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聶榮臻、惲代英等人的領導下,南昌起義爆發。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建立革命軍隊的序幕。
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為有很多國民黨左派將領領導的部隊參與南昌起義,所以起義部隊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
由賀龍任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
下轄第11軍,第20軍,第9軍。
第11軍由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蔡廷鍇任副軍長,陳公培任政治部主任(第11軍下轄第10師,24師、第25師,師長分別是蔡廷鍇、葉挺、周士第)。
第20軍由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陳浴新任參謀長(第20軍下轄第1師,第2師,師長分別是賀錦齋、秦光遠)。
第9軍由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第9軍下轄軍官教導團,團長朱德)。
請注意,此時南昌起義部隊和蔣介石、汪精衛部隊番號是一樣的,都是國民革命軍。
直到這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發動的秋收起義,將起義部隊番號改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起義部隊總指揮,毛澤東任前委書記,餘灑度任師長、餘賁民任副師長、鍾文璋任參謀長)。
這是我黨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
同年11月13日,潘忠汝、戴克敏、吳光浩等人領導發動了黃麻起義,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
在起義軍攻克黃安縣城後,縣城有名的書法家吳蘭陔先生(董必武表叔)即興揮毫寫下了一副對聯:
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復黃安縣,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
這副對聯首次將我黨領導的武裝軍隊稱之為“紅軍”。
加上蘇聯部隊也稱為紅軍,因此“紅軍”這個名稱為廣大將士所接受。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廣州起義部隊打出的旗號就是工農紅軍。
紅軍之名由此而來。
1928年5月25日,中央頒佈《軍事工作大綱》,大綱明確規定:
“割據區內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
這個大綱頒佈後,全國各地的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
1930年,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依舊簡稱紅軍。在紅軍的歷史上,擁有軍級番號的紅軍總共有70支。
由於當時紅軍部隊發展形勢變幻無常,中央軍委對各軍的序列和番號沒有做統一規定,各根據地之間聯絡不暢等種種原因,各地工農紅軍番號設定重複現象非常普遍。
70支紅軍共有從紅1軍到紅35軍35個番號。
那些70支軍級紅軍首任軍長都由哪些人擔任呢?
一、紅1軍:
紅軍歷史上有兩支紅1軍,第一支是1930年4月鄂豫皖邊區組建的紅1軍。
軍長許繼慎1931年11月犧牲,年僅30歲,後入選36位軍事家之一。
第二支是1935年7月,由中央蘇區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改編的紅1軍。
軍長林彪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後入選36位軍事家。
二、紅2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2軍,1930年7月,湘西紅4軍和鄂西紅6軍合編為紅2軍。
軍長賀龍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後入選36位軍事家。
三、紅3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3軍,第一支是1930年7月,贛西南紅6軍改為紅3軍,軍長黃公略。
軍長黃公略1931年9月15日壯烈犧牲,年僅33歲,後入選36位軍事家。
第二支是1931年3月,紅二軍團改編的湘鄂西紅3軍,軍長賀龍。
第三支是1935年7月,紅三軍團改編的紅3軍。
軍長彭德懷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後入選36位軍事家。
四、紅4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4軍,第一支是1928年4月,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餘部在井岡山會師組成的紅4軍。
軍長朱德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後入選36位軍事家。
第二支是1928年7月,由賀龍在湘西組建的紅4軍,軍長賀龍。
第三支是1931年紅1軍和紅15軍會師後組成的紅4軍,軍長曠繼勳。
軍長曠繼勳1933年犧牲,年僅38歲。
五、紅5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5軍,第一支是1928年7月平江起義部隊改編的紅5軍,軍長彭德懷。
第二支是1935年7月,由紅一方面軍紅五軍團改編的紅5軍,軍長董振堂。
軍長董振堂1937年1月壯烈犧牲,年僅42歲。
六、紅6軍:
紅軍歷史上有4支紅6軍,第一支是1929年7月,鄂西長陽紅6軍。
軍長李勳1929年9月犧牲,年僅30歲。
第二支是1930年1月,紅軍獨立2、3、4、5團和游擊隊組成的贛西南紅6軍,軍長黃公略。
第三支是1930年2月,鄂西獨立第1、2縱隊改編的紅6軍。
軍長孫德清1932年犧牲,年僅32歲。
第四支是1931年1月,紅6軍副軍長段德昌率紅6軍一個團返回洪湖,與紅2軍留下的部分傷員重組洪湖新紅6軍,軍長段德昌。
軍長段德昌1933年5月1日犧牲,年僅29歲,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七、紅7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7軍,1929年11月,百色起義部隊改編為紅7軍。
軍長張雲逸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將軍銜,後入選36位軍事家。
八、紅8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8軍,第一支是1930年2月,龍州起義部隊改編為紅8軍。
軍長俞作豫1930年9月犧牲,年僅29歲。
第二支是1930年4月,鄂東南紅軍改編的紅8軍。
軍長何長工轉為行政工作,1955年未授予軍銜。
第三支是1932年3月,由紅軍獨立1師、3師組建的紅8軍。
代軍長李天柱1935年壯烈犧牲,年僅37歲。
九、紅9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9軍:
第一支是1930年3月,閩西遊擊隊改編的紅9軍。
軍長鄧毅剛1932年壯烈犧牲,年僅28歲。
第二支是1930年7月,鄂北紅軍組建的紅9軍,當時並未設立軍部,下轄26師,1932年成立軍部。
總指揮張木阡1940年在隨棗會戰壯烈殉國(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也在此役中犧牲)。
第三支是1933年7月,紅12師和地方遊擊部隊改編的紅9軍。
軍長何畏1938年脫離部隊,不知所蹤,一說1960年病逝。
十、紅10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10軍,第一支是1930年7月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改編的紅10軍。
軍長周建屏1938年6月殉國,年僅46歲。
第二支是1933年2月,閩浙贛地方遊擊部隊和警衛師改編的紅10軍。
軍長王如痴1935年8月6日,和方誌敏一起英勇就義,壯烈犧牲,年僅32歲。
十一、紅11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11軍,第一支是1928年7月,黃麻起義部隊改編的紅11軍。
軍長吳光浩1929年壯烈犧牲,年僅23歲。
第二支是1930年5月,東江地區紅軍改編的紅11軍。
軍長古大存轉為行政工作,1955年未授予軍銜。
第三支是1933年1月,紅10軍與紅31師組成的紅一方面軍紅11軍,軍長周建屏。
十二、紅12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12軍,第一支是鄂東南地區游擊隊改編的紅12軍。
軍長謝振亞1930年壯烈犧牲。
第二支是1930年5月,閩西遊擊隊改編的紅9軍組建不久後即改稱紅12軍,除鄧子恢調任政委外,軍隊主要幹部基本不變。
第三支是1930年11月閩西紅20軍、紅21軍改編的新紅12軍,代軍長賀沉洋,不久,左權任軍長。
軍長左權1942年5月25日壯烈殉國,年僅37歲,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十三、紅13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13軍,第一支是1930年5月,浙南遊擊隊改編的紅13軍。
軍長鬍公冕1932年脫黨,1960年病逝,追認黨員。
第二支是1931年12月,寧都起義中由國民黨26路軍改編為紅五軍團,季振同任總指揮,肖勁光任政委,董振堂任副總指揮,趙博生任參謀長。
26路軍73旅改編為紅五軍團13軍,軍長董振堂。
十四、紅14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14軍,第一支是1930年4月,江蘇地區游擊隊改編的紅14軍。
軍長何昆1930年壯烈犧牲,年僅32歲。
第二支是1931年12月,寧都起義中26路軍一部改編為紅五軍團14軍。
軍長趙博生1933年1月犧牲,年僅36歲。
十五、紅15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15軍,第一支是1930年7月,徐海蚌地區暴動隊組成的紅15軍,但這支紅15軍很快被打散,番號取消。
軍長陳資平1932年被捕叛變,加入中統,1948年策動了蔣介石警衛師起義和江陰要塞守軍起義。1949年遇害,追認烈士。
第二支是1930年10月,紅8軍一部和鄂東、贛東遊擊隊組建的紅15軍,軍長蔡申熙。
軍長蔡申熙1932年10月犧牲,年僅26歲,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第三支是1931年12月,寧都起義中26路軍一部改編為紅五軍團15軍。
軍長黃中嶽1934年10月犧牲,年僅30歲。
十六、紅16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16軍,1930年7月,湘鄂贛邊區獨立師和紅5軍第一縱隊組建的紅16軍。
軍長鬍一鳴不久被撤職,副軍長孔荷寵接任,1934年1月孔荷寵叛變。
十七、紅17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17軍,1933年3月,湘鄂贛獨立第3師和贛北獨立師、河北指揮部組建的紅17軍。
軍長張濤和政委方步舟1933年叛變。
十八、紅18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18軍,1933年2月,湘鄂贛獨立第1、第2師合編為紅18軍。
軍長嚴圖閣1936年11月犧牲,年僅33歲。
十九、紅19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19軍,第一支是1930年夏,冀東暴動武裝組成冀東紅19軍,不久,在國民黨軍的進攻下失敗,未成立軍部。
第二支是1930年8月,河北省完縣暴動武裝組成的冀中紅19軍,軍長葛佔農。不久,在國民黨軍的進攻下失敗。
軍長葛佔農下落不明。
第三支是1933年,福建軍區第55、第56師,並組成的東南戰區紅19軍,軍長由東南戰區指揮部司令員葉劍英兼任。
葉劍英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二十、紅20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20軍,第一支是1930年5月閩西地區游擊隊組成的閩西紅20軍,軍長鬍少海,政委鄧子恢。
軍長鬍少海1930年8月犧牲,年僅32歲。
第二支1930年夏,冀東暴動武裝組建的冀東紅20軍,不久,在國民黨軍的進攻下失敗。
軍長張兆豐於這年11月犧牲,年僅40歲。
第三支是1930年7月,贛西南遊擊隊組成的紅一軍團紅20軍。
軍長曾炳春1932年5月犧牲,年僅30歲。
二十一、紅21軍
紅軍歷史上有3支紅21軍,第一支是1930年夏,冀南農民暴動武裝組成的冀南紅21軍,不久,在國民黨進攻中失敗,未建立軍部。
第二支是1930年6月,紅4軍第4縱隊與紅12軍第1縱隊合編的閩西紅21軍,軍長鬍少海。
第三支是1932年7月,信豐獨立營與贛南獨立第3、6師合編的贛南紅21軍。
軍長劉疇西1935年8月6日與方誌敏一起就義犧牲,年僅38歲。
二十二、紅22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22軍,第一支是1930年6月,贛南遊擊隊合編的紅一軍團紅22軍。
軍長陳毅1955年授予元帥軍銜,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第二支是1932年7月,江西軍區獨立第4、第5師組成新紅22軍。軍長蕭克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
二十三、紅23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23軍,1933年3月25日,江西軍區第五分割槽各獨立團合編的紅23軍。
軍長劉雄武於1937年春,壯烈犧牲,年僅33歲。
二十四、紅24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24軍,1931年7月,西北軍駐平定地區一部發動武裝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紅24軍。
軍長郝光於這年8月犧牲。
二十五、紅25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25軍,1931年10月鄂豫皖蘇區紅4軍第10、第11、第12師部分部隊,組成紅四方面軍25軍,軍長曠繼勳。
二十六、紅26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26軍,第一支是1930年9月冀南地區暴動隊改編的冀南紅26軍,在組建不久,在國民黨進攻下失敗,未設立軍部。
第二支是1932年12月,陝甘游擊隊改編的陝甘紅26軍,當時未設立軍部和師部,1933年11月設立紅26軍42師師部。
師長王吉泰,1934年3月就義犧牲,年僅28歲。
二十七、紅27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27軍,第一支是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蘇區後,留在蘇區的81團、英山獨立團及霍山獨立團和霍邱一個營等部組成紅27軍(紅27軍下轄79師師長就是開國大將徐海東)。
軍長劉士奇1933年犧牲,年僅31歲。
第二支是1935年1月底,陝北獨立師改編的紅27軍,當時未設軍部,只轄84師,師長楊琪,政委張達志,參謀長朱子修。
1937年1月,紅81師與陝北、關中各一個地方團再擴編為紅27軍。
軍長賀晉年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本可授予上將,由於種種原因僅授予少將軍銜,成為唯一一位副兵團級少將,也是軍銜最低的首任紅軍軍長)。
二十八、紅28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28軍,第一支是1933年1月上旬,由鄂豫皖蘇區紅25軍221團和特務營為基礎組成皖西紅28軍。
軍長廖榮坤1933年5月犧牲,年僅30歲。
第二支是1935年12月,由陝北紅軍和當地游擊隊組建的陝北紅28軍。
軍長劉志丹1936年4月壯烈犧牲,年僅33歲,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二十九、紅29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29軍,第一支是1933年2月,川陝邊游擊隊改編成川陝紅29軍。
軍長陳淺倫1933年4月就義犧牲,年僅27歲。
第二支是1936年初陝北各地獨立營組成的陝北紅29軍,當時未設立軍部。
同年3月,紅29軍設立軍部。
軍長肖勁光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三十、紅30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30軍,第一支是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11師和各地獨立團改編的川陝紅30軍。
軍長余天雲1936年4月犧牲,年僅25歲(政委李先念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第二支是1936年4月,陝北地方武裝和晉西北游擊隊合編的陝北紅30軍。
軍長閻紅彥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三十一、紅31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31軍,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73師和任瑋璋起義部隊、各地獨立團合編為紅31軍。
軍長王樹聲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三十二、紅32軍
紅軍歷史上有2支紅32軍,第一支是1932年9月由吉林省磐石、海龍縣農民武裝組成的東北紅32軍,當時未設立軍部,曾由李紅光、孟潔民、楊靖宇領導,後改編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
東北紅32軍是最早抗日的紅軍。
第二支是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第9軍團改稱紅32軍。
軍長羅炳輝1946年6月犧牲,年僅49歲,後來入選36位軍事家。
三十三、紅33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33軍,1933年11月,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紅33軍。
軍長王維舟1955年未授銜。
(注:1932年10月1,黑龍江湯原曾成立紅33軍,但這支部隊不在紅軍正式番號內,1933年11月,部隊改稱湯源反日遊擊隊和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
三十四、紅34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34軍,1933年,升鍾寺獨立師和原川陝軍區的幾個獨立師組成紅34軍,下轄紅2師、3師、4師,5師,2師(師長丁武選),3師(師長徐長勳),4師(師長吳世安),5師(師長袁克福),但是一直未設立軍部。
三十五、紅35軍
紅軍歷史上有1支紅35軍,1930年10月,贛南各地游擊隊改編為紅35軍。
軍長羅貴波1955年因為從事外交工作,沒有授銜。
結語、
綜上所述,在除去空懸和重複擔任軍長的現象,70個紅軍總共有55位首任軍長,其中有12人參加1955年的開國大授銜。
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陳毅、葉劍英。
被授予大將軍銜的有張雲逸,肖勁光、王樹聲,
被授銜上將軍銜的有蕭克,閻紅彥;
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有賀晉年。
(而在解放軍評選的36位軍事家中,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陳毅、葉劍英、肖勁光、張雲逸,王樹聲、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左權、羅炳輝、黃公略、劉志丹等16人光榮入選)
其餘軍長,何長工、古大存、王維舟、羅貴波等人沒有參加授銜儀式;何畏、胡公冕、陳資平、張濤等人叛變或脫黨;
最令人為之扼腕的是55位紅軍首任軍長,有34人在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中,壯烈犧牲,犧牲率高達60%。
這個鮮血淋淋,赫然醒目的資料是革命先烈為了革命成功,為了建設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奉獻一切的直接體現。
正是有了他們的犧牲和付出,後人才能安享太平。
PS:
這篇文章整理了很多資料,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請多海涵。
其實小編寫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告訴各位朋友,新中國的成立有多麼的不容易。
為什麼很少有被授銜後覺得自己軍銜低的開國將軍?
因為他們明白,與無數犧牲在戰場的戰友們相比,他們能從戰場活下來,已經是得天之幸;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代表著這些犧牲的戰友,一起接受人民的表彰!
軍長犧牲率60%,這是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隊所沒有經歷的。
當年紅軍將士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和實力百倍於己的強大凶狠的敵人,浴血奮戰,終於由弱勝強,一步一步贏得革命的勝利。
是什麼支撐著他們一直戰鬥到勝利時刻的到來?
我想大家應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