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一個疑惑,古人沒有發明羽絨服,也沒有空調暖氣,那麼他們是如何扛過寒冬的呢?難道僅僅是靠著將衣服穿得裡三層外三層嗎?
其實我們還真的小瞧古人的智慧了,他們當然不是靠疊加衣服保暖,古人不但有自己的取暖法寶,並且日子過得比我們想象中要舒適的多。
說起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常看古裝劇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古人常常會穿著華麗的貂裘衣物,穿上不僅雍容華貴,看起來還很暖和。
我們知道,古人的階級比較分明,所以古人常常分為“上、中、下”三等人,最上等的人穿的就是狐裘。
這種狐裘一般是藩屬國進貢得來,穿著人群一般與皇親國戚脫不開關係,其實裘類的大衣除了狐裘之外,還有虎裘、貂裘等等。
裘類中當屬狐裘最昂貴,狐裘中又數狐白裘是上品,所以我們一般看到能穿狐白裘的人,必定都是皇親國戚了。
在《史記·孟嘗君傳》中曾經記載:“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天下無雙。”
古往今來都是物以稀為貴,因為白狐並不常見,所以市場上千金難求,但凡是皇帝穿的狐裘,必定一根雜毛也沒有,質地輕軟保暖,皮毛光澤奪人。
而其餘的一些諸侯或者皇室子弟,除非皇帝賞賜狐白裘,否則他們肯定是穿不起的,那麼一般就是穿狐青裘,或者其他顏色的裘,身份再低一些,就只能穿貂裘了。
清朝時期,貂裘更加廣泛使用,由於東三省有很多松樹林,很多貂都喜歡在樹下聚集,獵民們就會去獵貂。
他們將貂剝皮賣給達官顯貴,因為貂皮不但柔軟光滑,還從中散發著馥郁的香氣,這一度將貂皮炒到價值千金。
那麼中流人士,也就是一些小官員或者富商,則只能穿羊裘,羊裘中最高階的則是羊羔裘,羊羔裘雖說不是價值千金,但也十分貴重的,並不是普通人家能買的起的。
羊裘是除了狐裘、貂裘一類最輕便保暖的衣物了,因為羊這種動物並不稀少,所以羊裘也就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貴重。
除此之外,還有些比較貧窮的人家還會買來鹿裘,雖說鹿比羊要稀少,但是因為鹿皮不但沉重,還沒有什麼保暖效能,所以有錢人是肯定不會穿的。
最下等的百姓人家穿不起裘衣,就只能穿“襖子”,這裡所說的襖子並不是我們如今看到的棉服,棉花傳入中原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到了元朝時期。
那麼在這之前,老百姓只能穿用絮製成的襖子,襖子是由麻布,裡面會新增一些麻絮,不過這種衣服很難穿,又硬又刺撓。
明朝時期,朱元璋為了解決人們穿衣的問題,這才下令大力種植棉花,人們終於可以穿上暖和柔軟的棉衣。
那麼說完了古人禦寒的衣物,我們再來說說古人額取暖“裝置”,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在很多清宮劇中,我們常常聽到“湯婆子”這個詞語,很多人不知道湯婆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其實所謂的“湯婆子”就是用銅製成的圓壺,裡面灌上熱水,捧在手中就可以取暖了,其實就是我們現代的“暖手寶”。
因為“湯”在古代就是熱水的意思,“婆子”則是陪伴人們睡覺的戲稱,所以有了湯婆子這個名字。
宋代詩人黃庭堅就曾在《戲詠暖足瓶》一詩中說道:“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這裡說的腳婆就是指的湯婆子,宋代時期人們睡覺時將它放在腳底。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式現在的人們還在使用,那就是火爐,古代的建築沒有泡沫工程,房屋都是冬暖夏涼,所以屋中安上一個火爐子,整個屋裡都異常暖和。
另外很多人家也會使用燒炕,這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人家,都會廣泛使用,冬天睡覺時可是非常幸福的。
那麼皇宮中的達官貴人都怎麼取暖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椒房殿”這個名字很耳熟呢?其實關於它為什麼被稱為“椒房殿”,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
椒房殿一般是皇后的居所,而妃嬪們是沒有資格居住的,那是因為椒房殿中的“椒”是真的花椒。
古代的工匠將花椒搗碎後跟泥土混合,然後加入一些特殊的花草植物,放在牆壁的夾層中製成保溫層。
椒房殿的牆壁上會鋪一層藩屬國進貢的珍貴毛毯,一來可以保暖,二來還能驅逐寒氣,保持室內清香。
當然了,用花椒製作保溫層僅僅只是為了保暖,真正的王炸級的取暖,還要當屬“火牆”。
最早的火牆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發明瞭,也只有宮廷中可以使用,那時候的火牆還沒有發展完善,一般是在屋中間挖個坑,用水燒火取暖。
後來明朝時期,朱棣遷都北京,紫禁城設計的時候,也早就特意設計了火道,所謂的火道就是在房間的地下提前留出一條通道,通道口一般就在殿外的屋簷下。
每年的10月份,紫禁城中會開始“供暖”了,這些火道四通八達,接連各個房間,等供暖以後,根據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牆壁就會開始變熱。
這時候再加以保溫隔層輔助,整個宮殿就會非常溫暖。
為了使熱力迴圈,火道的盡頭有排氣孔,而因為特殊的設計,產生的煙氣則是在臺基下的氣孔排出。
整個設計讓人歎為觀止,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紫禁城中因為住的不是皇上就是妃子,因為身份尊貴,所以供暖使用的都是上品木炭,一整個冬天下來,所花費的經費很難想象。
除此之外,有些妃子的屋子不是這麼暖和,她們也會在房間裡用碳盆生火,古人講究“聚氣”,他們認為房間大了不聚氣,所以古人的房間都很小。
放一個小碳盆,很快就能讓整個房間都變暖和。
那麼除了這些外在的取暖方式之外,吃穿住行自然是一樣也不能少的。
大家都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據說冬至這天不吃餃子,冬天就會凍耳朵,那麼這個習俗是誰發明的呢?
其實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生張仲景。
東漢時期,張仲景曾經是長沙的太守,在他返鄉之時,偶然遇見了路邊的很多鄉親,只見這些鄉親全都面黃肌瘦,個個耳朵都生了爛瘡。
看到這一幕的張仲景悲從中來,當即停留起來,在附近支起了一口大鍋。
他將羊肉以及一些驅寒的藥材全部搗碎,然後用麵糰將這些藥物包成“嬌耳”的形狀煮熟,每人分發兩個“嬌耳”。
人們吃下以後,就開始渾身發熱,兩個耳朵也開始癢癢,凍傷的耳朵竟然慢慢痊癒了。
在這之後,人們對於張仲景的“嬌耳”十分感激,於是學著張仲景的樣子,將食物包在麵糰中煮熟吃下。
自此以後,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代代相傳。
除了冬至吃餃子外,剛剛我們說,張仲景給鄉親製作的“嬌耳”中,還有羊肉。
其實羊肉是一味中藥,羊肉是公認的益氣之物,很多人身子中有寒氣,吃羊肉就可以驅除。在記載中:羊肉主治脾胃虛寒、寒疝、虛勞羸瘦、氣血不足等症狀。
由此可見,羊肉的確是大補之物。
羊肉不光有驅寒的好處,它還非常好吃,北京人吃羊肉的方式非常多:有炒羊肉、羊雜湯、羊蠍子、烤羊肉、或是製作水餃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清朝時期,還慢慢發展出一些小攤販,他們主要販賣羊肉湯,這種小店在冬季非常受歡迎。
當然了,來這裡吃羊肉湯的人都是老百姓,人們從這裡路過,來一碗熱熱的羊肉湯,頓時就會將身上的寒氣驅散得一乾二淨。
又或者很多人家自己也會在家制作羊肉湯喝,叫來一些好友,圍著火爐喝完肉湯,說說笑笑,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人沒有羽絨服,也沒有暖氣,但是其實古人生活得比我們認為的愜意很多,雖說也有很多凍死的人,但是往往都是因為貧窮導致的。
所以說,不管任何時候,窮苦的百姓都是那些受苦的人,他們沒有條件去建造那些精巧的房屋來取暖,實在冷到不行的時候,也只能去砍點柴燒一下。
其實綜合來看,古人的確有自己的取暖法寶,尤其是達官顯貴,皇帝妃子,看起來冬季生活得十分幸福,但是還是不如生活在現代的我們。
如今我們有暖氣、地暖、中央空調等等,即使是溼冷的南方,也有電暖氣等取暖器具可以使用,這無疑是莫大的幸福。
那麼,你還知道古人在冬季有哪些取暖方式呢?如果知道的話,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