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來牟”字雕。 蔣晨明 攝
王皮衚衕位於大柵欄地區,衚衕裡有座二層小樓,門牌為18號,門上有磚雕三字:“貽來牟”。不明就裡的訪客,多會將其讀作“貽來年”。這裡毗鄰歷史上民間所稱的“八大胡同”。突然冒出這樣一個看似很文化的磚雕,著實令人意外。
經查資料,發現這仨字確實有講究。咱先看它的含義。“貽來牟”出自《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貽”為賜予,“來”和“牟”分別指小麥、大麥。所以將“牟”看作“年”的,那是肯定沒搞明白文字的含義。
再看書法,磚雕上有“江寧黃思永”的落款。黃思永是清末狀元,其字型採顏、歐、趙多家之長,飽滿而厚重。
到底是何方人士使用了“貽來牟”三字呢?據推測,“貽來牟”應為商號。而史料中使用此商號有兩個線索,一是光緒四年,輪船招商局會辦朱其昂在天津設立“貽來牟”機器磨坊,開啟了機器磨面的歷史。二是北京西便門在清末曾有家“貽來牟”麵粉廠。二者是湊巧使用了同一商號,還是有關,尚不得知。但它們都是麵粉加工,與“賜予小麥大麥”的原意十分貼合。
來源 北京晚報 | 作者 蔣晨明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