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線上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不再穿布鞋了,而我們年輕時,腳上穿的主要是布鞋。時代不同,穿著也不一樣了。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春秋季節,有點歲數的人穿的大都是南京鞋,小圓口、高鞋幫;年輕人則大都穿北京鞋,方口低幫;大姑娘流行穿用花布作面料的褡攀鞋子。冬天,大家穿的是鬆緊鞋,鞋面較高,可以蓋住腳背,左右兩面縫有鬆緊,穿起來比較方便。還有棉鞋,一般做成蚌殼形的,後來慢慢地仿做軍用球鞋一樣的鞋形。
那時談物件,姑娘如果是看中了哪個小夥子,就會利用勞動之餘偷偷地做雙布鞋送給對方。我妻子在與我談物件的時候,就送過我一雙她親手做的鞋子。那鞋子的底是當時很流行的“百沿底”,就是鞋底片的每一片都用白布條沿邊,看起來清爽乾淨。
一雙布鞋要從廢布頭開始。因為新鞋要從納鞋底開始,鞋底料俗稱“百紙”,是廢布頭貼上而成的。母親平日裡會積攢下一些舊布頭,等到一個大晴天,就先把那些破布洗乾淨,再放入事先糊好的麵糊裡,用棍子攪拌到破布頭上全粘上面糊為止。再準備一塊門板,搬到場上用長凳搭成一個平臺,把粘了麵糊的布頭一塊塊攤平貼到門板上,貼一塊布用手抹平,再貼一塊再用手抹平,塊與塊之間不留間隙,這樣一塊塊地貼,攤到一定面積後(比一張報紙再大一點),再貼第二層、第三層,以此類推。用作鞋底的一般要貼四五層,做鞋幫的一般貼兩層。
貼好後,母親小心地把整張“百紙”揭下來平放到蠶匾裡,再放於太陽底下曬,把水分蒸發掉。失去水分的破布頭片也就是“百紙”就可以用作鞋底、鞋面的底料。“百紙”涼幹,開始納鞋底,俗稱“扎鞋底”。母親的小箱子裡儲存著不同年齡穿的鞋底底樣。
做鞋底除了“百紙”以外,還有一種材質不可或缺,叫作荷包。母親會先把鞋底樣貼在“百紙”上,再用線扎定,用剪刀沿著底樣剪下。剪好一片再剪一片,一隻鞋底用幾片,要看“百紙”的厚度,一般用五片左右。那個荷包片也同樣剪下一片。
片子剪好後,先做鞋底的面片。面片是一片“百紙”和一片荷包片合起來的。用線把兩片扎定好,用白布條沿片邊縫好,再把剪好的底片合起來,面片的荷包面要朝下,“百紙”面朝上,其餘各片一般不沿邊,合好後用線扎定好。
開始扎底了,母親在無名指上套上頂針箍,取一根最大的縫衣針,叫“扎底針”,穿上一根比較粗的線,叫“扎底線”。我的記憶裡,母親就著昏黃的燈光,為我們扎鞋底,而我們就在被窩裡聽著母親“扎底線”拉過鞋底的“滋滋聲”進入了夢鄉。
納好鞋底,就開始做鞋幫,即鞋面。鞋幫用的“百紙”是薄的那種,太厚的,穿到腳上會頂腳。鞋幫也同樣有鞋樣,大小形狀各異。母親先把鞋樣用線紮在“百紙”上固定好,剪下“百紙”樣後在“樣”的一面抹上糊好的麵糊,再貼到面布上,然後用剪刀依樣剪下,再在另一面也同樣抹上面糊,貼到里布上,也用剪刀剪下,這樣“百紙”的正反面,一面是面料,一面是裡料。
接下來,就用布條把鞋面的上口和下口邊“沿好”。上口用黑布條或青布條,下口用白布條,上口的黑布條先在面上用滾針縫牢,再把布條翻轉過來同樣用滾針縫牢……做好後,接下來就是上鞋幫,一般都是從鞋跟開始上,這樣比較容易固定鞋面。
鞋幫上好後,為了使鞋子穿到腳上不緊不痛,會用一種工具“增”一下。這種工具我們方言叫“楦頭”,可以把新鞋增得大一些,穿起來就比較舒服。童年時的手工鞋呀,凝聚著母親濃濃的愛。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