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陸游詩中所言,人只有在平靜時才可以表現出真實的狀態,然而,當逆境或挫折來臨時,我們的收穫也許會更多,這也是現代社會科學的共識和基本原理之一。
安貧樂道,是傳統中國社會所謂的君子作派,與此相對應的是某些域外國家推崇的創造財富的夢想或信仰相對應,好似鏡面的兩邊,針鋒相對、界限分明。從維繫長期穩定的社會秩序出發,安貧樂道當然是複雜社會價值觀的不二選擇;從凝聚統治階層的向心力出發,利益的讓渡,特別是財富的給予,屬於基本保障的範疇,彈性並不大。
當然,說和做的非一致性將問題搞得更加複雜化了,但是,歸根結底,在道德維度存在系統性風險之際,能夠做到安貧樂道,特別是在存在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堅持君子固窮的基本原則的,一定是社會的良心和脊樑。而在社會秩序失範失序之際,仍然緊緊握住超量攫取的利益,特別是物質財富不放的,一定是社會的真正蛀蟲,最終逃脫不了共同毀滅的歷史宿命。就像後世的崇禎皇帝及其控制東南財富的下屬們一樣,財富的確是留下來了,卻最終更換了所有者,捎帶著搭上了卿卿性命,這又何苦?
陸游出身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世代簪纓,標準的官N代。特別是他的祖父,既是學術大家,也做過尚書右丞,家學淵源深厚。如果陸游甘心做一個愚且魯的紈絝子弟的話,未來的前景也許是非常光明的。然而,陸游卻選擇了另一條艱辛卻符合傳統道德體系期許的道路。一開始就因為秦檜的嫉恨,蹉跎不已,可是堅持初心的陸游,卻始終如一地堅持了下來,成為了宋代一面燦爛異常的文化旗幟。
看一看他的《貧歌》:壽居福之首,貧為士之常。造物賦我貧,乃以壽見償。處常而受福,每恐不得當。掬澗以沃渴,屑柏以為糧;雖雲未免飢,何至死道傍。猶勝遼東丁,化鶴還故鄉。
即使顏回再世,不過如此。
這組《貧居即事》也挺有特點:地偏人罕到,秋晚日猶長。病去筇枝贅,家貧菜粥香。流泉通藥壟,積雨潤書囊。欲譜幽居事,疏慵久未遑。
月黑梟鳴樹,燈殘鼠穴牆。床空圍紙被,室靜爇楓香。不恨言傷直,惟憂欲敗剛。回頭顧名利,百世永相忘。
意緒喪家狗,形骸槁木枝。曲肱雖自適,縱理固當飢。買絮初寒後,畦蔬小雨時。窮途何用卜,吾道即蓍龜。
守道常違俗,存心不愧天。終年飢過半,動步謗居前。力倦少行立,氣昏多睡眠。今宵風月好,扶杖到溪邊。
這首短歌更加可愛:間何闊,逢諸葛,畏人常憂不得活。事不諧,問文開,不蹋權門更可哀。即今白髮如霜草,一飽茫然身已老。惟有躬耕差可為,賣劍買牛悔不早。年豐米賤身獨飢,今朝得米無薪炊。地上去天八萬裡,空自呼天天豈知!
能有陸游為友,何其幸哉,環顧四周,只要心存善念,距離陸游就不會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