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眼視光學組委員
01兒童正常的屈光狀態
兒童的屈光狀態應該是一個由生理性的遠視逐漸向正視化方向發展的一個狀態。剛出生的嬰幼兒眼軸比較短,大約在16毫米,隨著眼球的發育,在一歲的時候眼球基本上就可以達到19毫米。兒童在這種發育的過程當中,如果眼軸生長得過快,其他的生物學的引數比如角膜曲率,晶狀體的曲度,它們的變化沒有和眼球增長相匹配的話,這樣的孩子有可能就會過早的把遠視儲備消耗掉,那就容易過早地出現近視。
生理性遠視3歲+1.75~2.00D,6歲+1.25~1.50D,8歲+0.75——+1.00D,這樣的孩子屬於一個處於正常生理性遠視的狀態,他們就可以推遲將來出現近視的年齡,甚至是不出現近視。所以青少年近視防控也要從小抓起,特別是0~6歲的兒童,要觀察兒童屈光狀態的變化。
02內斜視的分類及治療方法
內斜視根據發病年齡、以及疾病的特點,可以分為先天性內斜視、共同性內斜視,共同性內斜視又分為調節性內斜視、非調節性的內斜視、麻痺性的斜視、連續性內斜視。
先天性內斜視:
先天性內斜視患兒的第一個特點是發病年齡早,在出生6個月之內就出現斜視;第二個特點是斜視角度往往比較大,一般都在40個稜鏡度以上;第三個特點是先天性內斜視患兒存在的遠視度數往往並不是很高,而且透過戴眼鏡不能矯正斜視角度。對於這部分患者,在我們診療過程中也是建議給他做阿托品的睫狀肌麻痺,之後在進行一個散瞳驗光的基礎之上,看一下它存在多少度的遠視。
如果這個患兒存在250度以上遠視的話,建議首選戴鏡,觀察三個月之後,看一下斜視角度是否有變化;如果沒有變化,下一步可能就要考慮手術進行治療,或者是選擇A型肉毒毒素的眼外肌注射。
我們知道斜視手術首先要檢查到比較客觀、精準的斜視度後,再進行斜視手術,那麼後面二次手術的機率就會下降。如果兒童年齡太小,配合檢查的程度不好,我們很可能就得不到想要的精準的斜視度。如果這個時候選擇手術,讓患兒有二次甚至三次手術的機率可能會增加。
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的注射對於先天性內斜視患兒也是一個很好的治療辦法,它對檢查的斜視度精準性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它在一定範圍之內,注射的劑量有一定的不同,所以是早期可以治療的方法,而且效果也不錯,可以讓患兒在早期獲得形成雙眼視的機會。
調節性內斜視:
調節性內斜視又分為屈光調節性內斜視和非屈光調節性內斜視。調節性內斜視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是可以透過戴鏡來得到矯正的。對於這部分患兒,我們在戴鏡的過程當中,每一次複查調鏡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過快的降低它的遠視度數,如果過快的降低遠視度數,很可能會把一個調節性內斜視變成了一個部分調節性的內斜視。
部分調節性內斜視:
部分調節性內斜視這部分患者也是伴有遠視的,透過戴眼鏡之後只能矯正一部分內斜,戴鏡之後還會殘餘一部分內斜,這部分內斜就需要我們透過手術來治療了。
非調節性內斜視:
還有一類叫非調節性內斜視,那就說明他戴鏡是不能解決他的斜視角度的,這部分患者也是要透過手術來治療。
麻痺性斜視:
關於麻痺性斜視,這個眼外肌的麻痺有可能是由於先天眼外肌發育的問題,或者後期有過其他全身的病變或者是神經系統的疾病而導致的眼外肌麻痺造成的內斜,或者是外傷造成的。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的設計。
連續性內斜視:
還有一類患者本身是外斜,做了手術之後,出現了內斜。這部分叫連續性內斜視。對於這樣的患者,早期我們在手術後可以選擇阿托品散瞳,看一下他有沒有遠視,如果有遠視的話,我們也可以先戴遠視的眼鏡,看一下可不可以把過矯的這部分斜視解決。如果說透過散瞳、戴鏡都不能解決的話,這部分患者一是考慮二次手術,也可以考慮用A型肉毒毒素的眼外肌注射。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
還有一類是急性共同性內斜視,這個往往是有一些精神上的誘因的,突然出現複視、眼睛的內斜,這類患者我們也是要考慮手術或者是選擇A型肉毒毒素的一個眼外肌注射。
03分享眼健康科普心得
在Vision China 2021開幕式上,李莉教授被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評為2020 - 2021年度眼健康科普達人,積極探索眼健康科普新思路新模式。談及科普達人的稱號,李莉教授表示特別樂意去做科普。
“因為在臨床工作當中會發現,很多家長會在網上搜集一些關於孩子眼健康的知識。這種知識有的是有科學性的,有一些它的科學性還不夠,所以作為專業的臨床醫生,我覺得我們有義務多做這樣的科普,讓更多的家長來了解他的孩子出現哪些眼部的情況,哪些眼部有疾病就要及時就醫,包括如何治療,讓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之後,再帶孩子到醫院去做檢查,依從性也會更好。而且對於很多兒童預防一些眼病也會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作用。在科普的過程當中,我覺得要用最通俗易懂語言讓家長聽得懂,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去執行,這樣科普才能夠達到目的。另一個科普的人群就是孩子,孩子也應該對眼健康的科普知識有一些瞭解,所以我們在做科普的時候還會增加一些趣味性,比如動畫片,這樣也會讓孩子產生興趣,進一步去了解。”
特別鳴謝李莉教授接受童資訊的專訪!
更多有關眼科的資訊請關注【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