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時期,我志願軍中的各方面條件都不是十分完善,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小米加步槍”無疑是體現不出什麼優勢的。這種差距不僅僅體現在軍事裝備和火力方面,在吃穿用度的物資補給上也有著天壤之別,尤其是熟悉現代化軍事作戰的美國,軍中伙食即使在遠離本國、環境惡劣的朝鮮戰場,也能確保種類豐富、分量滿足,遠遠優於其他參戰國家。就連同行的聯合國軍中條件不算差的英軍,看到美軍大快朵頤也只能暗自羨慕。
然而,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初期的“運動戰”時期,前線糧食本就不足,又有將近一半都在運輸中白白損毀,戰士們餓著肚子上戰場一時間都成了十分普遍的現象。更難辦的是,有時候即使糧食完好送到了前線,對於志願軍來說也只能看不能吃,因為炊事意味著明火和炊煙,而美軍又在朝鮮戰場上具有絕對的制空權,如不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貿然生火做飯反而會暴露我方位置。
一把炒麵一把雪
一把炒麵一把雪,是抗美援朝時最能體現志願軍艱苦樸素精神的表現之一。這種所謂炒麵不是如今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種加了油鹽的炒麵,而是一種十分簡陋的口糧,與其說是炒麵,還不如說是“炒麵粉”。
這種口糧用小麥麵粉和高粱粉、大豆、大米粉等混合在一起,唯一的佐料就是撒點食用鹽。不僅用料和製作都十分簡單,“炒麵”的攜帶方式也較為便捷,一般都是放在戰士們隨身的一種直徑10釐米、長度約1米的乾糧袋中。這種乾糧袋一次可以承受20斤的重量,一個乾糧袋的量大概可以供一個士兵吃7天左右。
然而,由於麵粉短缺,即使是這種十分簡單、配料單一的口糧,也經常需要與大量粗糧混合製造。據記載,當時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幾乎所有的麵粉都用光了,加上美國飛機轟炸造成的損失,許多志願軍戰士甚至只能吃雜合面條或冷的土豆。
對當時的戰士來說,比起挨餓受凍,即使味道不是很好,但炒麵這種隨時隨地可以開吃的乾糧已經解決了一部分問題。然而一直食用這種營養不均衡的口糧會引發一系列相關的疾病,比如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口腔潰瘍、夜盲症,缺乏新鮮蔬菜引起的壞血病,包括腸道飽脹等問題。
尤其是夜盲症,對大部分時間都靠夜襲戰來攻擊美軍的志願軍來說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雖然朝鮮人想出了用松針湯來減弱病症,但松針湯不但比中藥還苦,而且還會使腸胃的隱患更加嚴重。
不僅如此,由於炒麵完全脫水,也難以下嚥,戰場上又缺乏乾淨衛生的飲用水,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只能就地取材,直接從地上抓一把雪來解渴。然而,這種方式對本就充滿隱患的腸胃更是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冰冷的雪水會進一步降低體溫,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降低體溫無異於將自己送向死亡。
由於美軍對公路和鐵路運輸線的切斷,志願軍口糧只能依靠戰士們自己攜帶、自己解決,這也是美國情報部所說的中國軍隊的肩上後勤。後勤補給不足自然難以支撐持續攻勢,因此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往往只能依靠運動戰來與敵人周旋,卻也向美軍暴露了這一致命弱點。
咖啡火雞加啤酒
即便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上,美國依然以系統的後勤體制保證了己方士兵的豐盛伙食。根據記載,為了保證前線士兵的伙食標準,除了本土的物資之外,美軍還花費了巨大代價專門在日本建了基地,每天從日本各個農場或者養殖場收集新鮮食材,由日本裝機啟運途經韓國後送達朝鮮戰場,以保障美軍士兵的一日三餐。
而朝鮮戰爭時美軍的伙食體系和種類基本和二戰時期類似,主要包括A、B、C、D、K五種。
A類餐顧名思義便是所有伙食中最頂尖的一類,都是以新鮮食材在廚房中加工而做成的熱餐,一般供給比較高階的將領食用,比如:麥克阿瑟。B類餐也相對比較高階,不過是由營級食堂提供的二次加工的半成品。
相比前兩種比較高階的伙食,大部分美軍在朝鮮戰場上食用的都是C類伙食,豐盛程度卻也絲毫不遜色,確保了每名士兵每天可攝入4350卡路里熱量。這種口糧一經志願軍繳獲之後,都被視作十分寶貴的應急儲糧。
C類伙食裝在一個大紙盒中,每份配給有六罐食品,根據食物型別可分為主食(b)和配菜(m)。一般來說,每頓飯的主食包括五塊餅乾(有時會用麥片等相似食物做替代)、三塊硬糖和一罐速溶咖啡(午餐和晚餐是果汁和熱巧克力)。
而它的主菜中肉菜相搭,其中包括牛肉、豬肉、胡蘿蔔、豌豆、土豆和捲心菜,有一部分還添加了義大利麵條、火雞腿肉和香腸。除了食物,大多數餐盒還配有一卷衛生紙、兩片口香糖、開罐器、四塊食鹽、九支香菸和12片淨水片,甚至連針線盒和剃鬚刀都樣樣俱全。值得一說的是,這種淨水片可以快速淨化先前收集的各類自然水以達到飲用標準。根據說明書,一片藥片可以在30分鐘內淨化0.6升水,被俘的美軍曾親手向志願軍展示如何用這種東西處理出可以立即飲用的水。
此外,裝有C類伙食的罐頭和內建食品包裝經過特殊消毒和密封,確保了美國士兵在任何氣候環境下進食都能最大化地避免健康問題。即使有如此周密的考慮和豐富的食材,被志願軍和朝鮮人視為珍寶的C類伙食在美國軍中竟還是受到嫌棄。
至於k類餐則是專門配給空降兵的伙食型別,與前幾種一盒一餐的形式不同,k類餐將早中晚三餐都配在一起,並放進香菸、餐巾和手紙等日常用品。
除了這些配備好的餐品,美軍供給的軍用巧克力、速溶咖啡、現烤麵包乃至於聖誕節特有的火雞大餐都受到士兵們的歡迎。可以說,比起艱難的志願軍戰士們,美軍的生活質量高了不止一星半點,卻仍未能成為贏家,我軍戰士的堅韌不拔可見一斑。
志願軍吃了美軍罐頭後出現中毒症狀
1950年12月6日,當39軍第116師計程車兵攻進平壤時已經幾近彈盡糧絕,幾天幾夜沒有好好吃飯睡覺。就在這時,346團第二營率先在大同河南岸發現了一批堆積成山的正在燃燒的軍用物資。等火勢稍有緩和後,老兵蔣道雲根據觀察最先發現了軍用罐頭的堆積點,其中有燒焦的肉味和軍用罐頭的爆炸聲。興奮計程車兵冒著被火焰灼燒的危險,一個接一個地救出了許多罐頭,並迫不及待地在現場開啟,發現裡面有牛肉、豬肉、雞肉、午餐肉、豆類,水果,還有雞蛋和可樂,令人眼花繚亂。最重要的是,這些罐頭在開啟時味道與正常食物無異,只是盒子的表面燒焦了。
後來根據美國方面公開的資料顯示,大同江的這一大批物資是美軍從日本的基地空運過來的戰略儲備,除了一大堆戰鬥生活必需品外,其餘的一大半都是美軍的軍用野戰食品。戰鬥失敗後,急著轉移的美軍無法帶走這一大批物資,又不願意讓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撿了便宜,只好用汽油彈將他們全部點燃。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志願軍會冒著被灼燒的危險從火中搶運出這些物資,也沒想到這些外表已經被燒到不堪入目的東西會被志願軍們視若珍寶。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僅346團的一個營就連續搶運出280多箱,更不用說整個116師了,就連附近的朝鮮人,也都跑出來撿這些沒有被燒壞的物品。在這之後的一週裡,這些口味豐富的罐頭成了志願軍改善伙食的大餐。對許久沒開過葷的戰士們來說,可別提多開心了。
然而這些罐頭卻讓很多戰士住進了戰地醫院,許多戰士都表現出頭暈、出汗、腹痛、腹脹,全身乏力的症狀,嚴重者甚至昏迷不醒。這是怎麼回事呢?是美軍的食物不乾淨,還是美軍故意在罐頭中投了毒呢?
後來經戰地醫生檢查發現,原來是因為志願軍之前的飲食大多以素食和麵食為主,長期吃不飽且營養不均衡,突然大量攝入許多肉類和高熱量食物,讓久未大量攝入營養的身體難以承受,產生蛋白質中毒的症狀。
長期飢餓、素食的人腸胃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謝功能都比較弱,當大量蛋白質堆積在消化道中時,會在消化道中異常發酵而產生大量的氨,血氨的增高,就容易讓人產生頭暈、乏力的現象。無法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還會產生羥、酚、吲哚等毒素,這些毒素對人體危害更大了,重者甚至會引起人的昏迷。
如此看來,志願軍和美軍在物資軍備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我們的戰士們依舊憑藉著頑強的意志打贏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迫使美軍簽訂 談停戰判。這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和犧牲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值得我們敬佩。同時,我們也明白了我們國家要強大,就得各方面都提高,才能給浴血奮戰的戰士們提供堅強的後盾。最後,謹以此文表達對志願軍戰士們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