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桐蔭橫濱大學宮坂力特任教授等透過新增青蒿素提高了鈣鈦礦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使厚度為126微米的塑膠薄膜元件能量轉換效率提高到21.1%,可廣泛應用於行動式發電元件和IoT裝置等。
現有超薄型薄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為19.5%,普通實用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20%。由於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過程中容易在鈣鈦礦層與電荷傳輸層的介面處形成化學及物理缺陷,導致電荷陷阱,從而引起能量轉換效率下降。因此,很多人在研究如何新增生物材料或有機物來防止電荷陷阱的產生。宮坂力等注意到青蒿素中的氧-氧鍵,於是透過新增抗瘧疾藥使其能量轉換效率超過20%,達到實用化水平。分析認為,青蒿素中的氧-氧鍵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中的鉛原子發生相互作用,使前述電荷陷阱失效,從而提高了能量轉換效率。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