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事,做大人的,怎麼能跟孩子一般計較?”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
說是孩子不懂事,其實表現的是父母的教養缺失。
作為孩子的父母,都希望社會對孩子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包容,認為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可一昧縱容,不予以指導,很可能讓孩子在小事上反覆進行,繼而培養成一個習慣,日久天長成為人的品質。
要知道,孩子年齡小,正是人性最容易被塑造的時候。
樓上小孩玩鬧,十點都不停止
最近,某小區女子和樓上的鄰居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原因是,樓上鄰居家的小孩經常在房間裡面奔跑、玩鬧,到了十點多都不停止。
這讓在家辦公的女子十分苦惱,三番兩次找到樓上去溝通,希望對方能體諒一下,帶小孩在樓下小區玩,或者是給小孩穿上襪子、買個地毯,以減少聲音。
結果,幾次好言好語的溝通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女子實在忍無可忍,買了個音響,放到了距離屋頂比較近的地方,然後把音樂聲開到最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下,樓下果然忍不住了,氣沖沖地跑來質問:“你昨晚幹嘛那麼大聲?開音樂會嗎?我家孩子睡著了都被嚇醒了,你到底想幹什麼?”
女子順勢說出,之前你家小孩一直哐哐跑,製造噪音,跟你溝通都不聽。
樓上鄰居:“誰家小孩不跑?你以後不要孩子嗎?你不讓小孩跑,他聽嗎?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聽到這話,女子氣更是不打一處來,原本她放音樂的本意是希望對方能“感同身受”,讓孩子消停一點,沒想到兩人槓上了,樓上開始瘋狂打鬧、製造噪音,比往日更甚。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如此一來,其他鄰居也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用好態度繼續感化樓上鄰居?
“以暴制暴”必然是不對的行為,它可能會使事態愈加惡化。
所以有網友認為,即使不配合,也還是應該採取協商的方式來解決,自己態度好了,對方才會被感化,才會體諒你。
也有網友贊同樓上鄰居的觀點:“孩子跑是很正常的事,大家還是要互相體諒一下。如果受不了,大可以去買別墅。”
但更多網友反駁:“事情畢竟沒有發生在你身上,才會說風涼話,製造噪音肯定會干擾辦公,女子也並非沒有體諒過對方,開始主動溝通了好幾次,都無疾而終。”
“樓上如果是能協商的人,就不會做出製造噪音的事,如果對方協商幾次都仍舊擾民,說明沒什麼素質可言,繼續好言相勸還是沒有效果。”
寫在最後
樓棟隔音效果不好,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既然住在一棟樓,就難以避免會出現噪音問題。
小孩子不懂事,亂跑這是天性,沒辦法制止,卻可以循循善誘,買一個加厚一點的墊子,讓小孩在墊子上玩耍。
而不是任由小孩子肆意玩鬧,擾得鄰居們苦不堪言。
有時候,大人拿孩子不懂事,沒法管教來說事,其實是大人自己教養的缺失。
孩子的確不懂事,但是大人懂啊,明知道是會對別人造成影響的事,完全可以有所行動的。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優秀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而熊孩子的行為也同樣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當他在桌前不安騷動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告訴他,吃飯要安安靜靜;當他在過道里玩耍調皮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制止她,公眾場合別搗蛋,小心撞到別人;當他撞到別人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告訴他,要和別人說對不起。
孩子的認知尚不完全,作為監護人的父母則是其標杆。
今日話題:住在你樓上的鄰居,有製造過噪音嗎?你是怎麼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