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編者注:生活充滿變化,變化帶來的不確定讓人不安、恐懼。在自己的診室,朱莉婭·塞繆爾接待了很多來訪者,幫助他們做出調整,接受改變的痛苦,逐漸獲得心理資源。日前出版的《生活即變化》一書中,塞繆爾從家庭、愛情、工作、健康、身份認同五個角度(涵蓋人生每一階段會遭遇的典型危機和喪失),以不同案例講述人們面對危機變化時的真切故事,以及幫助來訪者處理困惑、洞察自身經歷、解決關係問題、獲得勇氣、尋找充滿希望的新開始的過程。
以下為《生活即變化》書摘,經出版社授權釋出。
《生活即變化》
(英)朱莉婭·塞繆爾 著
呂田妍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企鵝蘭登中國
2021年8月
寫這本書的過程讓我很享受,講述我們是如何改變,改變時的感受,如何從中發展以及是什麼阻礙了我們。這是一個非常私人化的專案,結合了我從客戶、研究課題和個人生活中學到的東西。我希望在我二十多歲時就擁有這本書,幫 助我瞭解當時的自己,並且在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成為我人生的嚮導和真知灼見的源泉。我希望人們一旦讀過這本書, 即使放在書架上,它也能提醒人們,在發生變化的時候不要自我毀滅,而要自我同情。
如果我對這本書只能有一個願望,雖然事實上我的願望有很多,那就是,如果你的人際關係在變化的過程中發生了衝突,不管是在別人還是你自己之間,你都能在本書中找到一條更好的途徑,來理解你自己和你愛的人。我希望這些故事和反思能幫助你弄清楚是什麼阻礙了你,幫你開闢新的生活方式,並幫助你認識到,儘管你可能會覺得異常,但這是正常的。這種新的智慧使你與那些你愛的和最需要的人,包括他們自己,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絡。
當變化發生在我的客戶身上時,尤其是那些不想要的變化,他們也會和我們一樣,產生自然的牴觸情緒:發脾氣、不說話、鬧彆扭,這就帶來了更大的痛苦。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我們的行為方式往往會導致消極的反應和後果。當我記錄我的客戶們生活的故事時,我不斷地對他們解決困難的勇氣感到敬畏。研究反覆表明,他們本能地知道,越早面對困難,結果會越好。在許多故事中,我們都看到了人類矛盾的本質,即我們對預測的渴望與自由之間的摩擦—— 安全與興奮。人的天性在有規律的情況下運作得最好,我們更喜歡習慣,但我們會發現那令人感到無聊。然後我們就會把頭伸出圍牆,去尋找新的事物,這種新的事物會在秩序和混亂之間挑起爭端。
書中的故事顯示了這個過程是如何對個人發揮作用的。它們說明,我們如何能夠以很小的步驟來應對變化,但是突然的或巨大的變化就像老虎一樣,猛地撲向我們,讓我們充滿恐懼。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瞭解到痛苦並不能殺死我們:沒有真正的老虎在威脅我們。我們明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接受了自己情緒的起伏,並有耐力去忍受不適時,我們最終會獲得成長。
對我來說,這些故事肯定了花費很多時間審視生活和夢想的價值。透過探索,我們認識到經驗會影響我們,擁抱變化會使我們強大,阻礙變化則會削弱我們。我們不能獨自做到這一點。為此,我們需要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朋友或治療師來讓我們發現自己真正的身份,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它意味著什麼。這可以讓我們不至於抱憾終身。
這本書帶有很強烈的感情色彩:你可能會很喜歡它,也可能覺得討厭。無論如何,它都是有用的。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自己相信什麼,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我們不想要的。生活就是變化,我們無法避免它。我們適應變化的能力的磨練通常比自己意識到的要花更長的時間,而且它很少在不引起多種感覺的情況下發生—— 至少一方面是不安,另一方面是痛苦。我們的適應能力越強,生活就可能越豐富,過去未解決的問題會導致之後生活的過渡更加困難。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擔心自己會崩潰時,我們需要別人的愛和聯絡將我們團結在一起。
編輯 陳曉玲 周夢璇 審讀 劉春生 稽核 張雪松 李林夕
(作者:晶報記者 餘梓宏)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