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五百年曆史看北京,五千年曆史看山西。在山西省介休市有一個小小的村莊,村裡只有不到1000餘人,但是村莊的正下方,卻是一片綿延萬米的“地下世界”!
相信這樣的情景,只會出現在影視作品或者盜墓小說裡。但匪夷所思的是,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有這麼一個地方。發現“地下世界”的是一個叫做張壁的小村子,村子修建於懸崖之上,但是在村子下面卻有著一片古老而龐大的地下通道。
1994年6月的一天,張壁村的村民張隋亮在修家裡的地窖時,無意間將土層打穿了。看著眼前的地洞,張隋亮的後背不禁冷汗直流。
其實,在張壁村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洞。村裡老人們的說法是:張壁村的下面有一處古代大墓,墓裡埋葬的是什麼朝代的什麼人,卻無人可知。曾經有村民壯著膽子進去探險過,可惜一無所獲。考慮再三,張隋亮決定進洞裡一探究竟。
剛剛進入洞中,鋪天蓋地的黑暗頓時湧來。開啟照明工具,張隋亮小心翼翼地在洞內走著。經過初步探索,他發現這是一個類似於防空洞的洞穴,有點像地道戰時農民們挖的地道。
但不同的是,這些地道都是由磚石壘成,一看便知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絕對不是村民們隨便挖掘的那種“土地道”能夠相比的。隨著探索的一點點加深,張隋亮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想法,這個山洞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首先,洞內的通道非常複雜,而且每隔一段距離,洞內的牆壁上就會出現一個小坑,這是放油燈的地方。而最關鍵的是,這個山洞不僅只有一層!張隋亮所在的位置,只是最上面的一層,下面應該還有一層,甚至是兩層!由此來看,這是一個立體的地下網路建築。
張隋亮雖然無比震驚,但是這種感覺很快就被恐懼所淹沒,他迷路了!隨著時間的延長,張隋亮感覺身邊的黑暗越來越濃郁,虛空中彷彿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
就在這時,張隋亮感覺到了一絲清涼,不遠處的地面也出現了大片的光斑。他連忙走近一看,竟然發現了一口水井。這口水井如同通風口般,連線著這龐大的地下通道,張隋亮不禁想起了村裡的那11口水井。這些水井有的已經成為枯井廢棄了,有的依然能夠取水。
如果自己所見的水井,是村中水井的話,那麼他現在所在的方位應該是在村子的正下方。有了新鮮的空氣和亮光,張隋亮又鼓起勇氣走了一會兒。很快便發現了出口,而此時的他果然已經來到了村子裡,隨後張隋亮家中發現“密道”的訊息便傳播開來。
訊息很快吸引了一位民間學者——鄭廣根(棉紡廠職工),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介休人鄭廣根知道張壁村有不少地洞,但他著實沒想到地洞裡面竟然“大有乾坤”。
隨後鄭廣根對張壁村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調查,調查結果讓他再次大吃一驚。這個小小的村子裡竟然有5道防線,分別是堡門、巷門、次巷門、宅門和地道門。
在張壁村的最外圍,則是一圈高大的圍牆。這種建築在山西古村落裡隨處可見,叫做堡牆。再往裡走,村子的最南邊,也是村子的出口處,還有堡門。一個小小的村落竟是這樣的佈局,這究竟有什麼用呢?
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防禦工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甕城!是不是沒想到呢?古代時候,只有一些重要的軍事要塞或者大城市,才會出現甕城。
而張壁村這樣的小地方,竟也出現了甕城,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從堡門進入後,鄭廣根發現了更加神秘的佈局。在張壁村中有一個300米長的主街,主街兩側都是不對稱的小巷子,而這些小巷子的巷口竟然還有可以關閉的巷門。
除此之外,張壁村內的房屋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必定會築有高高的圍牆。很明顯,這種設計也是非常有利於防守的。
此時鄭廣根的心中不禁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張壁村面積狹小,這樣的村落為什麼會設計得如此嚴防死守呢?最關鍵的是,那龐大的地下世界是誰修建的?又為何要修建呢?
很快,張壁村有地下城堡的訊息引起了更大的關注,專家隊伍也進駐了這裡。經過探測,專家們發現這個小村落是一個具有軍事及民用雙重用途的古代城堡。
村子的面積為12000平方米,地下世界綿延萬米,分上、中、下三層,具有非常完整的城市形態。這裡既有軍事防禦設施,還有宗教活動場所,民用生活設施更是不計其數。
而最讓專家覺得詫異的是,小小的張壁村竟然出現了兩個無比神奇的地方。在佈局上,張壁村就是一條龍的形狀!從高空俯瞰,張壁村的南堡門上鑲嵌著一座石雕龍頭,此處便是龍首。
門外還有九條小道,上面鋪著紅石,這裡便是龍鬚。村子裡的南北主幹道是龍的身子,主幹道中央有三列平行的紅色長條石,便是龍脊。在龍頭處還有兩潭池水,便是龍眼。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絕對是鬼斧神工!
但這還不是最神奇的,張壁古堡被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張壁古堡的建造,遵循的是中國古代星象學和堪輿理念。地面佈局竟然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遙相呼應。
這就有點神奇了,古代的二十八星宿,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由此也說明,修建張壁古堡的人絕對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能人”。
否則他不可能建造出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地面格局,更建不出龐大的地下世界。這樣的人在歷史中,屬於絕對的鳳毛麟角般的存在。那麼究竟是誰修建了張壁古堡呢?
大多數的專家對張壁古堡進行勘測之後,他們得出了一個相對統一的答案:張壁古堡建於十六國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除了“專家的聲音”之外,對於張壁古堡的來歷,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答案就來自於之前我們介紹過的鄭廣根。
鄭廣根雖然只是一位介休市棉紡廠的普通工人,考古水平和文化水平非常有限,但理論往往來源於實踐。如果說誰對張壁村最為了解,想必就是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了。
在一次對古堡的探索中,鄭廣根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證據。他在古堡北堡門的牆壁中發現了一尊雕像!誰會把雕像藏在牆壁裡?這個雕像又是誰?他是不是城堡的建造者,或者是城堡的擁有者呢?
困擾了無數專家的歷史謎題,彷彿即將得到答案,但是經過專家鑑定之後,證實這座雕像應該是後續之人放進去的,或許跟古堡的建造者沒有任何關係。
雕像的線索雖然斷了,但鄭廣根並沒有放棄。他想起了小時候經常去的張壁村裡的一座疙瘩廟,現在叫可汗廟。可汗廟裡供奉著三尊雕像,除了某位少數民族的可汗之外,還有一尊尉遲恭的雕像。
過年時大門上貼的門神,便是尉遲恭,他為什麼會以雕像的形態供奉在廟裡呢?難道尉遲恭和張壁古堡有關係?
有了猜測後,鄭廣根連忙去翻看山西介休市的歷史記錄,功夫不負有心人,透過對歷史資料的查閱,鄭廣根發現了一件“怪事”。在隋朝末年,尉遲恭與宋金剛等人,曾經在距離張壁村5公里之外的地方與李世民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戰敗後,尉遲恭帶領殘部逃走。李世民追了一段時間,發現對方的人馬突然憑空消失了,難不成這龐大的地下世界,就是當年尉遲恭率領部隊挖的嗎?對於這個說法,其實也有站不住腳的地方。
至於張壁古堡究竟始建於何時,又是何人所建?現如今並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片神秘的古堡必將會變得越來越清晰,有關它的秘密也將會被一個又一個地解開。
張壁古堡已經被建成旅遊景區,對這裡的地道及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實地體驗,感受一下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