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舊稱東京灣,處於南海的北部,其東部為雷州半島、海南島,西部為越南的紅河三角洲,北部為廣西,南部和南海相連。北部灣的資源豐富,盛產各種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是中國優良的漁場之一。同時,北部灣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很可觀。除了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外,在地緣上,北部灣更是具有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一談到北部灣,人們想到最多的便是廣西的出海口。在我國沿海地區,有眾多的著名古港,如人們最為熟悉的為廣州、泉州、寧波等古港。但實際上,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北部灣北岸,有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港,遠比這些港口重要的,這是廣西的合浦港。在唐代以前,合浦港才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同東南亞、印度貿易的視窗,《漢書》詳細記載了始自合浦的這條海上絲綢之路。
合浦之所以能成為漢代以前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首先和一條黃金水道息息相關,此即西江水道。西江是珠江的主幹,其水量充沛,河道寬廣,航運發達,自古以來,就是珠江三角洲通往廣西、雲貴的大動脈。由廣州沿西江西行,經肇慶、梧州等地,在桂平轉入西江支流鬱江,就可以抵達廣西南寧,又沿鬱江支流右江河谷西北行,出百色,即入雲貴高原。因此,正如《讀史方輿紀要》所云:“今兩粵往來,百斛巨舟可方行無礙者,惟西江耳”。
到了現代,西江為我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水運通道。西江航運幹線由鬱江、潯江、西江、珠江組成,西起南寧、東至廣州,全長854公里,是僅次於長江的一條黃金水道。據統計,西江干線全年貨物透過量達到10.5億噸,長江的貨物透過量為30億噸,而全國鐵路的總運量為40億噸,由此可見西江在我國貨運中的地位。
但是,西江水道為東西走向,通往的方向為珠三角,並不能通向北部灣。而要連線西江水道而通往北部灣以入海,這就不得不借助於北部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南流江。南流江也叫廉江,發源於玉林北部,是廣西獨流入海的第一大河,因自北向南流,故名南流江。同時,西江也有一條支流叫南流江,南流江也叫圭江、繡江等,源於北流市南部。南流江和北流江的均較適合航運,且兩江之間,僅隔20餘公里的地勢平坦的陸路。由此,在北部灣和西江水道之間,便形成了一條便捷的通道,即在廣西梧州、藤縣一帶,由西江水道轉入北流江,至北流市後陸行約20餘公里,在玉林接南流江,直抵北部灣沿岸的合浦港。
透過西江、北流江、南流江、北部灣,就可以由珠江三角洲由水路通往越南紅河三角洲,在歷史上,這條路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珠江三角洲是南方政權控制嶺南的中樞,而這條路線就是孫吳、南朝諸政權聯絡紅河三角洲的大動脈,每當交趾發生變故,孫吳、南朝諸政權無不透過此道平定叛亂。如東吳步騭平定交州,南朝梁交州刺史楊瞟平定交州俚人李賁之亂等。正因如此,地當西江出山地而入平坦的珠江三角洲的肇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在肇慶設定有西江都護,南朝陳的開國君主陳霸先即發跡於此。
同時,為扼守這條重要的通道,古代王朝在今玉林玉州區附近設有關隘天門關。天門關也叫桂門關,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二徵之亂”時所設。在古代時,過此關往南,盛行瘴癘,去者很少能夠生還,諺雲:“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故又俗稱鬼門關。天門關是古代紅河三角洲通往珠江三角洲的必經之地,如《讀史方輿紀要》雲,“交趾往來,皆道此關”,因此,在古代時,這裡常常駐紮有重兵把守。
合浦港除了是古代珠江三角洲通往紅河三角洲的咽喉,也是古代長江流域由水路通往北部灣的出海口。但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並不是聯通的,這時,一條重要的人工運河應運而生,即著名的靈渠。靈渠也叫湘桂運河,位於廣西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透過這條運河,就可以將長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灕江連線起來,從而將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為一體。由襄陽沿漢江南下至武漢,轉入長江、洞庭湖,進入湘江,再經靈渠,接西江支流灕江至梧州。到達梧州後,即可順西江而下,出肇慶,進入富庶的珠江三角洲;也可以溯西江而上至藤縣,再轉入北流江、南流江而到合浦港,以入北部灣。
靈渠的開鑿,和秦伐百越有關。在秦吞併六國後,為開拓嶺南,秦始皇便派屠睢率兵50萬南征百越。但秦軍遭遇到了嶺南土著的頑強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秦軍遭遇慘敗。於是秦始皇便令人在湘江和灕江之間開鑿人工運河,轉輸糧餉,運河一通,秦始皇便迅速地統一了嶺南。這條人工運河,便是靈渠。自靈渠開鑿後,便一舉成為進出嶺南的咽喉,有“湘桂走廊”的美譽。
在北部灣北部,除了合浦港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港口,即廣西欽州港。在古代時,因欽州靠海,盛產食鹽,為著名的食鹽生產基地。欽州所產的食鹽,大多運往南寧,再由南寧銷往雲貴高原。而欽州食鹽運往南寧的路線,即由欽州沿欽江北上,到陸屋鎮後,轉入舊州河而至舊州鎮,棄舟陸行至沙坪鎮,沿平塘江北上接入鬱江,再順江而上直抵南寧,由於南寧古稱“邕州”,因此,這條路線又叫“邕州古鹽道”。這條路線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商人販竹木谷粟鹽,多走此道,以達鬱江,從而聯通西江水道。在明代時,徐霞客曾遊歷至平塘江入鬱江處的平塘村一帶,即雲“欽州鹽俱從此出”。另據地方誌記載,直到民國時期,舊州江非常繁忙,每日到達舊州的船隻有200-300艘,每艏載重1-5噸,人力撐拉。運鹽的挑夫在舊州鎮的船上卸下海鹽,挑行約15公里到達沙坪鎮,再接平塘江入鬱江。
這條路線,因有水運之便,自古以來,除了是一條重要的商貿路線,更是一條重要的軍事路線。透過這條路線,就可由北部灣北上,切斷西江這條黃金水道,從而切斷珠江三角洲通往廣西、雲貴之道。在宋代時,安南開始擺脫中原王朝的控制而走向獨立,宋和安南之間爆發了數次大戰,欽州便是安南入寇的重要方向。到了明永樂年間,明帝國收復安南,就曾計劃分兵由此道透過海路直抵紅河三角洲,但終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以至於安南得以偷息海上,從而集中兵力防禦雲南蒙自和廣西憑祥兩個陸路方向。故而《讀史方輿紀要》雲,“(欽)州控臨大海,制馭安南,為藩籬要防,折衝重地”。
北部灣連線黃金水道西江的路線
到了現代,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橫縣建立水電大壩,設立兩級通航船閘。在平塘江口一帶,形成了一片廣闊的水域,即西津水庫,昔日亂石險灘盡沒其中,大大地提供了航運效率。但是,在沙坪鎮和舊州鎮之間,為平塘江和舊州江的分水嶺,舟行至此,必須棄舟陸行,這段陸路成為千百年來廣西南寧入海的瓶頸。若在此段開鑿運河,聯通欽江和鬱江,則可由南寧經欽州直接進入北部灣。早在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修建一條運河連線西江和北部灣的構想。
到了2020年,經過多年的調研,國家發改委重磅釋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這條運河開始進入佈局規劃。根據規劃,國家將投入680億,利用平塘江、舊州江兩條天然河流,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這條人工運河起自平塘江口,沿平塘江南下至沙坪鎮,再鑿穿分水嶺至舊州鎮而接舊州江,又經陸屋鎮,沿欽江南入北部灣。這條運河因其兩端為陸屋鎮和平塘江口,故稱為“平陸運河”。平陸運河修成後,將可通航3000噸海輪,廣西將新增一個出海通道,這條出海通道比由廣州出海縮短560公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北部灣除了是廣西的出海口,還是雲南的門戶。在北部灣的西部,為著名的紅河三角洲。紅河三角洲的自然環境非常優越,其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盛產稻米,自古就是著名的農業生產基地。在五代、宋以前,紅河三角洲曾為我國古代王朝的郡縣長達千餘年,古稱交趾、交州、安南等,其富庶並不亞於我國的珠江三角洲,每當中原動亂,常有大批的人員遷往紅河三角洲避難,深受中華文明的薰陶。
紅河三角洲因紅河而名,紅河上游稱為元江,源於我國雲南境內哀牢山東麓,往東南經元江、元陽等地,在河口縣入越南境內,經越南老街、河內,在海防、太平一帶分流入北部灣。紅河不僅沖刷出了肥沃的三角洲,其更是深切山地,形成一條較為平坦綿長的河谷,是紅河三角洲通往我國雲貴高原的天然通道。早在漢代時,在平定交趾“二徵之亂”後,馬援就曾計劃沿紅河河谷直上雲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每當雲貴高原發生動亂,就有很多人員透過這條通道遷往紅河三角洲避難。到了唐代時,紅河三角洲又是唐帝國鉗制南詔的橋頭堡,唐帝國在此設有安南都護府,每當唐帝國對南詔用兵,紅河河谷是唐軍重要的進攻孔道。在元、明時期,這條路線都是元、明帝國進攻安南的重要路線。
到了清代時,越南是我國的重要藩屬國。隨著清帝國的日漸衰弱,西方列強在中華大地橫行,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而作為清帝國的附屬國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殖民者得寸進尺,意欲控制雲南,變雲南為其殖民地。為掠奪我國雲南豐富的資源與經貿利益,法國又以紅河三角洲為橋頭堡,積極向我國的雲南滲透。在此背景下,法國開始著手修建由紅河三角洲通往昆明的鐵路,即著名的“滇越鐵路”。這條鐵路的越南段在1901年開始動工,1903年竣工通車;雲南段則由1904年開工,1910年竣工。其始於越南海防港,經越南河內,沿紅河河谷而上,由越南老街入中國境內,經雲南河口、蒙自、玉溪等地,直抵昆明。
“滇越鐵路”修通後,便一舉成為雲南通往外界的主幹道。在此之前,由我國東部地區前往雲貴高原,多由長江過三峽而至宜賓、瀘州等地,再走艱險的石門道或烏薩道而抵昆明;或者由湖南常德沿沅江河谷西行,經沅陵、芷江、貴陽、曲靖等地,橫穿雲貴高原,直抵昆明。這些道路路途艱險,旅途勞頓,行人苦不堪言。而在滇越鐵路修通後,人們就可以自香港坐火輪直至越南海防港,然後坐火車由滇越鐵路直抵昆明。透過這條鐵路,法國瘋狂地掠奪我國雲南豐富的資源,雲南的人員往來、商品、礦產資源等,都由這條鐵路被運往越南海防而入北部灣,從而運往世界各地。人們稱滇越鐵路是法國殖民者“插在雲南的大吸血管”,吮吸著雲南人民的膏血。
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我國東南沿海盡失後,紅河河谷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抗日通道,滇越鐵路成為我國獲取國際援助運輸量最大的一條通道。日本為切斷這條通道,對這條鐵路進行多次猛烈的轟炸行動,而我國為保護這條鐵路的安全,在沿線配備有嚴密的防空火力。到了1940年,日軍在海防登陸,逐漸控制“滇越鐵路”,為阻止日軍沿鐵路深入雲南,雲南省主席龍雲致電蔣介石,請求破壞滇越鐵路。不久後,蔣介石電令立即破壞滇越鐵路。
綜上所述,北部灣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蓋因有多條便捷的通道通往我國大西南的腹心,在這些通道中,尤其以這3條最為重要。其一,由合浦港往北,經玉林、北流、容縣、藤縣等地,連線黃金水道西江;其二,由欽州港往北,經陸屋、舊州、沙坪等地,連線黃金水道西江;其三,由越南海防港,經河內、老街、河口、蒙自、玉溪等地,直上雲貴高原。因此,若北部灣有警,則我國的大西南就震動不已,在中法戰爭時期,法國殖民者僅以幾艘軍艦遊弋於北部灣上,則清軍就驚恐不已;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橫行於北部灣,則我大西南就不為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