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楊炳堃出生在浙江省歸安縣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楊知新學識淵博,精通經史。受父親的耳濡目染,楊炳堃從小就勤勉好學,彬彬有禮。
楊炳堃小時候和父母
轉眼間到了嘉慶十八年(1813年),楊炳堃已長大成了翩翩君子。飽讀詩書的他在朝廷舉辦的拔貢考試中一舉奪魁。其父楊知新得知訊息後,欣喜過後,給兒子寄去了一封家書,信中告誡兒子:居官廉以平,宅心明而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官要乾乾淨淨,慈愛平和,不可傲慢驕矜;做人要眼明心亮,寬納容人,不可心存嫉恨。)銘記父親的教誨,楊炳堃更加發奮刻苦。兩年後,楊炳堃順利考中了進士,從此開始了仕途之路。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慶帝病逝,旻寧於同日繼位,年號為“道光”,於次年開始使用。道光皇帝登基後,勵精圖治,想要力挽狂瀾,扭轉清王朝的衰敗之勢,便開始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如整頓朝綱、推行節儉、詔停貢物等。在清朝內憂外患之際,正是需要棟樑之才之時。楊炳堃便是在道光元年五月,受命擔任密縣(今新密市)的縣令,並於道光二年正式走馬上任,這一任便是7年。
密縣位於中原腹地,嵩山東麓伏羲山腳下,溱洧河畔,民風淳樸。楊炳堃上任後便開始實地考察,詳細瞭解百姓的生活和風俗習慣。
楊炳堃走訪發現這裡的教育狀況令人堪憂:校舍年久失修,師資薄弱,學風不濃,貧寒子弟上不了學。憂心忡忡的楊炳堃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開始大力興辦教育。
這裡的檜陽書院始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這裡的最高學府,現已破敗不堪。楊炳堃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帶頭募捐,將書院修葺一新,並聘請當地的名師來授課,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前來上課,學風漸濃。
此外,楊炳堃還帶領民眾重修了索長官祠、法海寺、城隍廟、景賢祠等,宣揚傳統文化,鼓民力,開民智,興民德,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民風民德。
為了能讓貧寒子弟也能受到教育,楊炳堃大膽創設了史無前例的遙課制度。按照制度,貧寒的學生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來書院學習,其餘時間在家邊勞作邊學習,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不僅如此,楊炳堃更是想方設法地開辦義學,為平民百姓設立正規的學校,累計多達30所,這讓貧寒子弟們也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貧窮再也不是阻擋教育的鴻溝。楊炳堃的良苦用心終於有了回報,全縣的教育迅速發展。道光三年,縣裡就有600多人參加了鄉試,並且湧現出了很多的青年才俊。
同貧寒的學生交往多了,楊炳堃瞭解到農戶們辛苦勞作,可種植的小麥,玉米產量卻不高,每年的收入很低,生活困苦。這天,正當楊炳堃為如何改善農戶們的生活而一籌莫展時,收到父親從老家歸安託人帶來的一個沉甸甸的包裹。包裹一開,晶瑩剔透的大米便映入眼簾,楊炳堃頓時眉頭舒展,計上心來:密縣溱洧之水,生生不息,為何不種植水稻呢?
為了推廣種植水稻,楊炳堃特意宴請幾位農戶品嚐香噴噴的大米。農戶們嘗過之後,稱讚不已,並積極地幫助楊炳堃號召其他人一起種植水稻。為了開展水稻種植,楊炳堃自備車馬下鄉,身先士卒帶領民眾築堤、壘堰、修渠,開墾稻田。為了教授水稻的種植方法,楊炳堃不辭辛苦,千里迢迢回到老家邀請經驗豐富的稻農來密縣常駐。
僅僅兩年的時間裡,楊炳堃帶領民眾共修建水渠15條,開墾稻田近3000畝,密縣變成了魚米之鄉,農戶的生活大大改善。
此外,楊炳堃還整頓煤礦,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設立關卡等各項利民措施,使得社會穩定,百姓們安居樂業。楊炳堃一生為官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以實心行實政,政績卓著,深受百姓的愛戴,直到今天,他的事蹟依然被人們所傳頌!
楊炳堃生平事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