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2014年,國務院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促使農村金融改革創新。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金融產品、金融服務數字化,另一方面,一些數字化金融服務形式興起,各種借貸平臺問世,數字金融市場活躍起來。
什麼是農村數字普惠金融?
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將數字普惠金融定義為,一切透過使用數字金融服務以促進普惠金融的行為。《中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17》界定數字普惠金融是以數字資訊科技、移動通訊中斷基礎的普惠金融方式。因此,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理解為數字技術方式下的普惠金融,其目的仍是透過數字技術實現金融普惠的目標。
農村金融需求數額小、週期短、分散化等特徵,使得農村傳統的金融服務與需求不匹配,產生產品的逆向選擇、行業發展的滯後、農民收入水平增加緩慢等多種問題,因此透過“數字+金融”,實現數字普惠金融,為三農問題服務,對打通“最後一公里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數字普惠金融,顛覆了傳統金融的“二八定律”,具有網路外部性,可以從可得性、成本等方面彌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缺陷,助力三農問題的解決,催生數字金融市場的長尾效應。
目前數字普惠金融在三農問題上,主要有以下幾個切口:數字平臺、數字產品、服務模式。例如:中國建設銀行的“裕農通”、中國農業銀行的“惠農e付”等圍繞日常消費支付、便民生活繳費和投資理財的金融服務要求,所搭建的平臺匯聚了支付、融資和消費等多種功能。個體網路借貸機構也為農業原料購置和農業生產經營放款金額提供了金融服務。透過數字金融服務三農,可以更好地體現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共享性。
數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農民幸福感
當前,改變收入不平衡狀況,縮小地區收入差距,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消除“金融排斥”。數字普惠金融應用基於網際網路、雲計算等資訊網路技術,可以跨越金融機構的實體網點,突破金融服務的空間限制,不僅節省時間更節省成本,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幫助小微企業、個體獲得平等機會。同時大資料的應用有利於對金融主體進行風險評估,並設計不同風險產品,不僅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更踐行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目標,為普惠金融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是農村當前金融體系的一個有益補充,有助於緩解“精英俘獲”帶來的不平等問題,有助於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資金供求的有效匹配和農業規模化智慧化發展。
因此,數字普惠金融透過對農業、農村經濟融合,可以提高農村普惠金融使用廣度和深度,在農民問題上,對農民收入、消費、就業、創業都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透過數字普惠金融,提升資本的流通,降低資本成本的同時,促進機會均等化,促進創業和就業,促進農村經濟產業的發展,進而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增加農民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貧困發生率。
數字普惠金融將促進農業發展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數字普惠金融的應用,有助於推動農業產業鏈模式整合,突破農產品產銷的限制,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依託數字技術和資訊資料精準發展農業,創新三農金融服務模式,建立基於雲計算和現代資訊科技的智慧農業,不僅能有效提升農業的生產管理水平,並且可以帶動農業轉型升級。透過資訊科技和農業的結合,降低資訊不對稱現狀,促進農業生產規模效應的形成,提高農村資本、土地、勞動力生產要素的流通和生產效率的提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風險。
河南省光山縣青龍河農業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產、學、研、推”的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就形成了農業生態良好內迴圈,依託資料、雲計算等現代化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賦能,同時形成資料反饋,不僅推動相關科研發展創新,更為農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促進資訊共享,比如“一田兩用、一稻兩蝦”的養殖模式的推廣,對周邊農業形成示範,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促進農業規模效應的形成。除此之外,山西省祁縣萬牧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黑龍江北大荒等都透過智慧農業模式,實現了精準、高效、環保作物作業,提升作物產量、品質的同時,提高了土地的集約效率,提升了農業產值。
數字普惠金融有助於鄉村振興
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共享效能更好地滿足鄉鎮小微企業分散化和小額的資金需求,實現服務物件的下沉和多元化。以某金融科技公司為例,其與政府和金融機構建立的資料金融平臺,面對的物件主要是農戶、返鄉創業大學生、小微企業,並與村淘、農信等機構合作提供支付、借貸、保險等多種金融服務,截至2018年年末其惠農服務已經為280餘萬農村使用者提供了超過2500億元的經營貸款。
同時,目前我國供給側改革正在進行中,政府對三農領域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投入,為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透過數字化產業鏈,可以發揮數字經濟的長尾效應,降低成本,打破促進資訊共享,帶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增值,增加產業鏈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比如,江蘇武進區利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將翠冠梨的生產標準化,節省冷凍費用的同時,壓縮了中間商賺取差價的空間。四川成都的“農貸通”,透過簡化流程,實現了快捷的銷售模式。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面臨的困難
雖然數字普惠產品呈現百家齊放的場景,但是各類農村數字金融產品使用率並不高,一方面居民數字金融素養不高,透過數字金融服務平臺獲取貸款、支付、理財等金融服務的意識不足,網際網路參與度低,另一方面,真正對口三農的金融產品比較稀少,許多平臺都是從“城裡”直接搬回“鄉鎮”,適用性不高,反而浪費資源,阻礙數字普惠金融產品的創新和推廣。
數字素養是數字農業、數字農村建設的基礎。就目前而言,農村、農民、農業來看,數字基礎知識、數字金融知識尚未普及,鄉鎮居民的數字素養仍有待提高。因而數字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是智慧農村實現“內部造血”的關鍵。這就需要農村教育的投入。但是,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產學研跨界人才培養機制仍不成熟,智慧農村、智慧農業的建設、發展、成熟仍需要時間。
同時,我國目前網際網路覆蓋範圍不斷提升,金融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但是金融服務、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等仍不夠完善,不利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農民或者農村中小微企業進行評估並提供匹配的金融服務。比如傳統銀行機構在有些鄉鎮並沒有設定分點、京東、淘寶的物流平臺網點匱乏,並不能真正的“便民”,數字支付、消費等體系建設仍然不完善。
除此之外,與城市相比、鄉鎮的金融需求呈現出碎片化、小額化、週期短的特點,一直以來相關金融制度的建設都不夠完善,因此增加了基於數字技術的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的難度。比如不少P2P平臺看到了機會,躲過政府的監管從事農村金融活動,發生了多起非法集資、詐騙的時間,嚴重損害了鄉鎮民眾的權益,並且削弱了民眾對普惠金融的信任,不利於拓展數字普惠金融廣度和深度。
數字經濟發展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市場秩序建設、數字經濟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都將對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形成一定限制。比如智慧農業平臺、農業物聯網、農業資訊庫等提升農業資訊化水平,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建設的舉措,便會涉及到資訊保安問題,何種資料應該共享,何種資料不能共享,這不僅涉及到市場公平、資訊保護問題,更涉及到糧食安全的問題,因此法律桎梏必須加以突破。
農村普惠金融將普惠金融與三農問題融合,有助於提升農民幸福感、促進農業發展,振興鄉村經濟,但若想提高農村普惠金融的使用廣度和深度,仍有許多困難需要突破,不僅包括金融產品的創新、市場秩序、信用體系、基礎設施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數字素養的養成,這是智慧農村實現內部造血的關鍵。
來源: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