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黃面板的同胞,健康的面色,是面板明亮潤澤,黃色與顯示健康的紅色,隱藏在面板之內,如果是面板較白的姑娘,就會白裡透紅,是氣血津液充足、臟腑功能正常的表現。正常的面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是指基本面色,比如,像張飛那樣,天生就偏黑;客色,是指面色隨著氣候、情緒等因素而變化,比如,夏天面色稍紅,發怒時面色偏黑。異常的面色,也稱病色,是疾病狀態下的面部色澤,這種面色與臟腑相對應,學會觀察這類面色變化,就能夠及時瞭解自己的機體狀態,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是養生的重點目標,也是中醫治未病的觀點。
大家可能聽說過,傳統醫學,使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望診,就是觀察面色、舌象、眼睛、指甲等外觀,以及神態。觀察面色,診斷疾病,依據的是五行理論,五色對五臟;五色,是將面色劃分為赤、青、黃、白、黑;對應的是內臟經絡的氣血狀態。咱們現在就來看看其中的要點。
面色偏赤,對應的是心臟,因為,心主血脈,而面部血脈豐富,心臟負擔過重或過度活動,就會表現為面部發紅。同時,面赤,也是熱證的表現,並且分為虛熱及實熱;虛熱,表現為顴骨嫩紅,屬於陰虛火旺;實熱,表現為滿臉通紅,屬於內熱或陽盛。
面色偏赤者,養生的重點是心臟,應該注意避免過度劇烈活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可以選擇散步或慢跑等鍛鍊方式,逐步增強心臟功能;食療的要點,是選擇苦味食物或紅色食物,比如,苦瓜、番茄、草莓。
面色偏青,對應的是肝臟,由於肝臟,負責藏血、疏洩,調節血液流量及氣機;肝臟功能正常的時候,氣血平和,全身各部分的血液執行順暢,供血充血,反映地面部,就是紅潤而有光澤。如果經脈阻滯,氣滯血瘀,血不養筋,面色就會發青;血流不暢,身體還會出現不通則痛的現象。
面色偏青者,養生重點是肝臟,首先要注意保持情緒平和,因為,怒則傷肝;其次,應該保證良好的睡眠,因為,血液的淨化和肝臟的恢復,是在夜間進行的,需要使肝臟得到休息,防止疲勞;食療的要點,是適當增加酸味食物及黃綠色食物,比如,油菜及橘子。
面色偏黃,對應的是脾臟,脾主運化,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證氣血旺盛;如果面色淡黃,表情憔悴,通常是脾胃氣虛的表現;如果面色發黃,肢體虛胖,是脾胃失運,溼邪內停的表現;面色發黃且晦暗,是陰黃表現。
面色偏黃者,養生重點是祛溼健脾,應該注意保持心情合暢,吃東西的時候,需要細嚼慢嚥,減輕脾虛負擔,幫助消化吸收。食療的要點,是選擇甘味或黃色的食物,比如,南瓜、山藥、香蕉、紅薯。
面色偏白,對應的是肺,面色蒼白是氣血虛弱,陽氣不足,無法促進氣血執行,或者失血耗氣,導致血脈空虛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咱們東方黃種人,如果不是刻意化妝,或者缺乏室外活動,出現白裡透紅,而且咳嗽不止,像林妹妹那樣,恐怕就是肺部攤上大事了。
面色偏白者,養生重點是增強肺部功能,應該加強室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在季節變換的時候,需要注意保暖,免受風寒。食療的要點,是多吃辛味及白色的食物,比如,白蘿蔔、生薑、雪梨、洋蔥、大蒜、白果。
面色偏黑,對應的是腎臟,腎主藏精,腎氣旺,五臟才能正常執行。如果面色發黑,而且發乾如焦炭,是腎精過度損耗的表現;面色發黑且黯淡,是陽氣不振的表現;面色黑而眼白,是腎氣內傷的表現;白黑而氣喘,則是脫陽的徵兆。
面色偏黑者,養生的重點是腎臟,需要注意保暖和護腰,避免久坐或長時間站立,可以增加散步及小腿活動,維持腰部及腿部的血流通暢。食療的要點,是選擇鹹滑或黑色的食物,比如,海參、黑木耳、黑芝麻、紫菜、黑豆。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