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對外貿易“朋友圈”已擴充套件至2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我國在全球出口貿易中的份額,將從近15%提升至16%,中國的“全球外貿第一大國”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的鉅額貿易順差,成為中美貿易爭執的重要原因,但從歷史長河來看,這不過是中國歸位的不可逆的趨勢。
早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兩個半世紀裡,也就是明朝時期,中國就憑藉著自己的質優價廉的商品,在與歐洲、美洲各地商品的較量中,勢如破竹,長期保持著出口順差。當年整個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大(約60000噸)都流向了中國。
而這功勞,正是源自絲綢這一典型的中國製造。17世紀前後,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中絲織物價值佔總值的95%,當時的外商如此寫道:“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貨,以白色最受歡迎,其白如雪,歐洲沒有一種出品能夠比得上中國的絲貨”。除紡織業外,明代的棉紡業,印刷業、陶瓷業、造船業、礦冶業等眾多手工業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公元1550年到1644年,從江南地區乃至整個南方這些專業手工業市鎮走出約236種出口產品,為中國換回了數萬噸的白銀。
就在白銀源源不斷地向中國匯聚時,歐洲人驚異地發現,自己錢袋子裡的銀子越來越少,因為中國在吸納了白銀以後,不再流出,成為了一種凝固的財富,一場財政危機席捲整個歐洲。
輪到著名的牛頓出場了。他在當了鑄幣局的局長之後,研究了中國、日本、印度這些國家的黃金跟白銀的比價,把黃金作為一個本位幣,發行紙幣。從此,歐洲國家圍繞貨幣和金融進行一系列探索。公元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建立;公元1694年,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誕生;公元1717年,英國率先廢除銀本位制,建立金本位制,隨後歐洲各國相繼採納;一個全新的時代到來了。
話說宋金之後,元朝第一次將紙幣作為國家的法定貨幣,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流通。然而由於元朝連年用兵和奢華的宮廷生活,使得國家財政入不敷出。面對鉅額的財政赤字,元統治者想到來錢最快的就是印製紙幣,導致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最終連蒙古人一起捲回了漠北草原。
明朝政府延續紙幣政策,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正式發行大明通行寶鈔作為法定貨幣直至明朝滅亡。明初發行寶鈔時,一貫寶鈔折1000文銅錢或一兩白銀,到洪武二十年前後,一貫寶鈔只能換銅錢160文,大明寶鈔貶值到原來價值的千分之一,形同廢紙。
正統元年(公元1436),有大臣上奏說北京的官員仍要前往南京領取俸米極為不便,大家往往就地賤賣,七八石的俸米只能換一兩銀子,請求皇帝徵稅時折算成布、絹和白銀充當官俸。英宗同意了大臣的請求,第二年,一百多萬兩白銀便運抵京城,史稱“金花銀”。
繼金花銀之後,白銀的使用範圍逐步變廣。嘉靖年間,不僅國庫收支以銀兩核算,而且朝廷明確規定了寶鈔、銅錢和白銀的折算比例。著名政治家張居正大刀闊斧地推行一條鞭法,使白銀的地位更加鞏固。白銀從此成為中國封建經濟史上的最重要的角色,在之後長達五百年的時間裡,作為本位貨幣的地位無可撼動。
一位來華的神父描述當年的場景說:“每個中國人在購買東西時都會隨身帶著一把鋼剪,根據貨物的價格把銀錠絞成大小不等的銀塊,再用戥子稱出小銀塊的重量。人們在做這件事情時非常熟練,如果需要二錢銀子或者五釐銀子,他們往往一次就能鑿下準確的重量。”他還說:“在中國,連孩子們都會估量銀錠的重量和成色。人們會隨身帶著一個類似銅鈴的東西,裡面裝著蠟塊,用來收集剪下來的銀屑。當銀屑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人們把蠟塊熔化,就可以回收銀子。”
然而,中國的銀子產量是有限的。明朝時期湖、廣、雲、貴等8省市的銀礦,可產約兩三千萬兩的白銀,相對於中國近一億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公元1573年,第一艘滿載美洲白銀的馬尼拉大帆船揚帆起航,從墨西哥港口阿卡普爾科出發,直奔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心菲律賓,又滿載著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返航。一頭連線中國絲綢,一頭連線美洲白銀的海上通路就此誕生,延續數十年。
白銀短缺讓歐洲人因禍得福的建立起了現代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雛形,流入中國的白銀開始減少,而此時的明政府沒有意識,更沒有做出任何改變。於是中國的經濟情況不斷惡化,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大明帝國這艘巨輪徹底沉沒。白銀短缺導致的財政危機無疑是大明倒下的根本原因。
如今,中國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重返世界經濟舞臺,從歷史來看,只不過是修正航道,重歸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