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闖關東與走西口有什麼不同的呢?除了時間的早與晚、禁令的嚴與不嚴,二者的區別還在於一個是為了發展東北人口,一個是為了用西北之地給列強賠款。在這種不同中,如果它們能給人們相同的啟示,那就是在中國的大地上沒有人能把某一塊地方圈成自己的,中國各民族的融合也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而在本來能夠農耕的土地上,只有讓農耕的百姓把家園像釘子一樣釘進泥土,才可能真正守住祖國的疆域,讓祖國山河永固。
我們更願意在兩者的相同中來尋找不同,這樣,不同才能給人更多的啟示。
相同的是,走西口與闖關東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事件,都是清朝政府把口外或者是關外的閒置土地開放,讓口內或者是關內的人們去那裡種地謀生。
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歷史定義:
走西口: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後來,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闖關東也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廣義是指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狹義僅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關內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在這裡,除了西口的狹義和廣義,其實也可以把“走西口”定義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即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走西口是廣義的,把清之後的走西口看作是狹義的,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這兩個歷史事件放在清朝一個朝代,進而找到它們背後的不同。這就是說,走西口與闖關東的又有了一個相同,它們基本上都發生在清朝,或者形成高潮的部分都在清朝。
走西口源於山西等地的人口增長,清初透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髮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於是成千上萬的口內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闖關東源於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破產農民不顧清朝政府禁關禁令,成千上萬的人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應該看到,不管是“走”還是“闖”這中間都有清朝政府的禁令。
走西口的禁令在哪裡呢?即明朝時,明軍為了防範蒙古軍隊的入侵,從今天山西至陝北一線又修了一道長城,並在每年冬天在長城以外50裡的地方進行全面的燒荒,為的就是讓蒙古騎兵到這裡時,人困馬乏,而馬匹又找不到草吃,於是就不戰而退了。這些燒荒的地帶因為不種莊稼,肥得流油,又被一年年、一歲歲地燒黑了,在當時被稱為“黑界地”。
到了清朝的時候,統治者便把這個地理利用了起來,為了就是防止蒙古人與漢人的接觸,這50裡寬的地帶長達2000裡,就成了一個“隔離帶”,清朝政府不允許蒙古人南來越過“隔離帶”與漢人往來,更不允許漢人北去越過“隔離帶”與蒙古人發生關係。這就讓“隔離帶”的土地被閒置著,康熙第三次出征噶爾丹時(1697年),路過今鄂爾多斯,當地的蒙古官員向他報告說,“隔離帶”的土地閒著,還不如讓漢人來種,蒙古人從中收些租子,捐給朝廷。康熙表面上是答應了,但還是沒有放開,僅允許漢人在“隔離帶”種地,不得越過“隔離帶”,因為“隔離帶”的土地有些地方排鹼不良,種地時間一長,就有了白花花的鹼漬,所以“黑界地”也便成了“白界地”。
這就是說,最初的狹義上的走西口只是走至長城以外50裡的“隔離帶”種地。至於廣義上的,它應該不限於明朝,和闖關東的人口流動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一樣,西口在中國歷史上人們一直都在走,在沒有長城的時候人們就在走,走的是南北的互動,秦漢時期有了長城,才有了所謂的“口”,漢代,漢武帝在秦長城的基礎上,修建了有名的漢外長城,分佈在今內蒙古西部、蒙古人民共和國南部。由東、西兩段連線而成,東段稱“光祿塞”或“塞外列城”,西段稱“居延塞”,早就將“黑界地”或“白界地”納入了帝國的版圖,所以,那個時候人們來到“黑界地”、“白界地”甚至及其以遠的地方,根本就是存在“口”的問題。所謂“西口”不過是明代防禦能力減弱之下的一個新名詞,但“走”的過程在歷史上光明正大的存在。清朝政府的禁令讓歷史在這裡很“退縮”。
和西口一樣的是關東也有清朝政府的禁令,但在相同的禁令裡,走西口與闖關東卻有了很大的不同。努爾哈赤於1588年統一東北地區,建立了八旗制度,在蒙文的基礎上建立和釋出滿文,導致關外文化和關內文化的差異加大,而為把這個地方變成自己的私留地,隨後的清政府以“禁墾政策”限制漢人出關。
怎麼限呢?除了禁令還要修“長城”,把它圍起來、圈起來。“長城”是什麼呢?柳條邊!是指清政府17世紀後半期,於東北興建的堤防壕溝,因為是在用土堆成的寬、高各三尺的土堤上植柳條,謂之柳條邊,又名條子邊,或稱盛京邊牆。
柳條邊為寬、高均為一米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柳條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內二尺,外露四尺。各柳條之間再用繩連結,稱之為“插柳結繩”,外側挖一條寬8尺,底寬5尺,深8尺,其橫斷面為倒梯形的壕溝,壕溝與土堤並行。
柳條邊分為東、西、北三段:東段為清初修建,初因是朝鮮人時常到寬甸等地採挖人參、山貨等土特產,與當地居民經常發生糾紛,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下令修繕了鳳凰城到鹼廠一段邊牆。西段修建起於順治五年(1648年),為的是劃分蒙古遊牧區和農耕界線,邊外為蒙古牧民的遊牧區,邊內為盛京轄區,包括盛京皇宮和清朝祖墳永陵。北段修建起於康熙九年(1670年),名義上是為了保護吉林長白山的“參山珠河之利”不被破壞,並規定:在長白山禁地內捕蛤蜊、捉水獺、採蜂蜜、挖人參,為首者枷兩月,鞭一百。
柳條邊 呈“人”字形橫亙在東北平原上,撇捺交點位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縣北的威遠堡鎮。從威遠堡鎮向北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東亮子山,作為“人”字的一豎(為北段);從威遠堡向西南至山海關,構成“人”字的一撇(為西段);由威遠堡向東南至海邊,構成“人”字的一捺(為東段)。東段和西段將整個遼河平原包括在內,全長達1900多公里,北段全長690公里,總計2600公里左右。
如今看來,柳條邊不似前代長城,沒有憑險而設的堅固工程,也沒有軍事意義,邊門只是稽查收稅的封建關卡,同時又是聯絡廣大東北地區的交通孔道,實質只是一條標示禁區的界線。但清朝統治者為什麼要修這麼個東西呢?名義上是保護清王朝的“龍興重地”,實際上是為自己留退路——清朝統治者看到,元朝政權滅亡後,因為掌握了蒙古草原,元順帝一路北上建立了北元,躲開了被滅族的風險,而若滿清也有這麼一天,他們會逃到哪裡去呢,答案理所當然地成了東北。
為了保護自己的這條“退路”,清朝政府在修牆的同時,對邊內時開時禁。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設遼陽府(下轄遼陽、海城二縣),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獎勵官、民招攬、應招。這時關內開始有流民陸續地繼而成批地遷來,在邊內開荒佔草,讓“退路”的處女地有了更多的人煙。但是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清朝政府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這種閉關自守意識到了乾隆時期得到了更嚴厲的封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曉諭軍機大臣等“永行禁止流民,毋許入境”,其後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嚴禁,使東北地區人口增長緩慢,經濟萎靡不振。甚至在這一過程中間,因為沒有足夠的百姓補充東北駐軍的兵源,在面對他國入侵時,不得不丟掉外東北等地的大好河山。也就是說,在真正的闖關東之前,東北地廣人稀,時常受到沙皇和日本勢力的侵擾。
這就是走西口與闖關東的最大不同,體現在禁得嚴與禁得不太嚴之間,一個的土地是統治者用來防範他族的,一個的土地是統治者留給自己的,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狹義上的走西口與狹義上的闖關東早出了很多時間。但它們相同卻是最後二者都讓統治者最終不得不放棄禁令,讓百姓擴充到空地上發展經濟,為政府提供稅收。
眾所周知的是,從1840年起,爆發兩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邊疆危機日益加劇,清代統治者迫於內憂外患,不得不逐漸放棄封禁的政策,允許以華北地區為主百姓出山海關,向東北移民實邊。而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朝政府因為還不起對各國賠款9.8億兩白銀,也將走西口推向了一個真正的高潮,1903年8月,又授貽谷為綏遠城將軍,在綏遠城設立墾務大臣行轅和督辦蒙旗墾務總辦,在豐鎮設豐寧墾務局,在張家口設察哈爾左翼墾務總局,在包頭設西盟墾務總局,全面放墾蒙地,不但讓漢族人越過“隔離帶”種植,對蒙旗軟硬兼施,文武並用,把蒙古人手中能收來的土地全都收了回來,為朝廷創收。
除了時間的早與晚、禁令的嚴與不嚴,二者的區別還在於一個是為了發展東北人口,一個是為了用西北之地給列強賠款。在這種不同中,如果它們能給人們相同的啟示,那就是在中國的大地上沒有人能把某一塊地方圈成自己的,中國各民族的融合也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而在本來能夠農耕的土地上,只有讓農耕的百姓把家園像釘子一樣釘進泥土,才可能真正守住祖國的疆域,讓祖國山河永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