萬家需要碧桂園服務這樣的買家,碧桂園服務也需要榮萬家的專案來匹配自己的戰略規劃。
但就在本月14號,碧桂園服務釋出公告稱:自本公告日期起六個月內,碧桂園服務及其附屬公司與碧桂園服務的關連方碧桂園集團,預計不會發生對價超過2億元(無論個別或合併)的重大資產出售或收購交易。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奧園健康還是榮萬家,可能短期內都上不去碧桂園服務這艘船了。此前奧園健康方透露,參與洽談收購的有碧桂園服務、龍湖智慧服務、保利物業等。去掉一位,可能的收購方還有龍湖智慧服務、保利物業。
我們已經很容易發現,當碧桂園服務丟掉大買主的身份時,市場上似乎沒有讓人特別肯定的買家出現。不管是龍湖智慧服務還是保利物業,又或者之前打算買恆大物業的合生創展,在買物業這方面,都表現出格外審慎的態度。
而目前市場上受到房地產母公司影響的物企已出現多家,很顯然目前進入了“買方市場”。
打包、定價之後,尋找買家可能是更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