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子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西南部的前童,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500年前,明代大儒方孝孺在此地任教。
《禮記·禮運》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我每次去前童,總是迷戀那裡獨特的飲食:豆腐、麥餅、湯包、麥糊頭、松花餅等。
豆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實,直到宋代,豆腐才成為人們喜歡的重要食品。有南宋詩人陸游記載蘇軾喜歡吃蜜餞豆腐麵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臨安的酒鋪賣豆腐和煎豆腐為證。
豆腐者,豆漿凝膠體是也。在豆腐製作上,前童人另有一套。他們堅持用傳統的優質豆料——早豆,一種土著的黃豆,顆粒要比外地人普遍採用的黃豆小很多。其他地方做豆腐常用石膏作為凝固劑,而前童人一律採用鹽滷。坊間還流傳一句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而用滷水點的豆腐,在口感上要強於石膏點的豆腐。前童做豆腐用的是白溪水。
當年方孝孺在這裡教書時就說:“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方孝孺《遜志齋集·慎齋箴》)他的教誨被前童人謹記在心。前童鎮黨委書記張暢芳說,正是瞅準了前童豆腐的獨特製作方法和文化內涵,鎮裡籌辦了豆腐文化節。三屆豆腐節裡辦了兩件事,一是推出豆腐宴,二是進行豆腐掌櫃的評選。
麥餅者,麥之烙餅也。烙餅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常見的食品。烙餅有用小米麵的,更多的是麥面。前童麥餅用上等小麥面製成。它的細膩和韌性,在於揉製得恰到好處。揉得不夠,則烙出的餅口感不佳,揉得太久,則後續出現摻生粉過多。在前童,不會揉麵或者偷懶省工不會做麥餅的主婦會被人取笑。前童的麥餅種類繁多,主要在於兩大類,即裹餡的與不裹餡的。不裹餡的稱為“淡麥餅”,食用時也可捲上炒制的芝麻海苔、油條等;裹餡的有肉麥餅、雞蛋麥餅、蝦皮麥餅、加糖甜麥餅等。前童的麥餅名聞四鄉,縣城的麥餅攤就有十幾個。由於麥餅便於儲存和攜帶,過去是外出旅行的必備乾糧。傳說,當年徐霞客路過前童時,吃過這裡的麥餅,覺得好,就攜在路上繼續享用。於是,麥餅又名“霞客餅”。
前童鎮在全縣發起麥餅師大賽,三屆大賽下來,產生了30位“麥餅大師”。不論鎮內外選手,得獎即給予榮譽和用於製作出售麥餅的“麥餅車”一輛。車上掛“麥餅大師”牌匾。
湯包者,一種裹餡之麵食也。前童的湯包無湯,不同於北方的灌湯包。傳說舊時糧食短缺,用麵皮包裹菜餡,水煮之而有湯,故名湯包。形如超大號的餛飩,但其餡用醃菜、芹菜、黃豆、花生米、精肉、蝦米、冬筍剁成細粒炒制,有別於餛飩的以精肉為主。餛飩是水煮的,湯包卻是蒸制的。湯包無湯,卻能像蒸蟹一樣將美味全部鎖定,蒸熟蘸著調料吃,美味無比。近似北方燒賣的製作方式,但燒賣的形狀是頂端蓬鬆束折如花,形如石榴。而前童湯包製作時將餡兒裹在麵皮裡捲成長條,握住兩端,把兩端捏在一起,活像一個個小包袱。別地過元宵節吃湯圓,前童一帶吃湯包。湯包成為應節食品。
麥糊頭和麥焦筒者,亦為麵食一種也。麥糊頭,即一種薄形煎餅。麥焦筒,即麥糊頭裹餡製成的薄餅食品。前童麥糊頭是在將攪拌成粉糊的麥面薄薄攤在平底鍋裡而成。前童人用文火將鍋燒熱將粉糊煎成薄餅,鋪上豬油、蛋漿、蔥花等,起鍋即食,清香酥脆,美味無比。另外一種吃法,即將麥糊頭裹上特殊的餡。餡料豐富,先把蘿蔔絲、筍乾、海帶、番薯面等幹品泡發後,與新鮮豆芽、芹菜、洋蔥、肉絲等一起炒熟成餡,再把它們裹在麥糊頭裡,成捲筒狀。再把它用油煎至兩面金黃,外脆而內不膩,咬一口,絲絲相連,滿口生香。此即麥焦筒爾。
松花餅者,松花與面的結合也。在春天松花將開未開之際,採集松樹上的花蕾曬在太陽底下;待其花瓣張開時,將花粉集起。松花味甘,性溫。逢年過節,前童人就以麵粉和松花為主要原料,按照傳統工藝製作松花餅。松花餅香脆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年節時吃松花餅,也是當地延續好多年的風俗。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6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