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業週刊》創始人金惟純說: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修好自己,活好自己。
《楚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修行的路是漫長的,在修行中,我們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境界、視野、心胸和個人的修養水平,就要終身學習,要有一顆成長型的學習心態。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我們要自修。自修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能固步自封。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在生活當中實踐、應用。天才不是天生的,可以透過刻意的練習變成天才,人人都可以透過學習,磨鍊技巧,讓自己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就,改變生活。
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她的教練曾經說她不適合打乒乓球,人長得矮,腿短,沒有優勢,進不了國家隊。
鄧亞萍沒有放棄自己要進國家隊的夢想。她認為:既然我腿短,那我就要跑得比別人快。她透過學習和刻意的練習,反覆地打磨,讓輸出的品質達到最好,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我們實踐知識的最佳場所,我們要把知識透過應用內化,這才能成為自己的本領,從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我們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一群人,都想提升自己的某一方面的技能,然後開始報班,比如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報了這個班,自己的寫作水平沒有提高,然後又去報一個這樣的寫作班,寫作水平還是沒有提高。最終的原因是他們只學習了知識,沒有去實踐,去練習,就像古人說的光說不練,包括我也是這樣的人。
我們學習了知識後,沒有改變,是因為我們只是學了知識,沒有習,習就是實踐、落實,要不斷地應用,不斷地嘗試,你才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學而時習之是告訴我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要不斷地透過學習,實踐,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破防自己眼前的困境或困惑。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共修。講如何面對合作和變化。
在工作或創業中,我們不要單打獨鬥,要懂得藉助他人的力量,用一個開放的心態讓我們達到共贏。
比如在乒乓球的比賽裡,有些運動員會參加單打也會參加混雙,在單打比賽中,他會表現出色,甚至會奪冠。但是在混雙比賽中,就不是隻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取勝了,要依靠同伴的力量,才能獲勝,如果你只顧表現自己,那隻能輸得一敗塗地。
我曾經在兩個學校工作過,兩個學校的學風、校風都是極端的兩極分化。A學校,同事與同事之間沒有勾心鬥角,拉幫結派,這個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是鎮裡學校的佼佼者。B學校 ,同事與同事之間勾心鬥角,拉幫結派,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就很差,只靠一個人的能力很難扭轉這種這種狀況,需要大家團結,互相協作才能扭轉這種風氣。
有朋自遠方來,講我們要敢於打破自己的生活節奏,面對合作時,要擁抱變化,學會藉助他人的力量,達到共贏。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使別人不知道我的品德或才華,我心裡也不怨恨,不就是一個君子的風範嗎?這是一個人的修行境界,也是修行的結果。
我們常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其實,我們不用努力地去向別人去證明自己的品德有多高尚,才華有多麼的出色,只要遵循本心,遵循本質,活在當下,努力做好當下的事情即可。
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自己,要活好自己,就要不斷地修行自己。只有不斷地自我修行和共修,你才能活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