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一科(肝膽科)負責人、主任中醫師 葛來安
粥,古稱糜,製作簡單,能滋補、易消化、養腸胃,且因五穀肉菜皆可入粥,味道全、營養豐富,故為養生保健良劑。喝粥養生歷史悠久,《周書》就曾提到,自黃帝時起,人們開始“烹谷為粥”。《黃帝內經》也曾記載:“漿粥入胃,洩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喝粥一般建議喝熱粥,可促進氣血執行,增強自身抵抗力,預防感冒。粥食除了具有補益作用,還可助長藥力。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常用一味食療“藥”——粳米。張仲景會讓患者服藥後再喝熱粥,使其微微汗出以促進藥力發揮。否則,藥物的散寒解表效果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將大打折扣。他強調以“糜粥調養”,這對患者預後療效和體虛的保養有積極作用。張仲景也解釋說:“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其目的也是助藥力,利用熱粥的溫熱之性以散寒養胃、溫補培元。
粥食原料眾多,功效多樣。如選用大米熬粥,其對五臟的保養作用較為均衡,適合絕大部分人群食用;而糯米作為大米的一種,含有較多黏質,補氣作用更好;小米熬粥,則可健脾養胃、助眠,尤其適合老人、病人、產婦。粥食種類豐富,還可搭配紅薯、玉米、燕麥、綠豆、紅豆、肉、蔬菜等。
中醫學講究適時養生,如春天養肝、夏天養心、長夏養脾、秋天養肺、冬天養腎,春天喝粥應以養肝、護肝為主,可選芹菜粥、菠菜粥、薺菜粥等;夏天暑熱重,可用綠豆粥、山楂冰糖粥等;長夏溼氣重,宜選薏米粥等;秋天宜“養收”,可選用蓮藕粥、胡蘿蔔粥、芝麻蜂蜜粥等;冬天宜藏,最宜食用羊肉粥。
與此同時,喝粥也不能完全根據季節選擇,強調因人制宜。每個人的體質有強有弱,體強的人絕不能盲目食用滋補粥,體弱的人也不可盲目進食大補粥。體弱的人若平時喜溫怕冷、不敢吃瓜果生冷,且大便稀軟、容易受凍感冒或受寒腹瀉,宜選溫補粥。若平素喜涼怕熱、口乾舌燥、不敢吃辛辣之品、大便乾燥,容易出現頭痛、牙齦出血等,宜選甘涼滋潤粥。
需要提醒的是,喝粥建議喝熱粥,特別是為了助發汗、促病癒時;粥建議每日一餐,不要過多;糖尿病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儘量少喝粥。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