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最近班列艙位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甚至有貨代反映貨源不再充足。圍繞這一問題,我們採訪了幾位國內外知名貨代公司的負責人和來自不同地區的資深貨代公司負責人,瞭解具體情況,分析其中原由,以供讀者們參考。
關於貨源和艙位,目前市場的確切情況如何?
上海邦達天原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蔣翀彥表示,目前貨量確實不是很足,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又一波限電影響了貨物的生產,導致貨量下降。華東華南預計要到1月才能緩解,華北從1月又要開始限電到第一季度末。另一方面是海運價格回落,艙位緊張的情況也得到緩解。再加上先前鐵路擁堵,時效不好,很多貨物迴流至海運。
臺驊國際鐵路的總經理孔衛東則表示:“目前市場上,主流線路的艙位仍然緊張,個別路線艙位寬鬆。根據我們臺驊做中歐班列8年來的經驗,每年的12月都是一個小淡季,因為聖誕節元旦的影響,發貨週期都延後了。農曆新年前又是一個出貨高峰期。”
成都一貨代公司的負責人稱:“12月後市場確實是有所變動,整體體量來說,貨量有所收縮。但細分市場差別較大,如俄線和中亞需求旺盛,歐線貨量有所減少。反應在運價上,俄線漲價,歐線平臺價格基本維持,但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俄線現在仍處於一艙難求階段。”
來自深圳一貨代公司的負責人稱,中歐之間的貨源的確有減少,但總體上的貨運需求沒有大變動。主要的問題是先前鐵路頻繁擁堵、延誤,讓客戶對鐵路貨運失去了信心。他說:“現在去往歐盟的跨境電商貨物,基本不走鐵路,客戶流失了80%。”
西安某貨代公司的負責人表示,11月20號前的一段時間,貨運需求不大。11月底(20-31號左右),由於計劃減少,艙位又出現了緊張情況。
一名來自德國的資深貨代從另一角度給出瞭解釋。她說:“接近年底艙位少了一些,因為已經完成計劃或超額完成計劃的班列平臺會把計劃放到2022年去。10月份和11月份明顯感覺到市場貨量減少,12月份感覺貨量還可以,艙位相對少些。”
不過,她補充道:“馬拉擁堵情況緩解很多,最近3-7天基本就出來了。我這邊今天剛到杜伊斯堡站的整櫃,站到站時效正好30天,比預期要快一週。”說明班列時效正向好發展。
貨代將貨物從班列移回海運?
正如上個話題中有貨代提及的那樣,前段時間由於鐵路擁堵,時效和服務受到客戶質疑。據瞭解,一些貨代選擇將部分貨物又轉移回了海運渠道,這種情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班列的貨源呢?
孔衛東證實,的確存在這種情況。他稱:“先前口岸及境外換裝點的擁堵很嚴重,所耗時間相比前幾年的10天,延長到了20多天,甚至30多天的情況。有一些客戶確實又轉移到了海運方面甚至空運。”
蔣翀彥也表示,班列前段時間的“不良表現”,導致的貨物流失現象非常明顯的。他補充道:“尤其是華東和華南的貨物,之前平均時效都要40天以上,所以很多客戶都非常失望。”
成都貨代公司的負責人認為,貨物無論走海運還是鐵路,都是基於市場的理性選擇。存在貨代把貨物轉移回海運渠道的現象,但同時也仍有海運貨物轉到鐵路上來。
他論證道:“華東由於港口擁堵,寧波和上海都在增加碼頭雜費,大量華東貨源乾脆繞道至華南港口出貨;而東南亞由於運力不足,市場推漲;傳統主力歐線疏港時效仍然比較慢。短期內,中歐列仍然是時效相對優勢方。近期開通的中老鐵路,由於東南亞運力緊張,運價大漲,各界也對此班列也持積極態度。”
來自德國的貨代也稱:“有的客戶對於海運和鐵路會同時詢價,如何選擇主要依據客戶自身的考量。對於防疫物資,比較講究時效性,所以客戶還是會選鐵路。”
從市場的反饋中,我們可以很直接的意識到,重建中歐班列的聲譽已迫在眉睫。時效、價格、服務質量,中歐班列必得在這三個客戶最看重的方面達成平衡,讓客戶重新信賴班列、選擇班列。
下一次,我們將繼續訪談,探討一個在行業內無人不關注的話題——中歐班列如何更有針對性的攬得合適的貨源。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