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戲劇正日益脫離傳統的劇場空間,進入公共空間和戶外空間。這一現象的背後,不僅是近年來國內外環境劇和沉浸式表演的推廣,更是公共空間強大的線下引流功能對錶演藝術資源的吸引。兩者之間的互動導致了戲劇和其他表演藝術形式的大規模過渡趨勢。此外,從“文化、商業、旅遊”互動的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這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能性。
隨著演出模式的發展和與商旅產業結合越來越緊密,戲劇在傳統劇院之外,有了新的領地。一方面是原有演出場地不足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新的空間中作品的質感乃至創作手法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觀演關係和作品創作思路都因為“空間”的變化而被改變了。有了空間的介入,環境戲劇和沉浸式戲劇的誕生,進而順水推舟地催生出公共空間演出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
戲劇和其他表演藝術與不同空間的結合, 產生出來一個全新的演藝產業領域——實景演出,一步步脫離實體劇場的限制,以更廣大的公共空間——自然山水為舞臺,又進一步在山水舞臺之間搭出新的劇場形態,將戲劇和各種表演植入其中。如果說旅遊實景演出是從公共空間出發,借用戲劇和其他表演藝術形態發展出的內容, 那麼在公共空間中舉辦的戲劇節、藝術節,則是從劇場出發,帶著內容向公共空間行進與拓展。
掌握這一趨勢的左戲右藝,很早就意識到公共空間將會是未來戲劇表演的大方向,因此在公共空間演出這一方面的起步相當之早。從前期的公共空間巡遊演出開始,左戲右藝一路走來的經驗支撐著整個工作室在公共空間演出領域大放異彩。即使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左戲右藝的演出也能夠吸引絡繹不絕的觀眾,僅2021年聖誕節期間,左戲右藝的演出就有數百場之多,足跡遍佈山東、江蘇、浙江、上海、湖北、廣東、安徽等地十餘個城市。大量的演出也繼續為左戲右藝的公共空間表演積累了經驗,形成一種良性迴圈。如今的左戲右藝,在公共空間演出領域擁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公共空間演出相比其他演出模式,更加需要打破“第四面牆”,用互動和裝置等一系列手段來營造一種沉浸式的環境。空間轉換對於戲劇領域最大的影響,不是在傳統劇院中對演出環境進行的改造,而是當戲劇演出轉場至非劇院空間時所發生的改變。這一翻天覆地的場景轉換背後,所帶來的是創作模式、演出方法以及營利模式的徹底轉變。 對於求新求變的創作者來說,越早洞察這一模式的核心方法,就會有更多的創作可能性和路徑。
戲劇進入公共空間,並非簡單地把原來在劇場內的演出搬到公共空間。事實上,這一轉場過程遠比大家所想象的技術難度要更高。策劃者和創作者需要理解新的目標場地屬性、特徵,也需要根據目標空間對演出作品進行適應性的改造,這是非常重要的前置工作。就這一點,左戲右藝在互動巡遊演出的經歷中總結出大量經驗,並且最終將它運用到原創舞臺劇中。無論是時長十幾分鐘的短歌舞劇,還是三四十分鐘的主題舞臺劇,極高的觀眾互動性和場地互動性始終都是左戲右藝作品的一個標誌性特徵,這也是左戲右藝能夠在公共空間演出領域如魚得水的重要原因。
時代在不斷地變化,市場和創作方式亦然。對今天的左戲右藝而言,單純地坐在劇院裡、站在舞臺上,已經無法與時代同步了,以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為代表的公共空間取代了劇場和舞臺,這不僅是左戲右藝的選擇,也是眾多演藝團體的共識。我們需要很多新的能力,才能找到新的觀眾和新的生長空間。因為創作者們只有走出劇場,邁向更廣闊的空間,才會真正地意識到,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