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年農民的養老話題,一直是近幾年來在網路和社會現實中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其實,現階段的老年農民養老問題與大集體年代的農民養老問題相比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大集體年代,雖然是在受時代的侷限下,各種生活物資短缺嚴重,但那時候一般都是家庭人口較多,基本上都是長年團聚在一起。雖然是粗茶淡飯,破衣爛衫,老人們的生活都過得十分清苦。但兒孫們都陪護在身邊,村子裡更是熱鬧非凡,生機無限。老人們根本沒有孤獨寂寞感可言。加上超低的醫療成本,讓他們沒有有病看不起的感覺。就是到了離世之日,大多都是兒孫滿堂守床邊,送別他們,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
但在現階段,社會是發展了,時代是進步了,物資生活是豐富了。可農村老年農民的養老問題,卻到了最難辦、最痛心的時刻。
在物資生活方面,絕大多數老年農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再貧困的農村老人也不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是要比大集體年代強很多。可以下幾點,則成了當下老年農民很難跨越、很難癒合的痛點。
痛點一:御不下的農活重擔。由於種田效益太差,子孫輩們都外岀務工創收養家。老人們只要身體還能動彈,就得承擔打理責任田的任務,哪個環節都不敢鬆懈。在廣大農村地區,只要略為關注一下,到處都有70一80歲甚至90歲的老年農民都還在農田裡勞作。
痛點二:病不起、不敢病。他們沒有養老金,被現實輪為嚴重經濟匱乏的群落。看病難看病貴時刻都是他們如臨大敵的猛虎,時刻都有可能成為壓死他們的大山。現實中有很多老年農民,只要得了大病,為了不拖累後輩,多以不配合治療為手段,放棄治療而離開人世。
痛點三:因時代進步而趕不上車的“老棄兒”。科技發達、時代進步、方面快捷的智慧化生活是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這一科技的進步,卻把不懂智慧的農村老人們擋在了大門之外,而成為“老棄兒”。使他們搭不了車、購不了物、看不了病、用不了錢。岀門就成大文盲、睜眼瞎。讓他們無能無助更無奈。就是起早貪黑賣點小菜想掙點零花錢,卻被要求掃碼。不是黃了生意就是白乾一場,空手而歸。
痛點四:望不到邊的寂寞孤獨,不知何日是個頭。由於農村青壯年都進城務工,孩子們都進城上學,留下的空心村老人們都過著十分孤獨寂寞的生活。居住地較集中的老人們還好點,至少白天還有個熟人說說話。可那些居住地分散的老人們,有時可能十天半月都見不到一個熟人是常事,要是有個頭痛腦熱的,後果不敢想。在筆者所在地的一個半山區村莊裡,就發生過一件十分痛心的案例。一個農戶居住地與其它農戶離得較遠,一般別人不是有事是不會到他家住地的。以前都是孩子們在外務工,老兩口在家務農。這一年,老婆為了要幫帶孫子而隨子女們到了南方某市,老頭子一人留下看家幹農活。平時都有電話聯絡的,可不知怎麼一連7一8天聯絡不上。著急的老婆打電話給同村的熟人前去檢視。結果是老頭子不知何因己死在家裡多日了。這樣的案例,在偏遠分散的農村,己不是個案。隨著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的加重,有可能還有新的類似案例發生。其實,農村老人們對於物資生活苦一點,他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無邊的孤獨寂寞,他們是又害怕又無奈。
還有很多可以列舉的農村老人之痛,這些都需要國家和社會高度關注和儘快解決。好在國家正在全面健康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老年農民們的這些痛點,都將會一一清除的。
———好學楓葉c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