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清代銀幣上的龍約有近千種版別,大致可分為飛龍、水龍、座龍、團龍、蟠龍等類別。其中“蟠龍”因其祥雲升騰,龍紋圖飾精美,既是大清的標誌又完美呈現了清代後期的特徵,被人稱之為大清龍。
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爪並能興風作雨的神話動物。千百年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受到億萬龍的傳人頂禮膜拜。龍的藝術形象,成為我國傳統裝飾的重要題材,在從古至今的許多建築、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為財富象徵的錢幣上尋覓到龍的蹤跡,這大概也是藏家們喜愛大清銀幣的原因之一。
宣三一角
此幣是清代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由當時天津造幣廠鑄造。是品特徵:在幣正面中按上下右左銘漢文‘大清銀幣’四個字,在其外鐫一個珠圈,依廓緣環鐫小方齒(馬齒),在珠圈至馬齒地張上方銘漢文‘宣統三年’四個字,即紀年。在3點位和9點位各鐫一個‘一點星’紋飾,在下方銘漢文‘十枚換一圓’五個字,即此幣與當時銀元主幣‘壹圓’的兌換幣值。在幣背面中鐫立龍嬉珠環抱‘壹角’圖案,‘壹角’即幣值。依廓緣環鐫小方齒(馬齒)。在幣緣外勻鑄邊道。直徑19.2mm厚1.2mm現重2.72g。
清朝銀幣以光緒元寶為主,同時也是銀幣收藏中大類,歷來都備受銀幣藏家們的關注。不同版別的光緒元寶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特別以北洋造光緒元寶為例,每次出現在拍賣現場都會成為諸多買家追逐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