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世界,戰亂和衝突的陰影依然徘徊在全球各地。硝煙和混亂之下,民生艱難,前路渺茫。
世界是面多稜鏡,一樣的光,折射出不同人生;不變的,是對光明的嚮往。
祈盼這些故事,能有美好結局。
【但離故土,不問前程】
17歲阿富汗少年穆罕默德·扎基爬進一架美軍運輸機的主起落架艙時,他並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悲劇。
8月16日,喀布林國際機場,那架美軍運輸機在跑道上滑行、起飛。隨後,可怕的畫面出現:有人從空中墜落。阿富汗黎明新聞網報道,共有4人從美軍運輸機上墜亡,包括扎基。
扎基足球踢得很好,曾期待成為阿富汗國家足球隊球員。美國打了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最終塔利班重掌政權,美國和西方盟友倉促撤離。扎基想跟著那架美國飛機離開,人生卻戛然而止。
談起扎基的不幸,他的哥哥朱克里亞難掩悲憤,將其歸咎於運輸機駕駛員的“傲慢”和“不負責任”。
“美軍從阿富汗撤離的行為導致多人死亡,給包括我家在內的很多阿富汗家庭造成了悲劇。”朱克里亞告訴新華社記者。
和扎基一樣,伊拉克庫爾德人阿拉姆·馬吉德·薩比爾也把夢想寄望於遙遠的他鄉,以為離開故土就有機會走向更好生活。
薩比爾住在埃爾比勒,34歲,高中輟學後當油井操泵手。新冠疫情拖低油價,他被石油公司裁員。在賣掉房子、付給蛇頭7500美元后,今年9月中旬他帶著妻子和5歲兒子踏上難民路。他們在土耳其停留大約一個月,10月21日飛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幻想著最終能前往德國。
結果,他和妻兒與數以千計來自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難民在白俄羅斯與波蘭、立陶宛等歐盟國家邊境的森林裡滯留多日。這場邊境難民危機不斷髮酵,牽扯多個國家。跨不過邊境的難民,幾經輾轉,不得不無奈地回到家鄉。
回到埃爾比勒,薩比爾開出租車維持生計,扣除油錢和每月300美元的買車欠款,所剩微薄。美國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勢力乘亂在伊拉克境內肆虐,戰後重建程序緩慢艱難。薩比爾看不到未來。
“我現在沒什麼規劃,大家都沒有。”他說:“但我還是堅持移民,下次我會一個人先去,攢夠錢就上路。”
【既是女人,也是男人】
沙米拉姆·達爾維什,25歲的敘利亞姑娘,曾夢想成為醫生,因付不起學醫費用而放棄。
敘利亞內戰2011年全面爆發時,她在讀本科,眼見著自己的國家成為“熱點”。傷亡和衝突訊息頻仍,達爾維什與不少敘利亞年輕人一樣,畢業後在新聞行業找出路。如今,她在“沙姆調頻”電臺擔任記者兼製作人,見證和記錄著國家和個人生活的變遷。
10年來,美國、歐盟對敘利亞施加多輪制裁,令飽受戰亂創傷的敘利亞經濟雪上加霜。戰爭、疫情疊加制裁,敘利亞人的生活危機重重,缺電、缺油、缺燃氣……
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就業機會匱乏,不少人選擇出國務工。
達爾維什理解他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然而,達爾維什走不了。戰火毀了家宅,她和家人搬進首都大馬士革的一處出租屋。去年,她的父親因新冠肺炎去世。此後,達爾維什和這個國家的許多女性一樣,成了家裡的“頂樑柱”。
傷亡、兵役、逃難造成敘利亞國內男性勞動力緊缺,貨幣貶值、物價飛漲更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多敘利亞女性因此走出家庭,求職謀生。達爾維什說:“我們既是女人,也是男人。”
【縫補生活,拼接夢想】
賈邁勒·馬斯里,65歲,在大馬士革當裁縫。
馬斯里的家鄉在敘利亞中部城市霍姆斯。2012年,那裡爆發武裝衝突,戰火燒至馬斯里所住街區。他開著一輛老舊麵包車,載著妻子和兩個身體殘疾的兒子逃到大馬士革。這輛車成了全家僅剩的像樣資產。
為了謀生,馬斯里拆掉麵包車車廂後部的座椅,塞進一臺縫紉機,把這輛車變成了一間“移動裁縫鋪”。這些年來,無論寒暑、不管晴雨,馬斯里總是守在街邊那輛白色麵包車裡,接待那些和他一樣捉襟見肘的客戶。
車廂昏暗逼仄。馬斯里如今眼花了,背也有點駝,但是為了養家餬口、付房租,他一天也不敢懈怠。
“我曾夢想有一天自己老了,餘生會與妻子和孩子享受生活,去野餐,或去朝覲,但這一切都沒實現……”馬斯里對記者感嘆道。
他的心中仍有希望:有一天,回到霍姆斯,把千瘡百孔的家修復一新,度過餘生。這是他眼下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未來”。
扎伊娜卜·哈齊姆也盤算著做點小生意。她33歲,住在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以南的尼姆魯德地區。如今戰火暫熄,她看到了一絲重建生活的可能。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2014年夏天佔領摩蘇爾後,哈齊姆就逃離家園,在難民營生活了4年。2018年,哈齊姆一家返回已被收復的故鄉,但丈夫重病,家裡斷了生計,哈齊姆只得靠為別人縫縫補補艱難度日。
今年,哈齊姆參加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組織的婦女技能培訓專案。培訓班設在距離她家車程大約30分鐘的哈姆達尼耶地區。她和附近村莊裡的一些婦女成為同學,一起學習手工製作酸奶、果醬或禽畜養殖技術。
對於未來,她現在有了更加具體的打算:“我們希望能開個乳製品小作坊,有份穩定收入。很多女人都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希望她們能加入我們,或者大家一起做裁縫生意。”(參與記者:史先濤、蔣超、張淼、鄭一晗、汪健 編輯:沈敏)(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