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樹神彧
公眾號:大樹鎮巡撫
有些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們。雖然身邊人都很有默契地避而不談,但問題存在就是存在,既然存在,那就有解答的意義。
比如,民主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
民主是越“多”越好嗎?
為什麼天天把它掛在嘴邊的國家,不是衰落就是橫盤;而不把它當成最重要事務的國家,很多都能穩步復興?
正好前段時間,我外務部門發了個報告,揭示美國民主的虛假和可笑。其中對美式金元政治之類的敘述很直接犀利,這裡就不作附庸了。今天,請容許筆者在報告外做些補充,讓我們的斥責更有底氣。
這篇文章會又是一篇會得罪人的內容,請各位讀者朋友們慎讀。
01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以至於多年以後我都印象深刻:
動手術時,我們是該聽醫生的,還是聽100位觀眾的投票結果呢?
嗯,跟大家想的一樣,這個比喻出現在討論民主的話題之中——國家發展,該由專業人士還是普通人做決定呢?
但當時做比喻的人的敘述並不太完整,文章戛然而止了,以至於漏了些更重要的問題,比如:
咱該如何確保醫生在做手術的同時,沒割了患者的腎去賣呢?
此時,這100個人的參與就很重要了。他們可能是監管,是市場,是輿論等等,雖然專業技術仍無法和醫生相比,可確確實實對醫生產生了全方位的威懾和約束,讓醫生不敢造次。
之所加粗“全方位”三個字,是因為無德醫生有可能收買監管/市場/輿論其一,卻不可能收買全部。代價太高,再無德的生意也會不划算的。
政治上也一樣。我們確實應該讓專業人士做決定,但也必須防止他們的決定出於個人利益而非大眾利益,民主因而有了存在的意義。
02
上述內容,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
民主本身的意義在於約束,它是一個手段,而非結果。100個路人的專業技能加起來也無法和醫生相比,他們發揮的主要價值在於監督。
可值得注意的是,手段的權重一旦超過臨界點,就會產生不可控的後果。
我們又回到醫生的比喻。
某地醫生,因為屢屢割去病人腎臟售賣,醫患矛盾尖銳。群眾因為太過憤怒,等不及監管/市場/輿論的糾正了,直接攻入醫院。
在群眾的威逼下,醫院不得不建立一個矯枉過正的制度:醫生的診療方案必須經過大眾投票批准才能透過。
這一制度的確立,意味著監督這一手段正式超過了臨界點。另一方面,大眾一旦得到了這個權力,就再也不可能放手。
而這看似美妙的制度,實際有一個危險的發展方向。
因為大眾對醫學實在瞭解太少,科學素養很低的同時又很情緒化,對“死生之事”還避諱甚多。一些人開始鑽空子了,他們明明沒有醫生資質,卻因為巧舌如簧,善於用偽科學迎合對複雜醫療技術陌生恐懼的大眾,謀奪走了醫生的權力。
而現職醫生們為了保住地位,也不得不轉向偽科學,大談神秘莫測又富有美感的陰陽五行,避開那些充滿不祥血光的痛苦手術。面對急需治療的病人,也因懼怕手術失敗和醫患糾紛,喂人止痛藥和安慰劑直到病人去世。
甚至到最後,淪為大眾懂得什麼或想聽什麼,醫院就出具什麼樣的診療方案。醫院醫術水平被鎖死在大眾的平均醫療認知水平上。
這其實講的就是美國的故事。
當年,因為資本家過於嚴密地控制美國政府,使得國家機器只為資本家服務,導致憤怒的大眾和煽動家們擰成一股繩,經年累月地“揭竿而起”,最終成功推行了直接民主。
注:後文會有一張圖,歡迎看完圖後再回來看這些段落。
直接民主制度一旦建立,大眾在國家發展決策上的權重即越過臨界點,且權重只進不退——民眾不可能把得到的權力讓出,任何人也沒有剝奪其的足夠合法性。
在四十年前,美國專業人士們還能透過電臺導播、報刊編輯等文化精英把控民眾意識的輸出、交流及影響力渠道,還沒偏離臨界點外太遠。可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大眾突破了精英的屏障,真正實現了自由發聲,直接民主大幅前行。
直接民主讓大眾從監督的角色變成了決策的角色。自此,美國政治越發受制於大眾,越發必須討好大眾,國家發展決策所需要的長足智慧,也被日漸鎖死在了大眾的平均認知水平上。
曾經推特治國的特朗普,就是直接對下的最佳案例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嚴格的抗疫措施是控制新冠的不二法門。可抗疫措施會給所有人每天都帶來了不便,還讓很多人失去工作機會。
另一方面,美國疫情看起來嚴重,但現確診人數佔總人口不過3%,死亡更是僅佔總人口的0.25%,人們難免會認為稍加僥倖就能避開,或離自己很遠,既然如此,又何苦要忍受每天必然降臨的麻煩呢?
(想一下對抽菸酗酒、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毫不在意的人群,想一下對橫穿馬路、坐車不繫安全帶毫不避忌的人群,你就能知道僥倖和遙遠對人的麻痺有多強)
繼續舉例,我們都知道,以工代賑就是比直接發錢更有利於國家發展。可工作多累啊,人的惰性和短視促使大眾更青睞直接發錢,於是直接發錢就來了。
這對於國家生產力的長遠損害,對於美元濫發導致的國家信譽和霸權長遠損害,同樣遠在天邊,先過好這周最重要。
(再想一下,你身邊有多少人對美式發錢大流口水的?)
再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大煙有害國民有害國家。可對於各類大煙愛好者來說,沒大煙就是要命;對於部分不吸大煙的人來說,越多人吸,就越多人自斷競爭力,越有利於自己。這兩部分人加起來,人數竟慢慢開始佔優,成就了官營大煙館的出現。
紐約市衛生部門2021年11月底公佈的注射點內景
看到沒有?在一些關鍵的、艱難的問題上,負責、深遠且有強制力的專業人士一旦缺位,大眾就會立刻被自己的短視束縛住手腳。
美國政府消極抗疫、直接發錢和官營大煙館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迎合了人民”,非常民主了。可“迎合人民”和“為了人民”能等價麼?
有人會問,消極抗疫、直接發錢和官營大煙館,背後難道沒有不安好心的美國統治階層出於利益的誘導麼?
當然有。但如若不獲得美國大眾的認可,這些誘導又如何推行得下去呢?
大眾的平均認知水平就是這樣呀。
03
剛才提到的,“民眾不可能把得到的權力讓出”,“國家發展被日漸鎖死在了大眾的平均認知水平上”,其實說明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
歷史的終結。
這個終結不是真正的終結,還是會隨著大眾平均認知水平隨時代極緩慢的進步而進步的。可這速度實在太慢了,說是靜止了也無傷大雅。
當年弗朗西斯·福山肉麻吹捧美國政治的話語,竟然成為美國最大的詛咒,這真是政治學領域幾十年來最絕妙的諷刺。
造就美國的繁榮的,不過是新大陸發現、工業革命、奴隸貿易和兩次世界大戰殘存的積累轉移。而福山倒果為因製造出“The End of History”的同時,卻眼睜睜地看著美式民主把豐厚家底折騰得一日不如一日,實在可笑。
美國衰落的原因當然也包括有昔日財富積累的耗散。可美國積蓄得更多,衰落得更快,就一定有更大比例的其他方面的原因了,甚至可以說是主因。
而美國“衰落的主因”源頭是什麼?
是昔日美國專業人士階層對民眾的過度剝削,使得民眾不得不用直接民主揭竿而起,讓民主這一約束手段歷史性地跨越決策權重臨界點,之後再也無法回頭,一路奔向被民眾平均認知水平鎖死國家發展的歷史終結。
而臨界點被突破後,專業人士不得不被大眾平均認知能力主導後,短視、平庸的決策更多損害的還是大眾的利益。
無奈的是,即便是這樣,大眾也無法剔除資本對專業人士的影響。因為大眾的識別能力實在有限。
搞間接民主制、徘徊在臨界點左右的歐洲諸國,其未來的日子也就可以預測了。印度為什麼不可能趕上我們,道理也是類似的。
04
如何避免美國式“歷史的終結”的到來?
那就得避免憤怒的民眾“揭竿而起”,將民主這一約束手段推進跨越決策權重臨界點。
綜合上述內容,我做了一個圖,請大家看一下:
圖片很清晰地解釋了剛才提到的美國故事——從褐色的舊資本主義社會,直接跨越到了直接民主的紫色時代,之後不可逆轉地向歷史的終結緩緩滑行。
而我們呢,在消滅了三座大山後,人民民主專政直接把我們帶到了褐色階段的中後期。經濟的高速發展,讓我們平穩地過渡到當前的紅色階段——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民主形式。
之前寫過,當前我們的監督事實上是以被動形式發生的。輿情+大資料直接成為執政者調整政策、批評問責的依據,這遠比金元影響甚大的投票更快速和有效。
非主動形式的民主,也使得煽動家們沒有生存的空間,保證國家發展決策的主動權始終在專業人士手上。
但是,正如圖所示,完美區域很窄,稍不注意就會跨過臨界點,或是退回褐色區域。如何保證我們始終處於這最利國利民“舒適區”,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05
回到開頭,為什麼說這篇文章會得罪人呢?
因為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戀的成分。
加上社交媒體、演算法推送的接連發明,使得人整日沉浸在迎合之中,感覺全世界都在圍著自己轉,資訊繭房日益厚重,自戀上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自戀的人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認為自己對國家發展決策的看法就是比專業人士強。
比如兩個特別典型的問題:我們該不該立刻武力收復臺灣?該不該立刻停止“厚臺”?
都不用做問卷,就知道回答中肯定的比例。
可這肯定的回答,卻是與現實完全相悖的。再觀察觀察身邊,是認為自己錯了的人居多,還是認為專業人士們錯了的居多?
給咱持續帶來偉大復興、民族崛起的專業人士們,真的會犯這麼大的錯誤嗎?
專業人士們被無數次證明的優秀糾錯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們真的會長期縱容這麼大的漏網錯誤麼?
大眾的監督總是能很高效地得到回應,唯獨對這些事的不滿長期沒有迴音,是否因為這並不是正確的監督?
道理人都懂,可人還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這不是自戀又是啥?
“唉,收臺什麼的,都我天天看微博看抖音看豆瓣得出來的‘獨立思考’結果,這可是‘獨立思考’啊,你怎麼能說我錯呢?”
總之,這種群體性的自戀,會不停地透過輿情繫統向上傳遞,和專業人士們爭奪決策的話語權。即使我們沒有實行美國式的直接民主,也有(區域性)滑過臨界點的風險。
還是那句話,臨界點被突破後,專業人士不得不被大眾平均認知能力主導後,出產的短視、平庸的決策更多損害的還是大眾的利益。
點到為止,不多贅言。多望向大洋彼岸吧,看看那邊一個又一個的教訓吧。
06
做個簡單總結:
美國的直接民主,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最民主的制度,確實是要比其他國家都要民主。但民主不是越多越好的,一旦越過了臨界點,讓大眾平均認知水平主導、鎖死國家發展決策,只會越來越多地造就悲劇,造就歷史的終結。
美國明白這點嗎?美國當然明白,但美國回不去了,也不關心了。
美式直接民主是專業人士對大眾的貪婪促成的,直接民主造就的惡果卻仍舊為大眾承受。而專業人士們無所謂工作模式怎麼變,反正做事的最大原則不被趕下臺,總能吃香喝辣。
因此,專業人士的本性和初心太重要了,這不僅能抵禦來自大眾的綁架,還能避免激怒大眾讓大眾失控,自行惡化自身和國家的未來。
讀完這篇文章,再看前幾天新聞中的這段話,想必你也會感慨萬分:
徐麟介紹,民主是多樣的,實現民主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植根中國歷史文化,符合中國國情,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豐富了人類政治文明形態,為人類民主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總之還是那句話,完美區域非常狹窄,退一步是舊時代的動盪,進一步是美國式的終結。咱既要把握好本心,又要把控好全盤,這非常艱難,但請給專業人士們以充分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