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教育思想最深的應該是“子不教,父之過”,看似簡短的話語卻字字鏗鏘有力,直擊人心。能夠教育和引導孩子的人有很多,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孩子的父母。
而有些家長對此卻毫不在意,他們總喜歡嘲笑別人家的孩子是溫室裡的花朵,卻又努力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了溫室裡的花朵。
在家中,家長對子女表現出來的總是無比的縱容和溺愛,有的家長甚至會陷入“孩子不在自己身邊,那麼教育就和自身無關”的魔性漩渦。
在學校,孩子犯了錯,這些家長就會潛意識裡想要將責任推給老師,然而這真的切合實際嗎?
山東棗莊一所小學內,一位一年級的“熊孩子”在課餘時間盯上了學校操場上的雕像,竟然用水彩筆給雕像化了妝。校領導看到後,直接將“熊孩子”的父親叫到了學校,讓其給雕像“卸妝”。
路過的學生和老師駐足圍觀,看著“熊孩子”的父親認真給雕像卸妝的樣子,紛紛忍俊不禁。
有人調侃:熊孩子就是費爹媽,回到家一頓板子肯定少不了。
也有人說:子不教,父之過。兒子做出出格的事情,就必須由他的父母來買單,學校的做法簡直太讚了。
12月22日,山東棗莊的一所小學內,在操場上放置的一個雕像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色彩。
綠色的眼眉,藍色的眼影,藍色的唇彩,再加上兩行綠色的眼淚,如此的裝扮出現在素雅的雕像的臉上,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而這一切竟然是一名一年級學生的“傑作”。
據悉,這位熊孩子利用課餘時間,來到雕像面前舉起手中的水彩筆,對著雕像的臉上就是一番塗抹。
這一幕被路過的校領導看到,既生氣又好笑,為了給雕像恢復本來的容貌,老師將這位熊孩子的父親叫到了學校,要求他對孩子犯下的錯誤進行買單。
父親拿著工具來到被他兒子化了妝的雕像前,認認真真的擦拭了起來。
經過兩次的反覆擦拭,藍色的眼淚終被擦掉了,但是藍色的眼影和唇彩卻怎麼也擦不乾淨,無奈只能作罷。
網友看到一幕後,忍俊不禁,但隨後有人發出質疑:孩子犯的錯為什麼要叫他父親去代替?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呢?
子不教,父之過。孩子雖然是犯錯的本體,但是作為他第一監護人的父母也有存有著責任。
孩子犯了錯,家長來彌補,學校的做法沒有錯。如果在彌補錯誤的過程中,也讓犯了錯的孩子參與其中,不僅可以起到教育的目的,也可以打消掉孩子依仗父母的錯誤念頭。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