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副校長程芳琴教授帶領科研團隊成員在平朔煤矸石電廠現場調研。
山西大學山西亞高山草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師生在取樣。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上宣讀了《國務院關於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表彰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山西大學一舉榮獲兩項國家科學技術大獎,該校光電研究所所長張靖教授領銜的“基於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專案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該校副校長、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程芳琴教授領銜的“煤矸石煤泥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專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項有“顯示度”的成果背後,往往是多方努力疊加的必然結果。近年來,山西大學緊抓“部省合建”“率先發展”以及山西省“1331工程”等重大機遇,秉持“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辦學理念,把學術使命和服務貢獻作為驅動高水平學科建設的“雙輪”,主動開啟邊界,加快開放,協同創新,深度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需求,不斷提升多學科協同創新的能力和水平,為我省高等教育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一直是轉型山西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是我省創新驅動的短板所在。如何能打造出星光璀璨的高水平大學學府、承接發展所需、滿足百姓所盼,是多年來全省上下普遍關切的話題。近日,記者走進山西大學這所百年學府,透過該校兩項國家科學技術大獎背後的故事,也許可以從中尋求到一些高等教育發展的路徑與啟示。
探鍋爐,科研人員的“必修課”
山西省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矸石曾是無數煤炭企業心頭的“硃砂痣”。每生產1噸煤,大約要產生200公斤煤矸石和煤泥,這就造成煤矸石堆積成山。許多煤矸石發電企業都因煤矸石硬度大、汙染嚴重而發展受限。所以,如何解決煤矸石、煤泥在堆存過程和使用過程中的汙染成為一個亟須破解的現實課題。
從2011年開始,程芳琴團隊把對煤矸石、煤泥清潔高效利用的研究方向對準了煤電企業的大規模工業化利用。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楊鳳玲是團隊成員之一,她告訴記者,由於煤矸石硬度大,顆粒入爐後會磨損鍋爐的耐火材料和水迴圈系統。想讓“吃”慣了電煤的鍋爐改吃“難消化”的煤矸石、煤泥,難度可想而知。要解決這些一線的實際問題,鑽鍋爐就成了大家每天的“必修課”。鍋爐檢修時,內部溫度也能達到40℃~50℃,爐膛和煙道內滿是灰,環境特別差。但大家爬高爬低毫無怨言。“只有深入一線,我們的理論和實際才能對上。”楊鳳玲說。
程芳琴坦言:“企業技術創新只有和高校的基礎研究結合起來,才能在推進科技強國的路上走得更快。而高校科研面臨一個共同難題就是從研究成果到企業應用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因為高校的評價體制和企業的評價體制不一樣。在高校研究出來新的成果之後,發表了論文就等於是劃上了完美的句號;但對企業來說,科研成果必須應用到生產經營中、解決了實際問題,才算完成。”
要聚焦重大現實問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就必須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對此,程芳琴告訴記者:“近三年來,學校以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強化有組織科研,在不斷改革中有效推進學校科研管理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構建多元化的科研評價體系,基本形成了‘弘揚科學精神,尊重學術規律,堅持學術自由,倡導個性發展,鼓勵質疑與創新’的科研氛圍。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我們最終才能‘把論文寫在產品上’。”
接力跑,好團隊的好傳承
張靖辦公室牆壁上掛著兩排照片,上面一張張的笑臉,都是他的學生。
談起團隊的成就,張靖對自己的恩師彭堃墀院士念念不忘:“我博士畢業後彭堃墀老師就給了我一個實驗室,讓我有了一個獨立的發展平臺。所以,現在我對年輕人也一樣,只要他們有足夠的能力獨立開展研究工作,我們實驗室就會給他一個獨立的平臺,讓他們更有發展的動力。”
2020年,在彭堃墀院士及張靖教授“愛國、攀登、奉獻”精神的感召下,申恆從海外歸來,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回到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個量子計算實驗室。他告訴記者:“張靖老師沿襲了彭堃墀老師‘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為我們年輕人提供能夠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寬鬆發展環境,專門為實驗室配備了研究助手與寬敞的實驗空間,保障了實驗室的良好發展。正是在張靖教授等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我於入職當年就拿到了學校首個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專案。可以說,我的科研成果得益於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物理電子工程學院以及各個職能部門提供的支援。”
張靖認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多年來,正是由於學校在制度保障、經費、場地等資源以及職稱評選、人才引進、獎勵激勵等政策方面的扶持,研究所才有了一支由院士、“傑青”“長江”“優青”等組成結構合理、能力紮實的國家級人才隊伍,建設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創新引智基地等量子科技領域重要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高起點,本科生走進導師的實驗室、工作室
本科生可以到導師的實驗室、工作室與導師、碩士生、博士生交流,也可以免費做實驗研究,這在山西大學已經成為一種教學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紙上談兵與實幹的區別。我們在實驗室排列儀器、搭建光路時,會遇到很多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比如我們用了整整5天時間來組裝最佳化前期光路中的單模耦合光纖光路,中間不斷調節、反覆最佳化,直到出現令我們滿意的平行光。”2018級物理學專業本科生王寧很幸運在本科階段就擁有了這種進入學校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進行科研訓練的機會。春枝萌芽,氣候宜人,揹著書包走在宿舍與研究所之間的柏油路上,成為他大學生活中最溫暖的記憶,因為自己的每一步彷彿都踏在希望上。
2020年11月,2017級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顧正宇在王鵬軍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玻色原子混合的超精細態自旋交換研究,第一次以本科生的身份近距離接觸到如此前沿的實驗作業系統以及深奧複雜的光路設計,他感到十分震撼。雖然他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但時常感嘆本科時就能夠進行科研訓練培養。能夠一窺物理學前沿進展的驚喜令他畢生難忘。
山西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耿彥峰介紹說:“目前,我們正處於從‘如何教’變成‘如何學’的教育階段,山西大學從學生的思想引領、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方面開展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一是重塑培養目標,以前更多是培養專業人才、國家棟梁,現在我們希望培養更多領軍人才;二是重構知識體系,我們的知識體系要更加厚基礎、寬口徑、重交叉、強創新;三是變革教學模式,從以前常規的學習方式轉變成以學生為主的研究型學習模式,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科研訓練專案。透過研究性訓練,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教育全過程。
改評價,學生可以給老師打分
多年來,老師給學生打分天經地義,而在今天的山西大學,學生給教授和老師打分已成為尋常事。
對於自己手中的給老師打分的權利,2019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學生王貝南對記者說:“當代大學生有著對知識渴求和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面臨著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除了作為課堂教學的受眾,我們更希望成為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學生評教制度不僅能增加我們的教學參與度、收穫度與滿意度,還能讓老師和學生更好地瞭解對方、尊重對方,形成師生良好的互動關係。學生評教制度的實施,真正體現了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師段迎君認為,學生評教制度的建立,使學生真正成為了教學活動全過程的參與者,賦予了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發言權、建議權,落實了“以本為本”。透過評價問卷,學生可以對教師講授課程的系統性、生動性做出整體判斷,評教結果能夠更有效地幫助教師瞭解和掌握自己在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需要改進的方向。同時,學生給教師打分和評價結果的排名可以督促教師將教學工作放在首位,更加註重課前備課、課後整理以及課堂的教學組織,更加註重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與生動性,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形成良性迴圈。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馬瑞敏深有感觸地說:“當前,山西大學實行崗位績效制度,考核內容摒棄‘五唯’,從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多個維度綜合評價,每位老師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所在,發展目標非常明確。這一考核制度使得每一位教師不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積極起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科研上,幹事業的決心更加堅定。在這種你追我趕的氛圍下,每位教師都不能懈怠,更不能‘躺平’,都在靜下心做好本職工作。”
聚人才,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學科建設
計算機與資訊科技學院教授喬志偉以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加盟了山西大學,學校為他配套了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劃撥了1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建設實驗室。2019年,他代表山西省參加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他告訴記者,作為有著深厚底蘊的百年老校,近幾年,山西大學在部省合建等利好政策的支援下,真正踐行了“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校訓,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學校制定了促進青年學者發展的各種制度,全方位激勵青年教師靜心科研、潛心教學、用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據統計,2018年以來,山西大學透過加強平臺建設、環境建設,加大投入,全職引進各類海內外高層次人才37人,其中包括國家級人才專案入選者6人;柔性引進學科領軍人才13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引進博士教師199人。教師質量和結構持續最佳化,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到65.5%。人才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瞄方向、架重炮、撐產業”,在匯聚人才的前提下,近年來,山西大學的學科建設不斷從封閉走向開放,透過對接山西光電資訊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打造物理學和哲學兩大學科群,全面構建面向產業發展的學科鏈、人才鏈和創新鏈。2020年,物理學科被青塔“雲資料”平臺列為“最具發展潛力學科”,並獲得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學科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不斷提升。哲學學科群組建“哲學與現代性協同創新”和“三晉文化與旅遊產業協同創新”兩個研究平臺。此外,學校於2020年申請設定“文化旅遊”本科專業,中國史學科增設“文化旅遊”學科方向,逐步將科研優勢轉化為育人特色,努力打造“產業牽引—科研專案帶動—學科專業調整—人才培養”的一體化的創新生態鏈條。
啟示錄,按教育規律治理高校
對於取得的成績,山西大學副校長馬傑深感欣慰,他認為,這是該校近年來“組建大團隊、建設大平臺、承擔大專案、產出大成果”的成效,同時,也是堅持改革創新、推動內涵發展的必然結果。近年來,山西大學緊扣科技前沿、國家及山西重大需求,把地域特色、區位優勢轉化為辦學優勢,把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緊密結合,以國家科技獎的突破帶動科研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快速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和整體辦學水平。與此同時,始終堅持“辦好的教育,做有用的學術”理念,緊緊圍繞“學校統攬、學科統領、經費統籌”建設思路,推動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作為山西大學校長,2018年9月30日,黃桂田從北京大學調任山西大學,他坦言,作為百年老校,山西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教職員工都有幹事創業的想法,但由於辦學理念不夠開放,思路封閉,激情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一些學科發展不是站立在大地上,而是在走鋼絲。科研方面也多是散兵遊勇,缺乏規劃組織,學校整體發展水平受到很大影響。
黃桂田認為:“育人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要素,學校所有人的工作都要為育人服務、為人才服務。高水平大學離不開開放的辦學理念,對山西而言,高校影響力要想衝出娘子關,首先高校管理者的思想要衝出娘子關。必須追求與全國甚至全球視野下的高等教育去對標,而不是關起門來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進行競爭比拼。不能以管理企事業單位的做法去管理高校,而是要按照教育規律去治理高校。一流的大學都是‘壓’出來的,也是靠好的體制機制激勵出來的,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體制機制設定上,讓好好幹活的人有好的回報。”
本版圖片由山西大學提供
本報記者賈力軍 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