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紀月:
在我國農曆曆法中,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分別用一月至十二月來表示。其中一月俗稱正月,十一月俗稱冬月,十二月俗稱臘月。在每月的天數中,分別用初一至三十來表示。
易歷中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個月: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三月為辰月,四月為巳月,五月為午月,六月為未月,七月為申月,八月為酉月,九月為戌月,十月為亥月,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
易歷為我國特有的用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方法,起始日為立春,終止於大寒;每年的建月從每一組節令起始,終止於氣令結束;每天起始的時間為子時(23時),至亥時結束。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天移動大約1度,每5天為一候。古人還為每候找到了相應的自然現象。3候為1氣,2氣成1節,前半月為節,後半月為氣,這就是節氣。
十二組節氣令(立春為節令,雨水為氣令)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紀月法:(春驚清明夏中暑,秋露寒冬大雪寒)
正月建寅(立春到驚蟄);二月建卯(驚蟄到清明);三月建辰(清明到立夏);四月建巳(立夏到芒種);五月建午(芒種到小暑);六月建未(小暑到立秋);七月建申(立秋到白露);八月建酉(白露到寒露);九月建戌(寒露到立冬);十月建亥(立冬到大雪);十一月建子(大雪到小寒);十二月建醜(小寒到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