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吼娃和吼完自責中不停切換
在崩潰的邊緣瘋狂試探
當父母不易,做娃也難
吼還是不吼,這題真難!
“說一遍,沒聽見;說兩遍,耳旁風;說三遍,頭都不抬!吼還是不吼?!”總是有很多這樣的時刻,讓愛子心切、望子成龍的父母,無法控制地開啟“吼娃模式”。然而,發怒有風險,吼娃需謹慎!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都在想什麼?
微博高贊回答是:“媽媽又發脾氣了,我覺得他們不愛我了。”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只會悄悄把情緒調成靜音。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作“超限效應”,指某種刺激過多而且時間持久時,會引起心理的極度不耐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的一種現象。如果總對孩子大吼大叫,這種壓力會迫使孩子出現各種應激反應。
最簡單直接的反應就是自動遮蔽掉這種“噪音”,把自己封閉起來,避免受到傷害而形成自我保護。孩子表面不反抗甚至是沉默,但是內心是抗拒的封閉的,哪怕父母是好的出發點,孩子也拒不接受,產生對抗。
閨蜜娟子至今因為小時候的一件事對母親意見頗深。在她上小學時,有次她在學校課間玩耍不小心打碎了一塊玻璃,老師把家長請到了學校。
剛好那天她媽媽遇到點煩心事,一到學校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顧人來人往的學生,不管走廊裡有多少雙頻頻側目的眼睛。“你到底要給我惹多少麻煩?我當初為什麼要生你!”娟子的眼淚一下奪眶而出。雖時隔多年,那句話她至今難忘。
在年紀尚小時,父母的吼罵會讓他們恐懼;可進入青春期,父母的吼罵就會激起他們的反抗。變成紮在心裡的一根刺,變成刺傷彼此的一根針。即使過去,也總會隱隱作痛,影響一生。
被吼大的孩子在成長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即便對成年人而言,那些包含著情緒的怒吼,都會令人感到非常不適,更別提孩子——尤其是對家長充滿依戀的孩子。被吼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愛娃從“戒吼”開始
家長們,單純的吼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那麼,想要改變現狀,想讓孩子變得更好,請先從避免吼娃開始!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跟著怎麼學。吼孩子,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如何吼別人,導致孩子很難跟人相處,脾氣變得暴躁。父母經常吼罵孩子,他們就會產生恐懼心理,為了避免父母出現吼罵的行為,他們會不斷地討好父母。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出現討好型人格。所以,經常被父母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相比,10年之後,真的不一樣。在吼罵孩子之前,請冷靜三秒再發表意見。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釋出】
來源: 成都教育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