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美物,在世上出現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與愛它的人相遇的命運。
十七世紀的德國詩人安吉魯斯·西萊索斯寫道:“玫瑰無由開了花,因為它開了花;它就那樣自身無憂,也不圖被見。”這句古典的詩歌,如果用現代派的表達,就是格特魯德·斯泰因繞口令般的魔語:“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玫瑰”是任何事物,是無限的能指,也可以是文學,用來借代某位愛玫瑰如愛自身的文學家,他就是——契訶夫。
以此作為鑰匙的傳記作者,是瞭解契訶夫的,且是敏銳的、聰明的,掌握瞭解碼的。顧春芳為契訶夫立傳,書名叫《契訶夫的玫瑰》,“玫瑰”是該書的重要意象,既指代契訶夫熱愛自然、貼近生活的胸懷,也指代契訶夫如同玫瑰一般芬芳而又多刺的人生。
如果不當作家,契訶夫說自己想做園藝師。全書從契訶夫的園藝生涯落筆,從伊利亞·愛倫堡《重讀契訶夫》落筆,描寫契訶夫在梅利霍沃的花園、菜地勞作的場景,契訶夫親自照料土地,購買花種,挖掘池塘,栽種草藥,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與小動物的田野活動,他從園藝中汲取養分,安定心神,尋找寫作的契機。
顧春芳說契訶夫擁有一顆園丁的心,稱他是“俄羅斯的園丁”。在俄羅斯文學茂密深幽的叢林裡,偉大的作家們佔據了各自的一席之地,如蒼柏,如青松,如白樺林,如寬廣的綠野。契訶夫只寫中短篇小說,作品在體量上不如別的作家,可是,在他的那塊園圃裡,契訶夫所花的心思、所下的工夫,一點不比別人少。
傳記穿插敘說了契訶夫的文學生涯。契訶夫在草原地區度過了少年時代,《蟒蛇與家兔》《在林中》《在春天》等作品,寫的都是1887年少年南行的所見所聞,這些早期作品已經具有了與萬物的共情與悲憫之感,自然的美賦予了契訶夫的心靈以美感和道德的最高體驗。
顧春芳談到了小說《在峽谷裡》(1900年),母親擁抱著無辜的、小小的屍體,此情此景,契訶夫沒有描寫母親絕望的心情,而是轉筆寫起了四周的景物,夜鶯的啼鳴,池蛙的呼喊。顧春芳說,契訶夫以天地之間的無窮生機來反襯人間的死亡和母親的絕望。而我的感覺,想起了魯迅先生所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這類評析體現了顧春芳對契訶夫的獨特理解。她拋棄了文學評論的普通範疇,進入作家內心思考的最深處。學院式綜合論述的形式固然有條不紊,卻難以暢所欲言,如果不是為了讓讀的人與寫的人達到默契,又何必來談文學呢?文學的審視是有距離的,本能的靠近最能觸及根本。所以,這部傳記注重情景交融的心理抒寫,用文學化的筆調描摹傳主的心靈活動。說起《帶閣樓的房子》《第六病室》《套中人》等契訶夫的作品,顧春芳要強調這些作品裡的景物描寫,強調它們誕生的背景,強調它們是在梅利霍沃完成的。
契訶夫的作品,融入了他對生活、對自然的感受,對人類、對萬物的關愛。顧春芳選取了《海鷗》作為論析的重點之一。《海鷗》的構思源自真實發生的事件。1892年春天,契訶夫與朋友列維坦在梅利霍沃打獵,一隻受傷的丘鷸墜落在他們的腳下,大眼睛露出驚慌痛苦的表情。這隻小鳥烙印在契訶夫的心裡,後來化身為《海鷗》裡命運多舛的女主角。契訶夫對於人類、對於自然的感情,是相通的。
把《海鷗》作為重點,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海鷗》與契訶夫的戀情有著密切的羈絆。曾經的女友麗季雅·米奇諾娃(麗卡)是《海鷗》中陷入情感糾紛的少女妮娜的原型。契訶夫與麗卡在梅利霍沃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回到莫斯科後通訊依然頻繁,但不久之後,麗卡又與契訶夫的朋友列維坦熱烈交往,以至於幾個人的關係變得撲朔迷離,互相傷害。在那之後,麗卡又轉向了契訶夫的另一位朋友、音樂家波塔賓科,在懷孕後被波塔賓科拋棄。契訶夫對麗卡既同情又不屑,同時為她的命運感到懊悔和自責,認為這與自己對麗卡的疏忽有關。契訶夫把這種複雜的滋味融入了創作之中,《海鷗》後來排演為戲劇,大獲成功。
也因為《海鷗》,契訶夫和女演員克尼佩爾結緣,傾心相愛,成為夫妻。克尼佩爾陪伴契訶夫度過了疾病纏身的最後歲月。契訶夫長相俊朗,文質彬彬,為女士們所喜愛追逐。傳記當然會講述傳主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這是構成人之為人的基本面。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契訶夫的幾段戀情,構成了他作品的人物形象。在顧春芳有意識的描述裡,有時這些女士們像玫瑰,美麗但刻薄,有時契訶夫本人也像玫瑰,對那些不喜歡的或者厭倦了的女人們揮舞著冰冷的尖刺。玫瑰開了,玫瑰也會萎謝。
顧春芳還用“玫瑰”指代契訶夫生命裡的其他重要女性。顧春芳說,“母親是契訶夫生命中的第一朵玫瑰”,母親葉甫蓋尼婭·雅科夫列季娜恬靜可愛,溫柔賢淑;妹妹瑪麗雅終身未嫁,是契訶夫最親密和信任的助手,是他“最忠實的玫瑰”;契訶夫人生最大的遺憾是失去了“一朵珍貴的、尚未開放的小玫瑰”,那是他和克尼佩爾早夭的胎兒。玫瑰的意象遍佈字裡行間,是否每一個女人都可以是玫瑰呢?顯然,顧春芳首先有了一個想法,再去尋找適合的材料,有時略微顯得勉強,幸好,基本上是妥帖的、鮮活的。
這是一部獨特的文學傳記,玫瑰綻放的過程正好與契訶夫的生命趨向大致吻合。在文學的花園裡,我們徜徉,我們漫步,期待與美的更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