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個詞嗎,叫“體驗生活”
四代導演(借用這個詞來表示時間)鼎盛之時,延續到五代導演,當演員(現在叫明星)接到一個角色時,需要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劇本、體驗生活,查閱相關資料,寫人物小傳等。你要演農民,你就得挽起褲腿下田,你要演軍人,就得去和士兵一起上操場。短則幾月,有劇組居然長達一年。
那時的電影可能有時代的侷限,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人物的精氣神、舉手投足都是對的。而現在的明星們有幾個會做這些事?恐怕臺詞都背不下來,所以我們只看到了虛假的人設、做作的“演技”。
那時的演員炫耀的是對生活的積累,現在的明星顯擺的是流量。
分界線就大致是2005年至2010年前後(時間點可以討論),資本大舉進入影視行業。中國有兩件事被錢害死了,一個是影視,一個是足球(男足)。奇怪嗎?錢本來是好事,卻開出了惡之花。
之前的電影叫藝術,無論有什麼樣的不足,至少人都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做的;現在的電影叫商品,小鮮肉、小鮮花們懷著一顆錢秤的心去“作”的,當然,真作的,是他們背後的資本。
但願《覺醒年代》、《山海情》這樣的作品不是一時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