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這座古老的大門就被帝國主義侵略者推開了,清政府那些喪權辱國的日子開始了,那個自詡為天朝上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從簽訂《南京條約》開始,清政府就註定了走向滅亡。
在中國歷史洪流中時間像一把推手推著東方這艘古老的船隻不斷前進,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清朝滅亡出現了大批的救國人士,他們面對困難不斷救贖,為我們國家的自強不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喪權辱國尋求自救的愛國人士
1840年鴉片戰爭後國家開始時局動盪,特別是廣東省更是遭了殃,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又經濟發達一眼就被侵略者看上了,鴉片的侵蝕也使得當時的中國人整個陷入病態之中失去了戰鬥力。
鴉片在中國民間又稱“益壽如意膏”一旦上癮就很難再戒掉,鴉片戰爭爆發後,作為兩廣總督的林則徐下決心要進行硝煙,上奏道光帝后林則徐開始了長達十九個月的禁菸運動,最終在虎門進行硝煙活動,這次的虎門銷煙,也是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一次偉大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國人,也因為林則徐的壯舉使得後來的愛國人士更加堅定了視死如歸的氣勢。
可惜清廷迫於帝國主義的壓迫革掉了林則徐的職位,林則徐的下臺極大地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於是在1856年到1860年四年間裡他們開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隨著清廷腐敗無能簽訂了更多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累計喪失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外部的侵略者不斷,在國內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這時候的皇帝是那個苦命天子咸豐,咸豐帝面對著這一切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醉生夢死。
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攻破天津進攻北京,咸豐帝得知倉皇出逃,逃到了熱河行宮後就聽聞百年皇家園林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給燒了,總管圓明園全部事務的大臣文豐覺得自己沒臉再見咸豐帝了,投福海自盡了,咸豐帝知道後大筆一揮寫下了“且樂道人”四個字製成牌匾掛在了自己住的宮殿內,面對著皇帝都得過且過的心態,那幫文臣們敢怒不敢言,只有兩名武將在外拼搏幫著咸豐帝鎮壓農民起義收復清廷喪失的土地,這兩個人就是左宗棠和曾國藩。
左宗棠和曾國藩並列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兩個人共同領導的湘軍在晚清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左宗棠是我國民族英雄,清政府內憂外患戰爭不斷的時候,沙俄趁我國不備侵佔新疆伊犁,左宗棠抬棺出征為我國收復了新疆地區,明示手下“尺寸不可讓人”這股氣勢令人欽佩,面對侵略者的無恥嘴臉,左宗棠聯合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開展洋務運動,表示要“師夷長技以制夷”走上了自強求富的道路。
在這期間清政府建立了新式海軍、對於經濟鐵路業、製造業、電報業這些新式企業相繼出現,還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出國留學,學成歸來後好報效國家,正當清政府忙著對付歐洲列強和改變國內情況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在中國東邊一個彈丸小國都可以欺負自己了。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李鴻章建立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北洋海軍的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中日簽訂了喪權辱國最嚴重的條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地簽訂也讓光緒這位有心整頓國家頹廢趨勢的君主痛心疾首,可是他沒有辦法,大權全部掌握在慈禧手裡,中日海戰的時候正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國庫空虛大臣們為了討這位老太太歡心動用了北洋海軍的軍費。
中日甲午海戰後,刺痛了大批青年愛國的高漲熱情,年輕的康有為聯合1300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維新,史稱“公車上書”。
康有為1853年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他的祖父是道光帝年間的舉人,算起來他也算是高門大戶人家的兒子,光緒五年時期他開始接觸西方文化,這次公車上書雖然失敗了,但是卻在民間影響深遠,他與譚嗣同、嚴復等人積極宣傳維新思想引起了光緒帝的高度重視。
大家都知道日本之前也是閉關鎖國的狀態,帝國主義侵略日本,日本喪權辱國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明治天皇即位以後進行明治維新變法讓日本走上了強國之路,康有為也想讓光緒帝像明治天皇一樣拯救這個破敗的國家,可惜他押錯了寶,明治天皇是個有實權的皇帝,然而光緒帝雖說已經親政,卻還是個傀儡慈禧怎麼可能放權給他。
之所以戊戌變法一開始慈禧並沒有阻止更多的是因為慈禧明白國家確實需要改變,但是具體怎麼辦她也是沒有任何頭緒的,看著光緒帝折騰,只要是不觸犯她的利益就隨他去,要是真的能富強她何樂不為呢。
只可惜事與願違,戊戌變法裡面的許多措施在當時不僅實現不了還觸及到了慈禧的利益,這場變法經歷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戊戌政變下徹底失敗了,光緒帝被囚禁,康有為、梁啟超出逃,譚嗣同被捕,戊戌六君子全部被殺英勇就義,就這樣一場鬧劇結束了,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是這場變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文化的進步。
逃往海外買島居住,至今也沒收回
“瑞典風光之美,沙丘巴登第一。”——康有為
康有為和梁啟超沒有譚嗣同那樣大義凜然,一個逃往歐洲,一個去了日本,也可能是家庭因素造就了三個人的命運,兩個官僚主義的公子哥,一個貧民代表。
康有為逃到國外後,被國外的場景所震驚,他從未見過男女平等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本來玩心就重的他,找到了不亦樂乎的感覺,可是遊玩需要錢財,他帶的錢遠遠不夠,於是他打著“出外求救”的旗號,到法、英等歐洲各國宣傳維新思想收到了各界海外人士的響應紛紛給他募捐錢財,拿著募捐來的150萬元,他第一次來到了位於北歐的瑞典,面對瑞典的美麗風光,康有為也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心裡想著如果能長期居住何樂不為,於是把募集來的善款用在了自己身上,買下了一座瑞典的小島,過起了“與世無爭”地小日子。
並且康有為在島上請人修建中式庭院,十幾間的大屋子,可供很多人居住,康有為一生放蕩不羈,身邊的女人就沒有斷過,晚年的時候因為落魄經常狎妓,還沒錢給嫖資,上海所有的妓院都把他列入的黑名單,民國時期康有為年紀也大了,大概70歲左右,他竟然看上了一個18歲的小姑娘,去姑娘家提親,女孩父親堅決不同意,可是當康有為拿出聘禮,家境貧寒的女孩家也就同意了。
在島上過了三年與世無爭的日子,1907年因為國內革命需要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瑞典去了美國,去了美國的康有為參加保皇大會成為保皇黨的一員,堅決反對共和,認為光緒皇帝神聖不可侵犯,主張實行立憲制,與許多先進的革命者思想背道而馳,1908年光緒帝去世,康有為發文譴責是袁世凱毒殺了光緒帝要求大家誅殺逆賊袁世凱。
1913年康有為的母親去世,康有為回國奔喪,結束了他漂泊在外的15年,這個堅定保皇派回國後知道袁世凱掌握大權已經惱怒至極,在康有為的思想裡之前戊戌變法的時候如果不是袁世凱告密,戊戌變法根本失敗不了,說不定將慈禧囚禁後光緒帝會有一番作為,因為袁世凱的出賣導致逃亡的逃亡,被殺的被殺,可想而知康有為對袁世凱恨到什麼地步。
1915年袁世凱倒行逆施稱帝,遭到了各方一致反對,在結束了83天的鬧劇後因尿毒症病發去世了,袁世凱死後康有為還一直宣傳“帝制”直到遇到了軍閥張勳演了一出復辟的戲碼,溥儀第二次被推上帝位,可惜12天后張勳被段祺瑞大敗,溥儀被迫退位,小小年紀遭受了一萬點的暴擊,也可能是童年的不幸才導致溥儀後面對帝位那麼渴望,永遠處在登基、下臺的不斷轉換中。
一次次的失敗也讓年過花甲的康有為明白革命的洪流只會前進不會後退了,死心地讓康有為去了山東青島定居,那時候的康有為在皇帝那得到了一筆豐厚的“保皇”獎金,拿著這些錢安定下來開始安度晚年,不再理世俗的紛爭了,他回國後就再也沒有去過瑞典,他的子孫後代也沒人再提及此事,就這樣在瑞典那座小島成了無人領用的孤島,瑞典經歷百年也就將這座小島歸國有了,或許上面的中式建築早就不復存在了吧,但是這段歷史被永遠銘記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