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眾號“湖南單招資訊網”
蘇軾是歷史上有名的段子手,他的逸聞趣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更讓人佩服的是,他的玩笑高階而優雅,至今讀來,都是一種智性的享受。
01
- 不讀書,你拿什麼開玩笑。
《詩經》雲,“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指一個男子談吐幽默,為人風趣,開的玩笑不讓人惱。
蘇軾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喜歡開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不是侮辱人格佔人便宜,沒有半點市井的粗俗。
其中盡顯文人的智慧與幽默。
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段子自來。
東坡幽默故事之:磬下有魚
佛印和尚喜歡吃肉喝酒,他知道蘇軾也同有所好,所以經常備好酒肉,叫蘇軾來一同享用。
有一次,他弄了一條魚,做好了正準備開吃,蘇軾突然造訪,和尚心想壞了,一條魚不夠吃這次沒喊他,怎麼辦?和尚慌忙之下將魚藏在磬下。
這時候蘇軾已經進來了,急急忙忙問道:和尚,“向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是什麼?
和尚笑道:“向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對“積善人家慶有餘”。
蘇軾笑了:既然磬下有魚,何不拿出來一同享用?
和尚無奈,於是拿出來,一同享用了。
東坡幽默故事之:皛(xiǎo)飯毳(cuì)飯
蘇東坡曾和好友劉攽(bān)提及當年讀書時,每天吃三白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味道好極了。
劉攽聽後大笑。幾天後,劉攽請東坡去吃皛飯,東坡欣然前往。
去了才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才明白被戲弄了,只好苦笑著吃光了。
過了幾天,蘇東坡邀請劉攽吃毳飯。
劉攽明知蘇東坡要報復,但又好奇,還是去了。
到了飯時,劉攽肚子餓的咕咕叫,可桌上什麼也沒有。
催了幾次,蘇東坡才慢吞吞說:“鹽也毛('沒有'之意),蘿蔔也毛,飯也毛,這就是毳飯啊。”
02
- 讀不讀書,區別真的很大。
前段時間有個三國的段子很火:
關羽:
“關某雖一介武夫,頗知忠義二字。
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
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劉備感動地淚涕橫流。)
張飛:“俺也一樣!”
關羽繼續:“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
張飛又一句:“俺也一樣!”
關羽接著說:“有違此言,天人共戮之!”
張飛第三次:“俺也一樣!”
關羽讀書就能出口成章,張飛不讀書就只能跟在關羽後面:“俺也一樣!”
這個例子令人捧腹,也令人深思。
03
- 讀書,是一生的修行。
古往今來,在學問和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讀書的。
蘇軾被貶到海南島,沒有隨身攜帶書籍,在簡陋的草棚裡,和兒子一起默書抄書,樂此不疲。
王陽明被貶龍場,本是毒瘴之地掙扎求生,他卻依然不忘研習《易經》。
曾國藩半生戎馬,行軍途中哪怕再忙,他也會抽時間看書。
讀書,是一個人提高自己眼界的最佳途徑。
開啟一本好書,我們可以獲取各種不曾懂得的知識,瞭解不同的見聞,甚至可以聆聽智者的人生感悟。
它能開闊人的眼界,給人以精神的動力與養料,使人心胸豁達,目光高遠,成為一個豐富的人。
讀書,是去見更大的天地,去交往更多偉大的靈魂,它讓你收穫更高的人生境界。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
讓讀書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樂趣,乃至於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