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俄羅斯軍工企業來說真的是壞訊息頻出,在本月的19日,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造船廠,就傳出來了俄海軍在建的20385型護衛艦發生火災事故的訊息,從現場畫面來看,船廠因為火災事故過火面積較為嚴重,累計過火面積據說達到了800平方米。
這對於20385型護衛艦在未來形成可靠戰鬥力估計又增加了一項不可控的因素,要知道,此類護衛艦在可見的未來會是俄版“盾艦”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甚至該艦還可以發射“鋯石”超音速武器,不難看出,如此重要武器的發射平臺出現如此嚴重的火災事故,這無異於變相減少了未來俄海軍的綜合戰鬥能力。
▲此次20385型護衛艦著火的現場,不難看出其現場處在非常之狼藉的狀態
所以,這對於本就現在裝備緊缺的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來說是一次較為沉重的打擊,尤其是此類20385型護衛艦或許在未來還是俄海軍反艦、防空的主力之一,此次嚴重著火事故或許會讓俄海軍水面艦艇列裝計劃進一步推遲,尤其是俄海軍現在還面臨北約在黑海方向的進一步收縮,這或許都會對俄羅斯對外軍事部署決策產生影響。
而根據目前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此次嚴重的火災事故是由於現場人員操作不當引起,當然,這已經不是俄海軍的在最近一段時間頭一回出這種事情了,要知道,在2019年的7月份,在巴倫支海海域就傳出了俄羅斯一科研潛航器發生火災的訊息,那次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據悉,該潛航器著火事故造成了14名海軍人員的遇難。
▲俄羅斯的核潛艇“託木斯克”號也發生過火災事故
在19年的那次潛航器事故對於俄人才儲備損失是非常大的,根據當時俄羅斯權威人士的透露的訊息,該潛航器主要是用於科研,因此損失的海軍人員很有可能都是高階的技術型人才,不難想象,這種損失對於俄羅斯而言是非常之嚴重的。
這還沒完,在2018年的2月份,俄海軍“沙波什尼科夫元帥” 號驅逐艦在軍港停靠的時候也發生了火災,這對於俄海軍而言也是一次不可預知的打擊。當然,對於俄海事故率最為頻繁的戰艦就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除了遭受過火災外,該航母還因為事故被因為維修裝置的倒塌導致其甲板被砸。
▲因為各種生產事故,命運多舛的庫艦至今都在船塢中躺著無法出航
這兩次嚴重的維修事故導致了俄海軍的“獨苗航母”,現在依然在船塢中躺著,導致現在俄羅斯海軍根本無航母可用,這對於本就不富裕的俄水面艦艇部隊來水就是雪上加霜的,不難看出,小到護衛艦,大到俄羅斯海軍核心力量的航母與潛艇,無一例外幾乎都發生過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
由此可見,從安全生產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海軍造船廠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可能真的要養成一個安全生產的意識。畢竟這種“自損”己方水面艦艇的事故對俄海軍的綜合作戰實力是非常有影響的,要知道,美軍之前的“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就因為嚴重火災事故提前退役了,這種事故無異於變相“擊沉”己方的軍艦。
▲在2019年5月,俄羅斯北莫爾斯克造船廠在拆解“轟鳴”號現代級驅逐艦的時候,就因為引燃該驅逐艦內部剩餘的燃油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火災
因此,對於俄海軍而言,俄羅斯或許需要學習一下我們軍工企業安全生產意識,畢竟我們造軍艦的速率以及產量遠勝於俄羅斯,即便發生了事故也會很快消除事故影響,在去年,我們在建的075兩棲攻擊艦也同樣發生了生產事故,但是,我們並未因此事故影響我們075兩棲攻擊艦的列裝計劃。
▲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目前以小噸位的護衛艦為主,這本來就和西方國家大噸位的驅逐艦有差別,如果還因為內部問題導致其作戰規模無法按期形成的話,面對北約,這將會減少俄羅斯軍備威懾的籌碼
當然,從其他角度來看,俄海軍軍工企業接二連三的安全事故也不排除敵國特工人員的影響。要知道,在2006年,位於伊朗中部地區的鈾濃縮設施發生了離心機爆炸事故,這或許就和美國情報機構派出的特工有關,而俄羅斯海軍也是西方國家“重點關注”的物件之一,所以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總而言之,在安全生產方面,俄羅斯海軍軍企恐怕需要下大功夫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