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圓收藏中,有一類版別非常特殊,它通常是選取一個年份的正面模具,背面卻搭配了另一個年份的背面模具來鑄造,這種直接拿來非同一年份的模具搭配使用,而生產出來的銀圓,一般被稱為銀圓的錯配。比如朋友們比較熟悉的袁大頭,因為鑄造時期跨度長,就出現過許多錯配的版別。
說到袁大頭錯配的產生,首先是因為民國十年以後,就沒有再次添置新的模具了,但銀圓的鑄造還要繼續進行,長時間使用同一個模具,難免出現磨損等問題,影響造幣質量,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沒有新模具的情況下,當時會採取搭配使用的方式。當然也不排除因為工匠有時不小心拿錯模具的情況,偶然間出現錯配的情況。那麼在袁像銀圓中,有哪些版別屬於錯配呢?
01 九精三背
這個版是九年精發大頭的正面,錯配了三年大頭的背面。
也就是說它的正面人像、文字雕刻等細節擁有九年精發的所有特點,整體透露出不俗的雕刻與設計技巧。首先就是髮絲精細,雕工細緻,然後袁像的下鬍鬚是直的,垂直向下的狀態,沒有中發搭配的小鬍鬚那種彎曲感。“中華民國九年造”幾個字的字型,選取的是細體字,筆法清秀,筆畫精巧。
背面混配普通三年大頭的嘉禾面,普通三年大頭想必朋友們已經很熟悉了,從整個嘉禾面來看,它嘉禾上的穀穗與枝條繁茂,圖案和內齒的距離是比較小的,空間利用率極高,屬於大嘉禾。
從嘉禾面的細節來看,在十一點鐘位置的第二粒穀穗,三年大頭是開芒的,再看九點鐘方向的內齒,在三年大頭的背面這裡是一個比較寬的大內齒。
而如果是九年精發,它背面配的是小嘉禾,左上方第二粒穀穗閉芒,九點鐘方向缺一顆細內齒。
02 中發小嘉禾
一般的九年中發大頭,背面是大嘉禾,而這版卻是九年中發的正面,背面搭配小嘉禾,數量稀少。區分這個版別,首先判斷手裡的九年屬於中發,如果從髮絲上不易和精發區分,可以觀察袁像的下鬍鬚,中發的下鬍鬚都是彎曲狀的。
背面配小嘉禾,整體來看比大嘉禾的圖案小一些,觀察與內齒的距離,可以發現整個嘉禾與內齒距離稍遠。
雖然都是背面配小嘉禾,但它和九年精發的小嘉禾還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一個不同點是,中發小嘉禾的背面左上方第二粒穀穗是開芒的,而精發版,這個位置閉芒。
03 十年左勾芒
此版正面是普通十年大頭的外觀,包括“造”字在十年大頭裡獨有的寫法、肩章的設計、胸前七點鐘方向不缺內齒等特點。而背面的嘉禾,在大約九點鐘方向上,有一穀穗的芒尖向上彎曲明顯,這種特徵其實是出自八年大頭的一種版別。
小結
以上是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袁像銀圓錯配版別,很多朋友關心錯配銀圓的價值如何,其實還是跟它的稀少程度和具體的品相有關,不能一概而論。目前來看,市面當中能看到的錯配版大頭數量並不多,在錯配銀圓身上仍然蘊含著較大的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