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發熱幹農業,今年第四個年頭,每年300萬,都快妻離子散了”
“不後悔,看著一點點長起來就有成就感”
“辛苦是肯定的,每天都要來看,不看不放心”
“旅遊是不可能的,幹農業後,我已經好幾年沒好好出去旅遊”
“天天在深山老林,離家遠一個月才回一次,小兒子都不喊我了”
……
在進行課程調研時,與眾多農業人進行了交流訪談,說到幹農業很多人都表露出不同的心聲,也透露出了農業人自己才能明白的壓力。我們與近百名優秀農業從業者聊完後,我們給這些投身農業的優秀農人們下了一個不恰當的定義——“狠人”。在我們看來狠人不是貶義詞,恰恰映射出農業人的果敢、進取、拼搏的優秀品質,如果要詮釋狠人的定義,那麼我們認為是狠心、拼命、忍耐。
狠心:對自己狠得下心
農業向來不是一個好乾的活,也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活。當一個人進入農業的時候,這個人就已經對自己下狠心,也對生活下狠心了。一年中他們有很長的時間身處天地桑拿,睡臥田間地頭,與草木為伴。沒有空調涼風吹拂,難有好酒好菜,這些苦樂只有農業人自己知道。
2021年8月,在梅州調研時,與當地700畝基地農場主劉文山(化名)交流時,其擁有一家建材貿易公司,每年盈利超過兩百萬,在2018年開始投身農業後,每年投入超過300萬,無論何種天氣,基本上吃住都在果園,蚊蟲叮咬毫無在乎。儘管有建材公司的利潤撐著,但也是入不敷出,因此也遭到了父母、妻兒、朋友的竭力反對。在交流過程中劉文山盡顯無奈地說:“當年腦袋發熱,到今年第四個年頭,每年300多萬,都快妻離子散了”,截止今年,劉文山已投入超過1000萬元,預計盈虧平衡還要三四年時間。而在交流結束時,劉文山表示,雖然現在不掙錢,但是有成就感,樂在其中,建材打算給兒子去打理,自己就好好看著這一片柑橘樹,就像自己的兒女一樣,有感情了。
拼命:沒有退路時唯有拼命
”我能不拼嗎?這裡是我全身家當,如果沒做好,我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廣西80後新農人、400畝基地管理者廖老闆這樣對我們表達了他做農業的決心。許多新農人都是從其他行業進入農業,投入了自己全部身家。農業不同於其它行業,其它行業虧了還有東西可折舊清算,而農業虧了就是真正的血本無歸,在管理方面,一旦出問題,只要沒有多餘資金支援,滿盤皆輸,天災更不用說。
如今,像廖老闆一般的新農人比比皆是,無不是懷著一顆對農業的心,用今天的全力以赴去賭明天更好的生活,將農業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全部的心血在經營。當幹農業沒有退路的時候,拼命成為唯一的路。
忍耐:幹農業最基礎的精氣神
忍耐二字最能展現農業人的基本面貌,不同於工業生產的快速、靈活,幹農業就如同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需要死磕、堅持、守候。許多作物都是一年一週期,有時候的等待就是按年份計算,有些作物是數月一週期,等待則是按月計算。
在作物的生長髮育週期內,農業人需要忍耐持續投入、毫無收入的苦,也需要忍耐打藥、施肥、修剪等辛苦而枯燥的事情,更是要忍耐家人勸說指責、農場虧損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忍耐已經成為農業人最為基礎和普遍的精氣神。
幹農業就要成為一個狠人,狠下心,對自己狠心,對生活狠心,能夠狠下心吃苦、狠下心鑽研學習。也要拼了自己的老命,不拼命就不成事,將農業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去做。用時間去檢驗成果,忍耐一時的支出、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