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打通西漢與西域之間的通道,併為西域商人制定貿易的規則和建立管理的體系。一條經河西走廊、通向帕米爾高原以西的貿易通道——陸路“絲綢之路”由此誕生。沿途各地的商人們努力地突破不同語言的隔閡,克服廣袤地域的阻礙,探索更多更大的市場。果蔬、藥物和香料是陸路絲綢之路中最重要的幾樣商品,它們跟隨商人們的腳步,進入更多部落、民族與種族的生活與勞作空間。
(一)
羅馬、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都是陸路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參與者。在歐洲的羅馬,商人們把金銀、玻璃、珊瑚和精油當作“貨幣”,從東方換取紡織品、香料和染料。於是他們就可以在晚宴上穿戴薄如蟬翼的東方絲綢,品嚐珍貴的東方食材,彰顯自己富裕的生活和新貴的身份。在西亞古都巴格達,由於從北至南、由西向東的商路都彙集於此,這座都市繁盛了數百年之久,經濟與文化水平都達到同時代的高峰。當人們的收入增多,他們就開始喜歡使用各類奢侈品,只不過不是現代有錢人熱衷的法國皮包、義大利跑車,而是絲綢、珍珠、翡翠和香水。在南亞的印度,為了換取胡椒、象牙和紡織品,許多羅馬貨幣經由這裡流入貴霜——月氏國遊牧部落從塔里木盆地遷出後在波斯東部建起的一個頗為富裕的帝國。中亞的粟特商人擅長四處招攬生意,比起綾羅綢緞和金銀飾品,他們更喜歡交易亞麻、皮毛、藏紅花、胡椒和樟腦這些實用的東西。在東亞的中國,既有不少活躍的私商,也有較為成熟的官方貿易。儘管古時的旅行都顛簸不易,商人們還是覺得在中國行路更踏實放心一些。商隊有時會攜帶琳琅滿目的貨物,與使節結伴出行。典型代表是漢唐的絲綢製品和宋明的茶葉、瓷器,它們在中國以外都是既難得又實用的佳品,很受歡迎。絲綢滑潤好穿、優雅美觀,無論自用還是送禮都是很好的選擇;飲茶安全又易消化,還能提神醒腦、防寒保暖;瓷器不僅是高階的用餐工具,更是重要的藝術收藏品,在法國和德國最時髦的巴洛克宮殿裡,至少都有一整間裝飾得滿滿當當的“瓷器屋”。這些商隊返回中國時往往也滿載而歸,他們不僅帶回寶石、皮毛等名貴的產品,還有牛羊、驢騾、駱駝等成百上千頭的牲畜,以及洋蔥、黃瓜、香菜、石榴、開心果和黃杏等異域果蔬。
自從陸路絲綢之路開闢以後,中國內地與西域間的商業往來雖然時強時弱,但是一直都在持續進行。今天,我們還能從“胡桃”“胡椒”“胡蘿蔔”等名稱中直觀地瞭解到,這些餐桌上最為常見的食物是從西域傳入中土。就連我們最為熟悉的小麥也是遠道而來,然後再被逐漸馴化,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西方,英語中的“野菜”“菠菜”“茵陳蒿”“橘子”“糖漿”,還有法語中的“瀝青”“港口”“鹽稅”“關稅”“百公斤”等詞彙,都是中世紀時由義大利人從阿拉伯語轉譯而來。其實,陸路絲綢之路上的買賣雙方不見得弄得清手頭貨品的準確地理來源,他們更關注貨物的品質與價格——水果是不是美味可口?藥品有沒有貨真價實?香料轉手倒賣能不能划算?商人們還願意付出一定勞力和金錢去保養、修補道路,並定期舉辦盛大的“集市”。這些集市和本地小規模的市場不同,它們想要吸引來自遠方客人的注意,而不是隻顧及本地居民的需要。為此,它們可能會有意識地為潛在的客戶安排一些安全的保障、公共的服務和特殊的權益。
(二)
既然彼此要做生意,來自不同地區、屬於不同種族、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們就不可避免地頻繁接觸。他們有時擦槍走火、劍拔弩張;但從更長的歷史時段來看,卻是常常和平共處、來去自由。在這個本為商貿而開闢的交通網路上,各種語言、觀念和習俗都有可能找到生存與爭論的空間。它們甚至可能彼此借鑑,形成新的思想,進行新的實踐。
這種思想的豐富性在11世紀的維吾爾族長詩《福樂智慧》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用詩歌的語言忠實而優美地記錄著自己在陸路絲綢之路上的所見所聞:“你瞧,從空中飛來天國的鳥兒,一些是印度的羅闍,一些是凱撒的使臣。”“有的從東方帶來珍貴的禮品,有的從西方趕來,獻一片赤心。”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勸誡統治者追求正義、培養善德。為了能夠說清這個道理,它將維吾爾人的文化意識、古希臘的政治哲學、阿拉伯的伊斯蘭精神和中國的倫理智慧融為一體,就像一部“文明融合的活化石”。
(三)
即使在進入大航海時代後,陸路絲綢之路依然是東西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掠奪人口、販賣奴隸,幾乎“一夜暴富”。有錢之後,他們還是喜歡絲綢、瓷器等各種來自亞洲的奢侈品,對胡椒、豆蔻、生薑這些香料的需求量也變得更大了——它們不但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還兼具藥用的價值,能幫助緩解感冒與腸胃不適的症狀。
在義大利,無論大城還是小鎮都想把香料和藥品轉運到更西、更北的歐洲,好從中賺取高額的利潤。據說,達·芬奇、拉斐爾和提香等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也與當時義大利諸城進一步擴大與亞洲的貿易不無關係。他們由此接觸到色彩更加豐富的顏料,且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等城中的那些藝術的贊助人——教宗、主教、貴族、政客和商人,也積聚了雄厚的財力,負擔得起這份開銷。在17世紀的印度,沙·賈汗痛失愛妃,為她用純白色的大理石建成一座“泰姬陵”。這座美麗的陵墓以數不清的黃金和寶石為裝飾,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至今仍是全球聞名的旅遊勝地。它不僅向世人展現出一位傷心的丈夫多麼懷念妻子,也充分說明當時的莫臥兒王朝統治者受益於亞、歐兩地間的繁榮商貿,是怎樣的富有和奢華。
(四)
陸路絲綢之路上的果蔬、藥物和香料曾讓東西方的人們都能享用營養更豐富的飲食,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審美趣味因此得到改善,知識更豐富、眼界更開闊。在這條迎來送往的商路上,勤奮的勞作、靈活的體制和開放的競爭曾創造許多奇蹟。沿線有不少城市拔地而起,它們有的積聚起驚人的財富,有的擴張為強盛的帝國。心態的開放與利益的共享是這些商貿中心的成功秘訣。在數百上千年間,它們一直都聯絡在一起。
文化的昌盛常與經濟的繁榮如影隨形。當不同的文化之間相互學習、借鑑和交融,就有可能在教育、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不斐的成就,留下《福樂智慧》這樣瑰寶般的作品。那位智者生活在千年以前的喀什,他尊重知識與榮譽,心懷治國的理想,並且渴望幸福的命運,這與今天的我們是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