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電動乘用車既是一個產品,更是一個系統。眼下,重視研究電動乘用車產品的人多,關注探索相關使用模式的人少。但是,使用模式搞不好,再好的產品也會在推廣中受到制約。
最近看了《尤拉:一個品類的誕生》這篇文章,有感而發,談一談有關電動乘用車產品,特別是其使用模式的問題。
電動乘用車快速推廣 背後面臨先天性技術制約
經過多年發展,僅就電動乘用車產品整體看,可以說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智慧化,在主機廠與使用者、製造端與使用側互動等方面,打開了新局面。
在“整體不錯”這個大前提下,從電動乘用車車型市場分佈佔比講,一定有某些車型會佔有較大比重。從一定意義上說,可將此類佔有較大比重車型的市場,看作是電動乘用車產品的“主戰場”。
從可預期的一段時間看,“長板突出+短板明顯”仍是電動乘用車電池技術無法擺脫的屬性。只有那些最能揚電池技術之長避電池技術之短、不違背相關技術屬性過份強調少部分效能超越、效能平衡引數拿捏得當的電動乘用車產品,才有可能成為電動乘用車“主戰場”中的競品。比如,不過度追求續航里程過長,就可以用能量密度略低一點的磷酸鐵鋰電池,而磷酸鐵鋰電池的後處理問題相對容易一些,至少後處理不會產生毒性。
從產品分類以及續航里程等角度說,中小型以及小型、技術上不“花哨”、囊括對應時段主要功能(不過分超前也不明顯落後)、品質中或中高水平,特別是相對續航里程未必過長的電動乘用車,應該最貼合電池技術屬性,最緊扣“電動汽車問題核心是電池問題”這一邏輯。符合這一“畫像”特點的電動乘用車產品,應該有機會成為“主戰場”競品中的拳頭產品。
我們還可以將這一拳頭產品“畫像”特點描述得再技術性一些,即:B級以下+350公里=拳頭產品(短中期包括B級,中長期不排除向250公里甚至更短續航里程發展的可能)。
眼下,儘管各種B級以上、長續航里程的電動乘用車層出不窮,市場反響也不錯。但仔細觀察可發現,近一兩年來,中小型且相對較短續航里程的電動乘用車產品,一改過往幾年品牌不斷沉寂的態勢,正在逐漸復甦。實事求是地說,這一市場變化是顯著的,並且出現了一些高度受追捧,可稱作是現象級的車型產品,如尤拉的各等“貓”。
電動乘用車大規模進入市場,產品定位特別是“主戰場”競品的定位,必經歷一個認識過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認識過程可能是漸進式的。“主戰場”競品,從一開始一味追求“高大上+極盡能事”的長續航里程,到近一兩年來出現中小型、品質中或“中高水平+續航里程適度”產品的大賣,就是這一漸進式認識過程的合理體現。
我們相信,電動乘用車產品一定有最符合其特徵和屬性的市場定位。眼下,從電動乘用車產品最新發展的種種情況看,這一觀點似有被證實的跡象。
存量置換為主才是市場成熟形態
就宏觀和行業整體邏輯講,產品和使用模式兩條腿走路,是電動乘用車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眼下,單純就電動乘用車產品看,客觀說整體水平很不錯了。但是,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沒能合理有效地建立起來,成為妨礙整個行業以更快速度發展的最大制約瓶頸。立足當下,透過有規劃、有步驟、分階段、漸進式地遞進推動,構建起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終極形態,這個“過程性”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好。
從商業原理和邏輯上說,基於使用模式一類問題的特性和普遍規律,見縫插針、零敲碎打,僅靠分散市場主體“孤立自然生長”,或“原始野蠻生長”,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這個“過程性”問題是解決不好的。
具體而言,關於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當下還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這就是將電動乘用車充電,特別是籠統地將充電設施佈設等同於使用模式。表觀上,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問題,確實主要體現為充電問題。但遺憾的是,任何單純就充電問題討論充電問題, 特別是不顧及“常態與偶然”和 “雙重必然的高支出與可能的低費用”等客觀存在,眉毛鬍子一把抓式談論以及解決充電問題,都是解決不好的。有關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或說有關電動乘用車充電的問題,我們曾用一個“簡單粗暴”的說法對其本質予以概括,即“充電不是充電的問題”。
一言以蔽之,充電問題解決不好,電動乘用車的使用模式便建立不起來。使用模式建立不起來,一定嚴重影響電動乘用車的推廣應用,至少會增大本不必增大的推廣應用成本、拖慢本可以更快一些的推廣應用速度。
我們還可從一個現象解讀使用模式對電動乘用車推廣應用的重要性。公安部交管局最新發布的資料顯示,截至5月底,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總計售出86萬輛,同比增長超250%。此外,有機構預測,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有望達到240萬輛以上水平,年度同比增長預計超100%。
銷售規模不可謂不大,增速也很驚人。然而,如對這一較大規模發展資料作進一步觀察和剖析便會發現,背後實際隱含著一個限定性詞彙——“增量”。截至目前,電動乘用車行業發展,無論是從規模上說,還是從增長速度來看,主要都源於新車上牌,是以增量為主。特別是對於那些保有量高同時又實施限購政策的一二線汽車消費核心城市來說,以增量為主的這一特點尤顯明顯。
以增量為主,一定是電動乘用車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但問題是,一種產業的發展或說其發展的成熟形態,肯定不能是以增量為主,而應該是以“存量置換”佔多數。眼下之所以仍以增量為主、存量置換佔少數,核心一點甚至可以說是主要制約因素,還是因為使用模式沒能建立起來。只有使用模式建立起來了,電動乘用車那些特點和優勢發揮出來,固有問題和短板得到規避,電動乘用車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充分得到體現。
歸根結底,有鑑於電池自身以及充/放電有別於傳統燃油車難以改變的屬性,電動乘用車確定無疑是一個有別於傳統燃油車的“新物種”。無論是在使用者認知、產品屬性以及使用模式方面,都無法對標燃油車。轉換認知、理清屬性,特別是構建起一個完全有別於傳統燃油車的全新使用模式,是電動乘用車發展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核心要點和關鍵所在。100年前,加油站模式的建立,極大地推動了燃油車的普及和發展,從相當意義上說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充電應建立在“用免費養收費”邏輯上
那麼,如何建立電動乘用車的使用模式,特別是建立使用模式的“過程性”問題怎樣解決?
就我們的長期跟蹤觀察看,各市場參與者、各市場主體在這個問題上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始終沒能形成令多數人信服的方案和技術路線。拋磚引玉,筆者提幾點構建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建議:
首先,要回歸事物本質,轉換認知、理清屬性,建立起電動乘用車是一個“新物種”的理念,摒棄有意無意在方方面面與燃油車對標的做法。
其次,目標是目標,方法是方法,切勿錯誤地把目標當作手段和方法。具體說,就是不能直接拿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終極形態,當作構建使用模式的手段和方法來使用。
再次,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分步走應是解決這一問題更靠譜的策略,每一步都確立承上啟下的階段性目標。
儘管充電是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表觀問題,但從某種實操意義上說,充電也是較容易切入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抓手。
關於電動乘用車充電,我們研究認為:一是快慢充是一個互為依託、相輔相成的問題,模型測算得出的結論顯示,2∶8甚至中長期看1∶9,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比例。二是快充(電費+服務費)必將在現有水平上提價,甚至不排除大幅度提價的可能性,否則這種服務難以為繼。常態情況下,快充僅僅起到的是“應急補電”,更準確地說是“適度補電”的作用。三是慢充(不包括安裝費)的趨勢,應該是向低服務收費,甚至是僅收電費的方向發展,否則將極大弱化甚至是徹底抵消電動乘用車的比較優勢,失去與傳統燃油車的可比性。
兩種充電模式,從某種角度看,可以理解為電動乘用車充電營造了一個“用免費養收費”的氛圍。常態或說絕大多數情況下,使得電動乘用車的推廣應用,具有了一個能夠充分發揮其特點和優勢的用車環境。
僅從工程建設角度看,快充實施難度相對較小,慢充則實施難度較大。慢充最理想的場景應該是,在自有車位上充電,但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眼下還是有很大距離的。解決的辦法就是,結合一定的商業創新,將慢充再分解成“幾步走”,以最終實現完整意義上的新慢充。
歸納而言,電動乘用車充電,應該建立在“用免費養收費”的邏輯上;實現“用免費養收費”的關鍵,在於新慢充的實現;而新慢充的實現,又只能創造性地分“幾步走”。反過來說,就是創造性地分“幾步走”解決新慢充這一問題,是確立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綱”。
節律、節奏是電動乘用車價值體現的抓手,是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生命力所在。一味大容量滿充長跑,不符合電動乘用車或說不符合電池的技術特徵和屬性,與人不能透過吃一次飯工作一個星期是一個道理。
無論是當下的快慢充,還是我們說的所謂的新快充新慢充,都面臨著如何“經營”的問題,但都絕無“運營”的可能。從充電這個問題的本質看,它不具有運營屬性,至少也是個運營屬性極弱的事情。
在技術上,充電需要網路化、平臺化,但充電不是一個如網際網路屬性的網路平臺問題,網際網路網路化、平臺化的那些“殺招”,解決不好充電、解決不了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的問題。
充電怎麼做,使用模式問題怎麼解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不在做起來難不難,而在於找對正確邏輯和技術路線。再難的事情,總有辦法解決,而一旦邏輯和技術路線錯了,越使勁就越麻煩。
電動乘用車既是一個產品,更是一個系統。而使用模式正是這個系統中,非常重要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眼下,重視研究電動乘用車產品的人多,系統研究使用模式的人少。在發展早期,這樣的側重選擇無可厚非甚至是合理的。但隨著電動乘用車行業快速發展,特別是產品水平已然發展的很不錯,推廣應用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緊迫的當下,再忽視使用模式探索,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電動乘用車產品與使用模式,是電動乘用車行業發展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合理的使用模式構建起來了,會反饋影響電動乘用車產品,修正那些僅僅是出於產品角度或有意無意對標傳統燃油車,與電動乘用車這個新物種,在理念、屬性以及效能、引數等方面不協調、不一致的問題和瑕疵,有助於將電動乘用車“收斂於”一個更合理、更符合其產品定位的形態。望眾有識之士重視研究電動乘用車使用模式問題!
本文來自【中國交通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