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060 字,預計閱讀時間: 5 分鐘
提到財務自由,很多人的定義是:擁有花不完的錢。財務自由的最終目的是將財務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力降到最小,即實現自由狀態。
簡單來說,財務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
財務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夠?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主要就是靠投資性收益來覆蓋掉日常的生活開支,這其中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存款和理財等。正常情況下,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支出在50萬左右。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普遍在4個點左右,未來還會降得更快;而股票型基金的不確定性風險比較大。
為了覆蓋這50萬的支出,我們選擇一個比較穩健的債基收益作為參考,假設年收益為6%左右,那麼大概需要830萬的本金。還需要考慮的就是每年的貨幣超發。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假設M2保持在8%左右,GDP在5%的水平。所以算上一個3%的通脹率。
這樣我們大概可以推算出,在一線城市要實現財務自由,大概需要1600萬;而在一般的二三線城市,需要500-800萬左右。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要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很長時間的付出,甚至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實現。而對於NBA球員來說,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太容易了。
為什麼NBA球員賺得多破產也快?
2019年NBA球員平均工資達到777萬美元。其中一些有名的球星,年薪更是以2000萬美元起步,並且還有額外的場外收入,比如代言費、贊助費等等。但是這樣的高收入群體,往往也存在“NBA魔咒”:年薪千萬美元的球員,退役後短短几年就能花光積蓄,約60%的NBA球員,退役不到5年就會破產。
入選名人堂的前NBA球員“戰神”艾弗森就是一個例子。在NBA生涯裡,他的薪水和代言至少賺了2.5億美元(約合17.6億人民幣),結果在退役不到3年就宣佈破產。據說,他有次向前妻大發脾氣,翻開了自己兩個褲袋,訴苦自己“現在連一個漢堡包都買不起了”。
而迅速破產的原因,通常有兩點:
一是NBA球員習慣了賺快錢的方式,所以他們在考慮投資時,往往也想迅速獲得成功,而結果通常是上當受騙,成了待割的韭菜;
二是NBA球員的學歷普遍不高,很多都是大學輟學,有的甚至長期生活在貧民窟,眼界不高,突然暴富後不知道如何打理財富,容易揮霍無度。
人們很難賺到超出自己認知範圍外的錢,除非是靠運氣賺到的錢,但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而你所虧的每一分錢,也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怎樣實現財務自由?有兩條路徑:一是控制消費,二是拼命賺錢。控制消費是要適當的降低慾望,對於很多人來說,控制消費是比較難的,隨著年齡和人生階段的變化,消費大多還是逐漸上升的。拼命掙錢是為了讓你的銀行賬戶數字增加。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曾經說過:“在有能力工作期間掙下足夠多的錢”,那怎麼掙呢?同樣也是兩條路徑,勞動性收入和資本性收入。
一種是高收入階層,他們的專業技能很強,工資收入很高,比如金融工作者、醫生、律師等等,有著體面的生活,他們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工資收入,也就是勞動性收入。但是一旦從崗位上離職,失去工資,就會讓自己陷入經濟危機,他們關心的是怎樣延長自己的職業壽命,增強專業技能,可以讓自己的勞動性收入保持長期穩定。
還有一種是純粹的投資者,透過投資理財用資本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基金、家族信託、保險等等,這些理財收入完全可以覆蓋工資收入以及日常開支,這就是資本性收入。他們更加關心個人影響力、人脈、藝術、慈善等等。
拼命賺錢不只是提高自己的工資收入,也要透過理財投資等方式提高資本性收入,直到資本性收入可以覆蓋你的日常開支,這是實現財務自由很重要的步驟。透過投資理財,有了資本性收入,實現相對的自由,才能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就是我們拼命掙錢的意義吧。
————————/ END / ————————
您的專業財務策劃顧問
桑尼先生
CFP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擁有基金、證券、保險從業資格。
這是一個有態度的,金融理財知識分享平臺,關注桑尼,帶你一起學理財、懂投資、多賺錢、防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