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愛情神話》以前,其實沒想到徐崢和馬伊琍談戀愛,竟然能夠這麼好嗑。
但在看片的過程中,完全被兩場戲戳中了。
一場戲是徐崢扮演的畫家白老師,臨時被喊過來當廣告片的手模。
而馬伊琍扮演的李小姐,起先坐在監視器前。
鏡頭裡只拍到了白老師的手。所以後來她忍不住偷偷挪開視線,偏過頭去看認真作畫的他。
這麼一個小小的、側身張望的肢體語言,就道出了她悸動的心情。
結束拍攝後兩人有一段接近於交心的談話,李小姐說起自己的前半生:差點讀了最好的大學、差點去了美國深造,但是最後“得不到最好的,情願換條路走”。
白老師問她,順利嗎?
她笑了笑,語氣輕鬆地說:下坡路啊,能不順嗎?
另一場戲則是兩人站在白老師家的天台。
李小姐給白老師看自己的手機。原來她將白老師為自己畫的素描,設定成了鎖屏桌布。
李小姐說,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心裡還有點難過,年輕的時候我最吃這套了。
老白問她,現在呢?
李小姐又是嫣然一笑,你說呢。
金燦燦的夕照為李小姐的臉勾上一層金邊,令她的笑容顯得落寞又溫柔。
後來看花絮裡導演也說,很多工作人員看了這場戲都很想談戀愛。
這兩場戲恰好都設定在了傍晚時分,也都發生在頂樓。最後一抹天光籠罩著兩人的輪廓。
我相信這並不是意外,而是導演精心設計過的一層隱喻:這就是成年人的愛情。
所以,即使是私心,其實也很想將這部《愛情神話》推薦給更多人。
這的確是一部很特別的愛情電影。
一方面,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是一群成年人的愛情,也的確請了一眾大咖:徐崢、馬伊琍、吳越、倪虹潔、周野芒……有這一群人坐鎮,哪怕只是老友飈戲,也絕對會很精彩。
但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很“新”。這是年輕導演邵藝輝的長片處女作,也是徐崢第一次以監製的身份,與一名90後女性導演合作。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會看到一種更年輕的、更女性化的創作者視角。
甚至於,連徐崢都“變”了。
這一次他扮演的男性角色,的確和此前都完全不同:
他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男性”,反而是一個更接地氣的成年上海男人,他有著自己的困境:跟妻子離婚,不理解兒子的想法,事業也高不成低不就……
他試圖追求性格獨立、風姿綽約的李小姐,但李小姐對他又總是若即若離,曖昧不明。
年輕導演是怎麼表現這種戀愛關係裡的微妙和曖昧?
用的是微信。
約會之後,老白試圖在微信上沒話找話,試探李小姐的態度,對方只回復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字,“嗯”。
但第一次沒有句號,第二次卻加了句號。
這已經表明了態度。
看到這裡,想必你已經會心一笑。
這的確是我們這個時代獨有的表達,但很少有國產片能這麼自然、輕巧地捕捉到這一點。這就已經讓人眼前一亮了。
當然,《愛情神話》的“新”並不只體現在這裡。
最開始,你會以為這部電影只是一個上海“小男人”和“大女人”的愛情故事。
但再往後看,事情似乎又並沒有這麼簡單。
徐崢扮演的白老師,其實更像是故事裡的一根線,串起了他周圍的世界,也串起了他周圍的一眾都市男女。
影片也以他為視角,深入到了三個女性的世界裡。
馬伊琍扮演的李小姐,廣告行業的女強人,一位典型的上海姑娘。
“小姐”這個稱呼本身就帶著一種距離感。她聰明、時髦、獨立,但也有一種骨子裡的矜持和傲氣。
吳越扮演的前妻蓓蓓,則是一位性格強勢的前妻。
她顯然會牢牢掌握家中的“生殺大權”,無論丈夫還是兒子,都需要受她嚴格管束。
遺憾的是,她也不太分得清愛情和親情的區別。所以雖然已經和前夫離婚,但仍然認為他是屬於自己的。
倪虹潔扮演的格洛瑞亞,則是來學畫畫的女學生。
她是個“有錢有閒、老公失蹤”的富婆,所以性格更簡單、更自由,行事風格也更隨心所欲。
但她釋放的風情,並不是為了“撩”任何人,只是為了取悅自己。
《愛情神話》第一場精彩的高潮,出現在這三個女人的第一次碰面。
在這場戲裡,原本老白只是想請李小姐吃飯,但蓓蓓和格洛瑞亞都陰差陽錯地出現在了他家裡,於是這頓飯局也就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在觀眾的預期裡,這會是一場社死的修羅場飯局:類似於《色戒》裡的麻將局,看似女人們在麻將桌上廝殺,其實她們的重點,全在看牌的易先生身上。
但是《愛情神話》是這樣拍的嗎?
看看她們這場戲的臺詞:
蓓蓓說: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有小孩是不完整的。
格洛瑞亞說: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有為自己活過是不完整的。
最後李小姐說: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掙過一百萬是不完整的。
的確是在打機鋒,的確是在互相較勁,但你會發現,其實和老白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而這三個人在談的,是自己的女性觀,是一個女性要怎麼活才能完整,才能完成人生的自我實現。
男性在這其中可能是過程,是另一半,但絕不是目的和結果。
恰好從這裡開始,《愛情神話》真正的新意體現出來了。
這部影片打破了許多愛情片裡固有的男性敘事思維。
女性角色,通常會被描繪成被慾望凝視的客體;但在《愛情神話》裡,卻承載了創作者真正的表達。
看似三位女性角色都是因為男主角老白而產生交集,但其實她們都代表著當代女性群體的一個側面,透過這些角色,我們看到了一幅當代女性的大都會圖景。
而她們的共同點就在於,她們都是非常成熟、獨立、自我意識強大的女性,她們有自己的生活,愛情只能排第二位。
生活第一,愛情第二。
顯然這背後所承載的,正是一位90後女導演的視角下,對於成年人愛情的解讀和表達。
成年人經歷得更多,也擁有過更多。所以他們往往會將兩性關係看得很通透,不會那麼容易被打動。因為他們什麼都見過了。
感情對他們而言不再純粹,背後總有許多顧慮、權衡和考慮。他們的態度總是更加瞻前顧後,充滿了迂迴的試探、推搡和拿捏。
最重要的是,只有成年人才會明白,“自我”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在感情裡總是顯得很剋制。
他們需要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小心翼翼地劃定距離和規則,去保護那個完整而脆弱的“自我”。
這是這部電影裡,非常現實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看到這些地方,都會非常感同身受。
但正如導演所言,浪漫之處也就在於,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成年人,還願意去愛一個人,那種分量跟年輕時候是不同的。
而這背後也正應了影片的這句標語:不管幾歲,愛情萬歲。
大多數的愛情片都只會歌頌青春、歌頌年輕人的勇氣和奮不顧身。
但《愛情神話》讓我們看到,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興趣、有慾望、有生活的熱情。都可以過體面的生活,都可以去再愛一次。
在這一層面上,這部電影的受眾沒有限制,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個“全年齡”的愛情。
《愛情神話》的另一大看點,則在於它的“生活流”氣息。
正如徐崢所言,這部電影非常精準地捕捉了“上海西區兩公里內的生活細節”。
或許你從未見過這樣的上海:
它描繪了一個去景觀化的摩登都市,影片的取景地也摒棄了那些標誌性的高樓大廈,反而深入到了弄堂、閣樓、天台和街角的咖啡館與商店裡。影片刻畫了一種非常浪漫的生活氣息。
你會看到主角蹬著一輛腳踏車,在梧桐樹下穿行、路過兩個金髮碧眼的洋妞。
或是他跟朋友喝咖啡、興致勃勃地買菜,在家哼著小曲做一頓大餐。
這些其實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小事,沒有特別強的目的性,但卻能體現出一種很可愛也很可貴的生活情趣。
創作者恰好是捕捉到了這其中的詩意。所以這個故事裡始終縈繞著一種輕盈而愉快的氛圍,也帶著恰到好處的幽默感,又絕不會令人感到冒犯。
《故事》裡有一句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個鮮活的比喻,告訴我們“生活就是這樣”。
而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的確能夠感受到這種生命力,這種獨屬於生活的氣息。
尤其是看到影片最後的時候,主角們懶洋洋地圍在沙發邊,邊吃東西邊閒聊,看一部名為《愛情神話》的老電影。
而這時銀幕前的我們,同樣也非常放鬆地沉進了座椅裡,觀看另一部名為《愛情神話》的新電影。
放映機的光對準銀幕,演員的眼睛盯著銀幕外的我們。
這一刻虛擬和現實的邊框被打破了,銀幕內外的我們,都沉浸在同一段故事、同樣的生活裡。
而我也被一種神奇的「儀式感」所擊中。
身為成年人,也許我們都很清楚,生活中不會再有神話。
但愛情裡或許還會有神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永遠要相信它們的存在。
12月21日,非常有儀式感的第150期桃桃觀影團,為大家帶來了《愛情神話》北京超前觀影。
同樣很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是,我們特別製作了5款色彩繽紛的票根——就像電影裡不同個性、各有魅力的都市女性。
票根上的話出自電影宣傳主題曲《女人萬歲》歌詞。
所以每位到場觀眾,都能pick到一句屬於自己的“獨立女性”宣言。
映後,我們桃桃觀影團的老朋友徐崢老師,和影片的各位主創,包括編劇/導演邵藝輝,領銜主演吳越、倪虹潔、周野芒,特別出演黃明昊、王影璐,也來到現場和觀眾們交流。
老朋友到場,這次交流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了!!!
主持人桃桃林林:“我是第二次看這個電影了,真的是很喜歡,很獨特的一個電影。第二遍看,發現電影特別女性視角。徐崢老師之前也演過很多類似的角色和故事,但這個片子視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想問徐崢老師作為監製和領銜主演,和編劇/導演邵藝輝老師,最開始對角色有沒有一些碰撞和探討?”
編劇/導演邵藝輝:“我寫這個劇本,因為我在上海生活了很久。‘老白’這個人是我生活中好幾個朋友的融合。在我自己剪片的時候,發現他其實最像我自己。他平時的生活方式,很像一個家庭主婦。我最想設定的就是,當一個男性乾的都是家庭主婦的活兒,他會怎樣對待女性?我相信他會更理解和更尊重女性。因為他知道女人做家庭主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兒。洗菜買菜做飯其實是非常複雜,非常消耗,非常需要統籌能力的。跟你去公司上班,職場拼搏其實沒有差別的。所以一定要尊重這種勞動。”
徐崢:“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呢。邵藝輝導演自己是編劇,平時也寫小說。她在上海生活了六七年,對上海的市井生活觀察入微,就寫了這個劇本,拿去了FIRST的創投。我一看,發現這個故事太妙了。跟導演見面後我很驚訝,導演這麼年輕,給我一種小張愛玲的感覺。現在很多電影裡我們能看到的,都是那種單一的型別,大場面、爆破啊、特效啊,演員也苦得不行。我就想,我們可不可以拍一部都市裡的電影,很輕鬆的、像伍迪·艾倫那樣的風格?”
桃桃林林:“電影真的給我印象特別深。第二遍看,更像是一個喜劇,還有《愛情神話》這名字也很有趣,一方面對應了費里尼的電影。一方面,我也跟別人聊起,‘成年人還會相信愛情,這本身就是個神話’。”
觀眾:“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很喜歡它輸出的一些觀點。非常幽默,尤其是黑色幽默。為什麼《愛情神話》的英文片名叫B for Busy?”
邵藝輝:“很高興你能注意到這個。老白在片子裡的英文名叫Mr. B。我當時和翻譯團隊也在碰撞‘白辛苦不辛苦’該怎麼翻譯成英文?我們就琢磨了一個‘Mr. Busy for nothing’。相當於Mr. B為了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東西在忙活,就是白辛苦。所以片名裡的B也是Busy的B。其次這個句式的感覺我也很喜歡。”
觀眾:“電影開頭說‘人生都在排隊,都在等一顆糖。但是可能在我等的時候,這個糖就不賣了。’想知道這個‘糖’在電影裡有什麼特指的嗎?”
邵藝輝:“‘糖’代表我們每個人嚮往的東西。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不一定有回報。就像排到你結果不賣了這種情況。這首詩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開頭話劇,話劇裡是原詩,出自我很喜歡的一個話劇家,列文的《安魂曲》。這裡的確是致敬。第二次是老白的朋友圈,稍微改動了一下。我覺得這種情感啊、人生啊,就像一種排隊。有時候你排著排著,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本來以為這邊是測核酸的,結果排到了才發現是賣點心的。我就是想表達這樣一種感覺。”
影片結束後,我們也受到了觀眾們熱情滿滿的反饋。
其中,“城市煙火氣”“觀感舒適愉悅”“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文學性十足”“妙趣橫生”等他們提到的高頻詞。
看完《愛情神話》其實有種強烈的感受,這部電影實在是太適合年底這個賀歲檔期了。
這才是真正的賀歲片啊:有笑有感動,有俗世男女的愛和煩惱,也有一種平凡生活的儀式感。
看完之後,走出電影院,似乎寒冷的冬夜,也變得溫暖了起來。
所以也忍不住最後再吆喝一句,12月24日,《愛情神話》,要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