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夜戲,從酒店到片場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所以下午3點從酒店出發,還要提前去片場化妝。
我也是孤陋寡聞,之前在酒店中餐廳吃飯的時候,那個(應該是跟組的)大姐,就問我是不是在“黃嶺”拍,我說我也是才來,具體在哪裡拍我也不知道。後面看交通指示牌才知道是“篁嶺”。篁嶺風景區的門票是一百四十多元(包纜車)。其實篁嶺風景區,不過是一個古村落,後來被一個搞設計的老闆承包了,開發成了風景區。
因為劇組在這個地方拍戲,所以我們是可以免費進的,從售票處的崗亭開始,車子就一直在爬坡,我感覺坡度有45度,而且不停地彎彎繞。我的神經一直在緊繃,因為我右邊就是崖子,我們幾乎就是在貼著崖邊走,我很擔心車子萬一沒油了怎麼辦。
好不容易才上來,後來查資料知道,篁嶺海拔約500米。我們一上來,我就跟另外一個老師說,這的村民為什麼要把村子建到山上,我想肯定是為了躲避戰亂。這麼高,又這麼隱蔽,那個時候又不像現在交通這麼發達,如果把村子建這裡,絕對是選對了地方。
這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個涵洞。穿過涵洞,我看到眼前這一切的時候,我不禁驚訝了。右手邊一顆古老的大樹,守候在涵洞邊上,像是一位歷經風霜的老人,在講這裡的陳年往事。左手邊就是民居了。受地形限制,房子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在不規則中,形成一個自然、和諧的整體,讓人怎麼看都覺得舒服,又很有情調。
再往裡走,處處都是驚喜,處處閃爍著民俗風情。村民使用竹匾把農作物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
站在村子的巷子裡,往前可以看到遠處的高山,山下梯田密佈,往後可以看到參天的古樹。樹下萬家燈火。黃昏時分,看裊裊炊煙,聽涓涓細流,再泡上一杯茶,人間天堂也不過如此。
等待拍攝的時間,無事可做,就沿著臺階,走到了下面,因為村落是建在山上,所以由一條巷子到另一條巷子,是要往下走。
另外一個巷子,應該是他們的集市,巷子兩旁徽式商鋪林立,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
老闆不愧為設計師,所有的地方都被恰當的利用,所有的細節都設計的很妙。
如果說,跟團旅遊到此,只是匆匆看一眼,很多的韻味將會被忽略,唯有一個人,花點時間,靜靜的,慢慢的,每條巷子,每個角落都仔細的品過,才不會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