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企頻頻實施制裁後,這讓某些同樣視中國為威脅的國家彷彿看到了“希望之光”。因此,他們樂此不疲地效仿美國打壓中企。就在美國上週連續發動四波制裁後,印度也開始行動了。
媒體12月23日報道稱,印度稅務部門正對一些在印中國移動裝置廠商進行大規模突擊檢查。有訊息人士表示,該部門收到“可靠情報”,這些在印度市場佔有率合計超過46%的中國企業涉嫌“做假賬逃稅”。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這次的突襲行動正值兩國邊境衝突發酵之際,要說裡面沒點什麼門道,估計也沒人會信。而且這並不是印度第一次對中企下黑手,早在今年3月,印度就凍結了相關中企在該國的銀行賬戶,並且聲稱其在印度的子公司與其設在新加坡的子公司之間的線上廣告交易“涉嫌逃稅”。
反華玩不出新花樣就炒冷飯,印度還真是把美國那一套學了個十成十。更過分的是,印度一面接受中國的援助,一面對中企進行打壓。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中國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印度援助了數萬臺製氧機,可他們卻以禁止從中國進口WIFI模組來“回報”我們。該項禁令一下達,直接導致小米等眾多中企無法在印度推出新的研發產品,讓這些公司的利益大受損失。
事實上,印度對中企的打壓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其頻頻對我們下黑手的直接原因,是去年在邊境地區的對峙中吃了大虧。因此時常帶著一種報復心理向中企發難。去年11月,印度電子和資訊科技部發布公告,宣佈禁用全球速賣通、釘釘等43款中國背景手機應用程式。
對此,中國駐印大使館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印方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打壓中國企業,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在海外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希望印方能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從而使中印經貿關係重回互利共贏的正確道路。很顯然,印度並沒有把我們的警告聽進去,但是,如果印度繼續“作死”下去,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想為中國添點麻煩的,也不止印度一個。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日前在論壇上宣佈,德國聯邦國防軍希望在2022年向亞洲地區派遣空軍和網路防禦部隊,進行國際合作和演習。除此之外,他還聲稱,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此次到南海航行是為了向中國發出“訊號”,並且還大言不慚地稱下次將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此舉或許是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但很大可能是在呼應歐盟上半年出臺的印太戰略。今年4月,歐盟各國外長髮表聯合宣告指出,歐盟應強化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和行動,應對國際安全挑戰,包括海上安全挑戰,這份宣告明顯就是在支援美國對華遏制的政策。
另外,由舍恩巴赫揚言穿越臺灣海峽就可以看出來,其在涉臺問題上與其他西方國家基本保持一致。就在本月初,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接受採訪時聲稱,將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路線,並且,德國新政府的執政協議中還明確列入了涉臺、涉港、涉疆等議題。
除了德國政府想要插手中國內政,德國手遊廣告也借涉臺問題刷存在感。12月9日,德國遊戲開發商推出的遊戲“國家衝突: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廣告中,出現了將大陸地區標註為“西臺灣”的世界地圖。不管是開發商刻意為之還是真的失誤,都說明了德國從上到下對涉臺問題的態度,這才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不管是舍恩巴赫的威脅,還是德國新政府12次提到中國的協議,德國跟隨美國搞事,打“以臺製華”的小算盤註定會落空。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希望德國與其他妄圖插手中國內政的國家可以看清形勢,不要再向臺當局釋放錯誤訊號。
中國必將統一,西方國家決定不了各國人民的選擇,也扭轉不了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的強大共識。中國希望與德國保持友好往來,但如果其效仿美國,頻頻以“航行自由”為藉口,派遣軍艦到南海耀武揚威,在涉臺問題上蓄意製造矛盾,我們也是不會手軟的,豺狼來了有獵槍,不信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