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有過一段太平盛世,那就是馮氏太后的第二次親政,一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這種繁榮與祥和,是文治的結果,是推行變革的必然結果。
太皇太后馮氏一生清貧,她不願意過那種奢侈的日子,她想在大魏的後宮裡養成一種簡樸的風尚。一個封建皇室裡的女效能夠這般自省自悟自律,實屬罕見。一個眼光短淺,只謀求皇權的人,會把富貴和豪華作為戰利品來肆意消遣。而馮太后對這些不屑一顧,她的眼光還很遠,她在為孝文帝和大魏臣民編織一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走入中原,融入大漢,一統中華。
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她的威望不僅僅在於軍政大事的運籌帷幄,也在於她對生活細節的態度,對待底層人物的態度。馮太后不會忘記,她進入皇宮是從一個洗衣房的婢女開始的。她深深知道江山社稷的支撐點,實際是那些務農耕作的百姓、奔走的鹽商、牧羊的老者,是那些看似跟朝廷政治毫不沾邊的,只憑手藝和勞作生存的卑者。而他們的命運有時還不如一隻螞蟻,不如一隻羔羊。
第十九章 太平盛世
第一節平民心結
公元480年,太皇太后三十九歲。
一日,她與孝文帝在平城北邊的風景區遊覽,他們一行登上方山頂,只見腳下祥雲湧動,松林如海,山巒疊翠,河水潺潺,太皇太后心情十分舒暢。她忽然想到,將來百年之後,哀家葬於何處呢?這裡風景獨特,視野開闊,背山面水,正是難得的風水寶地啊。她又一想,此處離平城又近,不如就把此處選作將來哀家的棲身之地吧。於是她轉身對孝文帝說:“今天哀家高興,方山之美給哀家帶來一個靈感。哀家說給你們聽聽。”孝文帝和隨行的大臣們都圍攏過來,注意太皇太后要說什麼。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說:“想那舜帝,他當年死於蒼梧,就地埋葬。結果他的兩位愛妃聽說後,悲慟交加投湘水自盡,並沒有與舜帝葬在一起。”大家一聽,不知道太皇太后究竟要說什麼,孝文帝也在心裡泛起漣漪。太皇太后接著說:“哀家想,我總有一天要駕鶴西遊,到時候哀家的血肉之軀葬於何處呢?若是你們替哀家安排,一定是把哀家與文成帝合葬,葬於盛樂金陵。可哀家今天有了靈感,就在這平城以北、風景優美的方山之上,為哀家修一座陵墓。哀家要效仿舜帝的愛妃,獨葬於此,一則哀家喜愛這裡的風景,二則哀家離不開你們君臣,死了以後,哀家也要看著你們,看著大魏天朝的太平盛世,再說了,皇上一旦想哀家,也好過來與哀家說說話,方便不是。”
孝文帝聽後,立刻跪倒在地。隨行大臣也都跪倒一片。
孝文帝說:“太皇太后吩咐的事,乃寡人之責。這些年來,孫兒一直忙於改制,對太皇太后的事兒,從未上心,真是寡人大不孝也。”
太皇太后呵呵呵笑了起來,扶孝文帝站起來,亦讓大夥平身,然後接著說:“哀家身子骨還行,如今考慮此事亦不算晚。皇上不必自責。”
孝文帝:“其實寡人也曾想過,不過也是一閃念而已,太皇太后鳳體正當年,孫兒若是提起此事,還怕惹得太皇太后和滿朝文武掃興呢。隨後也就忘在腦後了。”
太皇太后當然不會為此事怪罪孝文帝。因為一來她百年之後,自然按照祖上的例制,與文成帝一起安葬在盛樂金陵;二來不願意按照例制行事,而給自己另外尋得一處安身之地,那是她自己突如其來的想法,皇上哪裡猜得出來。
太皇太后的想法雖然出乎意料,但孝文帝明白,不論出於何種目的,太皇太后所言並非戲言,既然說出來,總之是要照辦的。於是他虔誠地說:“太皇太后萬壽無疆,方山修陵一事,寡人這就安排,一定讓太皇太后滿意。”
太皇太后身邊的人,包括皇上都知道,她自己的生活一直很隨意,也很平淡,從來不去刻意地追求什麼。她用的器具,只要求用著順手,沒有危險即好,從不講究多麼奢華氣派。在她起居、會客、讀書的場所,幾乎沒有昂貴的傢俱用品。她穿的衣服,除去上朝,除去出席重大的禮儀,都喜歡穿麻布衣袍,而且每一件衣裙都是洗了又洗,穿了再穿。她吃的飯菜,一直很粗淡,她再次臨朝之後,按照帝王的級別,每餐必有二十幾道菜餚,她親自提出減到四菜一湯。她說:“你們的意思,哀家也知曉,是為了我好,也是為了朝廷的聲譽。可是哀家實在是不習慣,看著這麼多好東西,哀家只是吃幾口,太不值得。規矩也是人定的,可以改改嘛。再說了,朝廷的聲譽不靠這個,靠的是太平盛世,靠的是百姓安康。哀家餓不著,你們不用擔心。”
太皇太后的儉樸,不僅影響了皇上,也影響了整個後宮,即使哪個嬪妃想炫耀一下,想氣派一番,也會想想,萬一讓太皇太后知道了,會出現什麼後果。有一次,身為皇上愛妃的兩個侄女,為一件波斯送來的寶貝而爭來爭去,甚至搞得翻了臉,好久不說話。她知道後,說:“什麼寶貝呀?拿來讓哀家開開眼。”
呈上的是一件金光閃閃的袍裝,放在托盤裡一大堆。太皇太后只用幾個指頭抓住,一把揪起來甩在地上。她輕描淡寫地說:“哀家還以為是什麼價值連城的東西,搞了半天是一件裹體的衣衫。就為了這個,你們姊妹倆就出言不遜了?知道你們倆是什麼身份嗎?你們皇上的是妃子,怎麼就不能給皇上長點臉呢?一件衣服就這麼重要嗎?它比皇上的顏面重要嗎?它比你們姑母的尊嚴重要嗎?它比江山社稷還重要嗎?看來哀家是想錯了,哀家指望著我們馮家能夠出幾個有出息的,看來你們與民間那些婆婆媽媽、勾心鬥角、爭風吃醋的女人們並無兩樣。是哀家錯了,哀家重看了你們,此事不是你們的錯。”
兩位侄女既害怕又羞愧,她們立刻跪倒在地,請求姑母的寬恕。
太皇太后無語,呆呆地望著她們,嘴上只有一絲冷笑。她吩咐宮女用剪刀當場把那件衣袍剪成碎片,她倆每人分一半,作為永久紀念,不許丟掉。
對待侄女的嚴格,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她的心裡,曾經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大魏天下掌握在馮氏家族的手裡。她並不想改朝換代,她一個女人來當這個皇帝,把整個江山從拓跋皇族的手裡奪過來,她要的是和平演變,不知不覺地把操縱江山的權力過渡到馮家人的手裡。原則上講,這一步她已經實現,自從她第二次臨朝,就標誌著大魏帝國的實際掌控者,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她已經給她的祖先畢萬、她的叔祖馮跋、祖父馮弘、她的父親馮朗和整個馮氏家族增了光。然而她並不滿足於此,他曾經答應過他的哥哥馮熙,要讓她的幾個侄女中出現一個像她一樣,繼續撐起大魏的江山,現在看來,這樣的理想難以實現。因為她只可以為此做好所有的鋪墊,提供所有的機會,但是她不能夠代替侄女們去努力,去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她對自己說,剩下的就是天意。天意難違啊!
對待孝文帝的嚴格,是必須的。這種嚴格出於三種考慮,第一為了江山社稷,他是皇上,她對大魏朝的一整套既定方針,只有靠孝文帝才能最終實現。第二孝文帝是她一手培養大的,但是他父親之死,可能是他的一個心結,稍有放鬆,他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獻文帝,甚至為他父親報仇。第三,馮氏家族的後代,還需要孝文帝的庇護,才能延綿不斷,興旺發達,所以只要她還活一天,對於孝文帝的要求和監督,是不能夠停止的。
而太皇太后對待下人,比如伺候她的太監、宮女,比如宮廷裡的衛兵,比如她在各種場面上遇到的黎民百姓,都是寬厚的、悲憫的。
她身邊的宮女和太監,都多多少少得到過太皇太后的恩惠。他們每個人的家裡都有什麼人,家中有病有難,太皇太后都會解囊相助。平日裡,沒有外人的時候,他們就像一家人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毫不拘束。馮氏喜歡聽他們說說各自家鄉的事情,家裡的人都生活得怎麼樣?祖父、祖母身體怎樣?父母從事何種職業?親戚裡是否有讀書人?鄉下婚喪嫁娶都有哪些風俗習慣?他們的小時候,他們入宮以後,家裡都發生過什麼變故?有哪些難忘的事兒?哪怕只是哼哼鄉下的小調,她也非常開心。有一個宮女說,她有姨媽的兒子天資聰明,是個讀書人,在鄉下很是有名,於是就被太皇太后安排到了州學,轉而入皇宗學,之後成為朝廷的官吏。她知道,即使是再小的人物,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家庭背景,家裡老人都不願意他們的孩子在宮裡活得膽戰心驚。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哀家不能這樣,哀家也不願意做這樣的老虎。在下人們面前做老虎,那是無能!
有一次,一位御廚從廚房出來,端一碗粥給太皇太后送來,途經後花園時,有一個小蜻蜓飛過,被碗裡的熱氣燻得一頭栽進粥裡,結果這個廚子眼拙居然沒有發現。米粥送來,太皇太后剛一端起來,就覺得粥裡有名堂,用調羹一盛,一隻蜻蜓躍然眼前,而且羽翼還在微微顫動。周圍的人都被眼前的事嚇著了,那個廚子立刻跪倒不住地磕頭,嘴裡說著:“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孝文帝正好與太皇太后在一起,當時就火冒三丈,喊道:“來人,將此人拉出去,亂棍打死。”結果被太皇太后攔下,她心平氣和地說:“不就是一碗米粥嗎,重新給哀家盛一碗就好了。”她命人把那個廚子放開,說:“你不會是故意的吧?只是如此漂亮的小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在這裡,可惜了。”
“小人罪該萬死。給小人十個膽子也不敢呀!”
太皇太后對孝文帝說:“既然不是故意的,下不為例就是了。放他回到御廚房去吧。”
在太皇太后長期的影響下,孝文帝的生活觀念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比如喜歡穿那些經常洗滌的衣服,吃一些粗茶淡飯,一日三餐非常簡單。再比如他的坐騎都是用鐵木馬具,他的車輦也不會裝飾得非常華麗,他批閱奏章的地方也是非常簡樸,絕不要求金碧輝煌。他說:“這是寡人想問題、處理政務的地方,需要的是安靜,能讓寡人集中精力,不受干擾就好,根本不需要氣派。”他對身邊的下人,也能做到平易近人。有一次,貼身太監端一碗熱羹給他,不小心將羹汁灑在皇上的手臂上,而且立刻燙起了水泡,小太監嚇得渾身哆嗦,不住叩頭。皇上安慰他說:“好了好了,這有什麼,又死不了人,快快起來,傳御醫來給寡人上藥就是了。”這樣的事情讓太皇太后慢慢地都知道了,她說:“皇上了不起呀。作為一個皇帝,端起架子說話做事,講究點威嚴,這個不用學,誰到了這個位子上也能做到。而皇上能把架子放下來,做得怎麼自然,如此對待一個卑者,實屬不易啊。皇上能夠這樣,是大魏之幸,朝廷之幸,黎民百姓之幸啊。”
任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大同市作家協會主席,山西省作家協會委員,大同市傳統文化促進會顧問,長期從事文學創作,曾出版散文集《未必出行》、隨筆集《一葉菩提》和《家長裡短》,長篇傳記文學《馮太后傳》,小說《黃花女人》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拍攝並上線,系列歷史散文集《這就是北魏》由商務國際有限公司出版。
【來源:大同市傳統文化促進會】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