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2年,中國空軍接受法國達索公司邀請,派出試飛員體驗其新型幻影-2000戰鬥機,並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但由於法國為幻影-2000開出了2000萬美元的高價,並且拒絕轉讓技術,因此我國最終放棄引進這種戰機。與此同時,印度在1982年10月,與法國達成了購買40架幻影-2000的協議,並在之後又追加了9架。在1988年到1990年間,印度還從蘇聯手中獲得了69架米格-29戰鬥機。這樣算起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印度空軍總計裝備了118架第三代戰鬥機,相比之下,我國空軍當時裝備的第三代戰鬥機數量則是0。這種顯著的差距,不僅反映了中國空軍戰鬥機當時是如何落後,也暴露了空軍多次外購三代戰機未果的真實困境。但當時幾乎沒有人想到的是,在30年之後的今天,這種情況已經徹底改變。
1992年6月,俄羅斯向我國交付了第一批蘇-27SK戰鬥機,結束了中國空軍長期空缺第三代戰鬥機的歷史。到了90年代末期,空軍已經獲得48架俄製蘇-27SK/UBK戰鬥機。同時,還在1996年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合作生產仿製型蘇-27SK,也就是殲-11A戰鬥機。為保證殲-11A服役後的訓練需求,又在1999年引進了28架蘇-27UBK雙座型教練機。此外,在1999年3月,我國與俄羅斯達成了以18億美元購買40架蘇-30MKK的訂單。更重要的是,殲-10戰鬥機率先實現國產三代機的突破,於1998年3月成功首飛。
上述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不僅揭示了空軍為追求新型空中力量所做的不懈努力,更展現了中國空中力量大爆發前夜的真實狀況。實際上,作為國產第三代戰鬥機三大技術源頭的殲-10、殲-11以及蘇-30MKK,在2000年之前就已經起航,準備登上屬於自己的廣闊舞臺。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三款戰鬥機中效能最優秀、用途最廣泛、價格也最貴的蘇-30MKK戰鬥機。從2000年12月到2004年8月,俄羅斯共青城製造廠僅用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100架蘇-30MKK的交付。這款最大起飛重量 38.5噸,有效作戰半徑約1200千米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成為中國海空軍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中,最有效的遠端打擊力量。尤其突出的是,蘇-30MKK掛載兩枚俄製Kh-31A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時,可以在不需要其他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對約1000千米外的水面艦艇進行攻擊,是比當時“現代”級驅逐艦與“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組合,更加有效的反航母力量。
與此同時,國產殲-11A戰鬥機,在2000年之後也進入穩定生產階段。由瀋陽飛機制造廠(也就是112廠)建設的殲-11A生產線,每年能向空軍提供15到20架殲-11A。截止到2006年末,殲-11A生產線停止運轉,共生產了約105架,其效能與俄羅斯在90年代後期提供的第二批蘇-27SK類似,比起蘇30-MKK還有明顯差距。不過,殲-11A勝在價格便宜,並且有相當部分零部件由國內自主生產,花費外匯較少,維護和保障也比較方便。而且,國內透過殲-11A的組裝生產,逐漸掌握這款俄製重型戰鬥機的生產製造技術,為進一步發展國產衍生型號奠定了基礎。
到2007年末,112廠在殲-11A的基礎上,透過一定的調整和改進,開始生產裝備國產發動機、雷達及整套航電裝置的殲-11B戰鬥機。相比於仍然使用俄製發動機、雷達的殲-11A,殲-11B的生產不再受制於國外裝置和零配件,效能還有一定改進。因此,當時空軍對殲-11B的需求非常迫切,殲-11B的生產速度也相當快,從2007年到2015年的8年間,一直以年產40餘架的速度高速生產。在總計超過320架的殲-11B中,除了70餘架交付海軍航空兵使用外,其餘全部裝備空軍用作空優戰機,至今仍然是空軍裝備最多的戰鬥機。
而另一邊,國產殲-10戰鬥機也在2004年開始小批次生產,經過部隊小批次試用、反饋、改進後,效能穩定的殲-10A戰鬥機,在2006年正式量產。在當時,一直以每年一個半航空團(約36架)的速度高速換裝,直到2011年末停產,一共生產了超過200架,其中有20餘架加入海航,其餘全部裝備空軍。由於國內在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使用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多用途戰鬥機在使用成本、技術性能和部署靈活性上的優勢,因此,最終在國內自主設計製造的殲-10A基礎上進行一定改進,在2010年左右推出了殲-10B戰鬥機。
作為國內第一款裝備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實際上也是唯一一款),殲-10B在殲-10A的基礎上,拓展了多用途能力,能夠掛載國產精確制導武器和反艦導彈。當然,由於殲-10B體型較小,航程、載彈量有限,因此其主要還是掛載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執行定點清除或打掃戰場的任務,實際作用相對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殲-10B的產量,最終在生產50餘架後就停產。然而,殲-10B開創的相控陣雷達及多用途作戰思路,在部隊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受好評,從而將國產殲-10和殲-11戰鬥機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2015年前後,國內在殲-10B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終極改進型號殲-10C,換裝了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整套航電裝置也經過全方位升級。如果說殲-10B是勉強跨入三代半戰鬥機門檻的話,那麼殲-10C毫無疑問就是完全的三代半多用途戰鬥機。雖然由於外掛點佈局及機體結構存在的制約,使得殲-10C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仍有不足,但其對空作戰能力卻在三代半戰鬥機中處於頂尖水平。在目前中國空軍的作戰環境中,實際上是一種“空戰為主,對地為輔”的高效能、高性價比戰鬥機。
與殲-10C同期出現的殲-16戰鬥機,則是以國產雙座教練型殲-11BS為基礎,結合長期使用蘇-30MKK積累的經驗,衍生的一款雙座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也正是在殲-16身上,國內真正完成了從自身改進的殲-11戰鬥機,與俄製蘇-30MKK設計理念的融合,使得最終推出的殲-16,既具備俄製“側衛”系列戰鬥機的大航程、大載彈量等技術優勢,又完美應用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及先進航電裝置,最終成為一款與俄羅斯蘇-35、美國F-15EX處於同一水準的高效能三代半戰鬥機。
相比於國產殲-10C“空戰為主,對地攻擊為輔”的定位,殲-16的雙座設計使得其定位是“對地、對海為主,對空為輔”。兩者的作戰領域各有側重,卻又互為補充,並且體型一輕一重,航程一短一長,造價一低一高,令空軍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輕重搭配格局,在造價、規模、戰鬥力上獲得了較好的平衡。到目前為止,兩款三代半戰鬥機的生產數量,均已超過200架,從而將國產三代半戰鬥機的總數量,拉高到了450架以上。
由於國內早期引進的48架蘇-27SK/UBK已經退役,其餘自產和引進的第三代戰鬥機尚且全部在役,這樣算起來,中國空軍共裝備了大約1100架第三代戰鬥機。對比來看,曾經領先我國空軍的印度空軍,在這30年間也在積極拓展自身的三代機隊伍。其先是在1994年,向俄羅斯訂購了10架米格-29戰鬥機(8架單座型和2架雙座型)。然後在1996年,與俄羅斯開展了規模宏大的蘇-30MKI戰鬥機專案,並從2002年開始正式接收蘇-30MKI(早期獲得的是低配版蘇-30K),印度軍方的訂購數量,也從最初的40架增加到180架,再到最終的272架。此外,為彌補之前幻影-2000戰鬥機的損失,印度空軍在2004年,又購進了10架幻影-2000戰機。
另外,印度在上世紀80年代啟動的國產“光輝”戰鬥機專案,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透過國際協作、對外採購等方式,終於集合了來自多個國家的幾乎所有關鍵子系統,於2018年前後,艱難進入印度空軍服役。這樣算來,印度空軍逐漸形成了複雜的戰機構成格局。其中,以數量眾多的蘇-30MKK戰鬥機為主力,以“光輝”戰鬥機為輔助,數量有限且效能比較落後的米格-29和幻影-2000繼續發揮潛力。最近幾年,印度空軍鑑於其裝備的4款三代機相對落後,因此又以88億美元價格,從法國引進36架“陣風”戰鬥機,到目前為止,已經交付26架。印度空軍以此為基礎,組建了兩個戰鬥機中隊,是目前印度空軍中僅有的三代半戰鬥機。
就目前來說,印度空軍裝備的戰機主要有:俄羅斯原裝及自身組裝的蘇-30MKI戰鬥機272架,因各種原因先後損失11架,至今尚有261架,編成12箇中隊;分兩次購進的79架米格-29戰鬥機,到2008年中期升級時已損失17架,此後又損失4架,如今還有58架,編為3箇中隊;而幻影-2000戰鬥機分三次購進59架,經多年使用後損失12架,如今還有47架,也編為3箇中隊。至於印度自身國產的“光輝”戰鬥機,雖然專案開展多年花費巨大,到目前為止也僅僅組建2箇中隊,服役數量認為一般在25架左右。也就是說,印度空軍現役三代機,共編成22箇中隊,數量應該是432架左右。很顯然,至少從規模上,印度空軍已經落後中國空軍668架。
當然,印度在2020年又向俄羅斯發出了12架蘇-30MKI的訂單,同時還從俄羅斯購進了21架在蘇聯時代生產,但後來封存的米格-29戰鬥機,兩份訂單合計金額約24.3億美元。但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尚未完成交貨。並且,印度也已經為“陣風”戰鬥機的維護保障體系,花費了大量資金,以如今“陣風”在國際市場上的火爆銷售來看,印度繼續引進“陣風”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因此,印度空軍未來的規劃,是繼續以蘇-30MKI為主力,希望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透過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先進航電,升級至三代半技術標準,同時不斷生產LCA戰鬥機,以保證戰鬥機規模。最後,透過購進一定數量的“陣風”戰鬥機,作為最先進的三代半技術核心。這是印度在短期無法獲得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情況下,能夠做到的最好抉擇。
相比之下,我國空軍不僅正在高速生產殲-16、殲-10C兩款三代半戰鬥機,同時也在著手對早期裝備的眾多殲-11B戰鬥機進行改進。更重要的是,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在2011年首飛,並於2018年量產後,如今服役數量已經超過100架,這時印度空軍短期內根本無法追上,甚至很有可能是再也無法追上的巨大差距。
透過殲-20、殲-16、殲-10C三種高效能戰鬥機,中國空中力量實現了大突破,這與始終堅持國防自主和消化創新是分不開的。遙想30年前,印度空軍一度擁有巨大的裝備和技術優勢,並在蘇-30MKI專案上展露了勃勃雄心,如今再來比較,卻早已被中國遠遠拋在身後,苦苦追趕卻似乎越拉越遠。長期以來,我們在戰鬥機領域走過了荊棘、付出了心血,最終收穫的果實當然也會異常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