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期末考試了,你有沒有跟你家孩子談好成績出來後的獎罰?我的答案是不要有獎罰,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一定也會有自己的答案。
在《影響力》這本書中,作者西奧迪尼給我們介紹了六種心理傾向,其中一種是"承諾和一致"傾向,他認為,人們會傾向於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如果在之前有過承諾,後面就會選擇主動遵守承諾,儘可能保持言行一致。而這個承諾之所以有效,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人們相信這是自己內心的決定。
在這本書裡,介紹了兩組有趣的實驗。
實驗一:受試者是7-9歲的小男孩,他們先是被恐嚇不能玩一種玩具,後來恐嚇終止後,觀察孩子們還會不會玩這種玩具。
孩子被帶進一個獨立的房間,面前擺著5種玩具,但被要求不能玩其中的一種玩具——靠電池驅動的機器人,要知道對男孩子來說,這5種玩具中,機器人玩具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實驗人員恐嚇孩子,"玩機器人是不對的,要是你玩了它,我會很生氣,那時候我做的事情恐怕會讓你難以接受。"之後,實驗人員就離開了房間,然後透過單向玻璃觀察孩子的行為。實驗結果是,在22個孩子中,有21個孩子沒有摸機器人玩具。
6個星期後,換了一個實驗人員,這一次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找到那22個男孩子,分別對他們進行實驗。她把孩子叫到一個獨立的房間,房間裡還是擺著那5種玩具,她沒有告訴孩子自己跟前一個實驗人員的關係,就當完全不知道前面發生過的實驗,她說要給孩子做一個畫畫的測試,她一邊給測試打分,一邊告訴男孩說這房間的每樣玩具都可以隨便玩。實驗結果,無一例外,所有的男孩都玩了那個機器人玩具。
實驗二:受試者是另一些7--9歲的小孩,我們稱他們為第二組男孩,但實驗程式被調整了,第一次沒有恐嚇,再觀察第二次孩子們的表現。
還是第一個實驗人員,房間裡還是擺著5種玩具,這一次,他沒有恐嚇孩子,只是分別給孩子看5種玩具,告訴他們,玩機器人是不對的,然後離開房間。這一次他發現,他的指示仍然有效,22個孩子中,只有1個孩子摸了機器人玩具,另外21個孩子遵照了他的指示。
6個星期之後,還是另一個年輕的女實驗人員,還是第二組男孩,還是跟他們說要進行畫畫測試,一邊測試一邊說房間裡的玩具都可以玩。但這一次,只有33%的男孩選了機器人。
為什麼前後兩組男孩的表現如此不同?
第一組男孩在第一次的實驗中,他們只是因為有恐嚇的作用,知道不遵守規則會接受懲罰,所以選擇不玩機器人玩具。但當懲罰消失,規則也就隨之消失了,他們就選擇了玩機器人玩具。
而第二組男孩,他們第一次被告誡,玩機器人是不對的,在短暫離開的時間內,這種告誡足以阻止孩子們玩機器人,而在第一次實驗結束後,孩子們為自己選擇不玩機器人的行為負起了責任,他們認為,不玩機器人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想那麼做,畢竟當時他們玩機器人也不會受到懲罰,所以他們用"這是我自己不想那麼做的"來解釋自己當時的行為,並且在6個星期之後,仍然選擇不玩機器人,因為他們已經從內心裡堅定地認為,是自己不想玩機器人了。
社會科學家已經確認了一點:只有當我們認為外界不存在強大的壓力時,我們才會為自己的行為發自內心地負起責任。
回到期末考試這件事情上,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成績以獎罰,那麼孩子就會認為,他是因為那些外在獎罰的存在而選擇努力學習的,這樣就削弱了他自己想努力學習的動力。而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獎懲效力變低,他的內驅力會越來越低,這就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了。
幸運的是,我在這件事情上蒙對了。我從來沒有給孩子成績上的獎懲,甚至都不表露出自己對分數的在意,我總是堅定地認為,我家孩子是最努力的,在人前人後都這麼表露。可能孩子覺得,是他自己的行為讓我相信,他是一個努力的孩子,這是他自己做出的承諾和選擇,然後他後面的行為就儘可能符合這個選擇,最後他就真的成為了一個努力的孩子。
我們都是頭一次當父母,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天使,他們都獨一無二,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但如果能多讀一些書,也許我們自己會學會,如何當好父母。推薦你閱讀《影響力》,接下來的幾天,我也會繼續跟你分享書中一些有趣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