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樑——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週年文獻展”於2021年8月10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展示出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包括照片、錄影、圖紙、模型、書信、手稿以及空間裝置,共計362件資料同次面世,實屬珍貴。
所陳列展出的資料絕大多數為原始資料。五個展覽單元中飽滿而又精煉的資訊,全面且客觀地為人們描繪出一個瑰意琦行的梁思成先生,內容包括他生前的勤勉細緻的工作,科學有效的方法,和其所獲得的偉大成就。豐富的影象資訊也反映出時代的背景,以及他樂觀的精神與多彩的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跟隨梁思成先生所著《影象中國建築史》中嚴謹瑰麗的手繪圖稿,探訪幾處梁先生曾經到訪、測繪過的北京古建築。
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的天寧寺內,建於遼代,是遼代陪都南京城的標誌性建築,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天寧寺是北京建立年代最早的廟宇之一,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年間(471-476年)。初名光林寺,隨朝代更迭數次易名。元末寺廟毀於兵火,所有建築蕩然無存,只餘下高塔煢孑無依。明初,明成祖朱棣命重建寺院,宣德時改稱天寧寺。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將塔剎震落。1991年對塔剎進行修復。
天寧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通高55.38米,最下面為方形平臺,平臺之上是兩層八角形基座,基座上層為須彌座,平座位於須彌座之上,平座之上用三層仰蓮座承託塔身。平座上的蓮瓣原為鐵製,逢節日可在其中倒上蠟油,插上蠟燭,以供佛祖。每月初八,點燃360盞燈,上到官員下到百姓齊聚於此觀燈拜佛,祈禱風調雨順,吉祥如意。今天所見之石質蓮瓣,為清代重修時所改。
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四正面闢券門,四斜面飾直欞窗,門窗上部和兩側浮雕有金剛力士、菩薩、天部等神像。塔身轉角處的磚柱上浮雕升降龍。所有雕飾造型生動完美,線條流暢,堪稱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精品。
塔身浮雕細節(圖片來源:《北京古建文化叢書——橋塔》,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 編)
塔身之上建造13層塔簷,各層塔簷的角梁均為木質,各種瓦件和脊獸、套獸等構件全部用琉璃燒製,建築工藝十分講究。塔簷每層簷角懸有銅鈴,據《京城古蹟考》中記:“天寧寺…據寺僧傳冊所記,上有鈴2928枚,合計重10492斤。風雨蕩摩,年深鈕絕、漸次零落。亦頗殘缺矣。”每逢風起,鈴聲齊鳴,發出清脆、悠揚、悅耳的鈴聲。
天寧寺塔造型雄偉壯麗,穩重挺拔,有很高的建築藝術水平,是遼代佛塔中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也是研究遼南京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
故宮——外朝三大殿
故宮作為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富內涵的核心,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的象徵。
故宮也有著一條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同時也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佔據著中軸線最重要位置的外朝前三殿,以太和殿居首、中和殿與保和殿接連在後,三者均立在呈“工”字形的同一座平面的三層石臺上,使用漢白玉石欄板與望柱,氣勢恢宏壯觀。
三大殿總平面圖(圖片來源:《影象中國建築史》手繪圖,梁思成 著)
永樂年間,三座大殿的名稱分別為“奉天”、“華蓋”和“謹身”,是國家朝政之所,重大的典禮活動於此舉行。明嘉靖年間,更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清順治年間,改稱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名稱沿用至今。
太和殿也就是金鑾殿,是皇帝至高、皇宮至尊、皇權至上的建築象徵。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極高的建築規制、精美的裝飾、威嚴的視覺藝術都是為了達到“非壯麗無以重權威”的效果,是舉行皇帝即位、大婚、出征等大典的場所。
明代太和殿面闊原為十三間,至清代因遭到雷擊改為十一間,寬達64米;進深五間,達37米;連同臺基通高35.05米,為中國現存最巨大的宮殿建築,屋頂採用中國古建築中最高等級的屋頂形制——重簷廡殿式。
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中和”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二字是說,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各方關係得以和順,其意在於宣揚“中庸之道”。
中和殿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間,建築風格十分獨特,正方、單簷、四角攢尖、鎏金圓頂,像亭式建築。殿正中設地屏寶座,寶座也設在子午線即中軸線上,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有著休息廳、宴會廳、議事廳、典儀廳等多元的使用功能。
保和殿是故宮主要殿宇中唯一明構建築,即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重建的建極殿。殿於明初名謹身殿,至嘉靖間改名建極殿。明末李自成焚燒北京宮殿,建極殿得幸免。清代未見重建保和殿紀錄,梁思成先生在民國二十四五年繪故宮時,發現藻井以上童柱標識,楷書“建極殿右或左一或ニ三縫桐柱”墨跡,證明其為明代構建。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高29.50米,屋頂為重簷歇山頂。“保和”出自《易經》,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
保和殿在三大殿中,是唯一的既是“殿”又曾是“宮”的宮殿。作為“殿”,發揮政治和行政功能;作為“宮”,具有皇帝居住和生活的功能。保和殿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舉行殿試,也就是舉辦國家考試的場所。
三大殿庭院,起於太和門,興於太和殿,收於保和殿。保和殿位於三大殿庭院的北端,是這座壯麗庭院的收尾之筆,因而處處與太和門、太和殿相呼應,以達到渾然天成之功效。
故宮——文淵閣
文淵閣始建於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始創宮殿於南京,即於奉天門之東建文淵閣,盡貯古今載籍”,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仿南京已有規制營建紫禁城,也建有一處文淵閣。
明代文淵閣的功用主要是藏書、編書,並用作“天子講讀之所”,還是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並逐漸演變成為秘閣禁地,有著內閣之稱。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南京故宮發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藏書籍皆被付之一炬,北京皇宮的文淵閣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明末戰火中被毀。
清代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襲明制,但文淵閣卻始終有其名而無其實,即雖設有文淵閣大學士之名,卻並無文淵閣之建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四十年(1775年),文淵閣仿效天一閣的規制正式動工,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文淵閣沿襲了天一閣“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寓意,但在形制上稍作修改,先按五開間來做,明次稍面闊依次縮減,然後在五間主房的西側設計面闊僅為2.1米的樓梯間,從而形成了面闊六間的格局,既做到了“地六成之”,又保證了明間內皇座居中。
為了同時滿足天一閣的形制和兩倍於天一閣的藏書量,文淵閣採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即外觀看上去和天一閣一樣都是重簷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層樓板之下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一個夾層,全閣共有上、中、下三層,既節省工料,又方便實用,便於貯書。
文淵閣外觀以寒色為主色調,上下層瓦都是綠邊黑心,上面的脊獸,鴟吻也都是綠色。這樣的色彩設計主要是出於“防火”的目的,古代工匠在建造宮殿時,要將五行學說考慮其中,黑色主水,“水”之氣為寒,因此在藏書樓的設計上以黑色和綠色等寒色為主色調,祈求文淵閣可以免遭大火。閣前開鑿方池,池上橫跨石橋,池中引入金水河水,具有防火功能。
明十三陵——長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以北50公里的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是明朝(1368-1644)十三位皇帝的陵寢建築群,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儲存較為完整。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明長陵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儲存得最為完好。陵園規模宏大,用料嚴格考究,施工精細,工程浩繁,營建時日曠久,僅地下宮殿就歷時四年。
明長陵總平面圖(圖片來源:《影象中國建築史》手繪圖,梁思成 著)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祾恩殿是長陵陵宮地面建築中的主要建築,和故宮中的太和殿一樣大,總面積達1956平方米,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上,金磚鋪地,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儲存完整的大型楠木殿宇,宏大的楠木建築為世間罕見。殿面闊九間(66.56米),進深五間(29.12米),象徵著皇帝“九五”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絲楠木為之,古色古香。
祾恩殿建築圖(圖片來源:《影象中國建築史》手繪圖,梁思成 著)
祾恩殿的左右兩翼,明朝時曾建有左右配殿各十五間,清代中葉毀壞並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爐一座,至今儲存完好,其制均由黃、綠琉璃件組裝而成,小巧玲瓏。爐頂為單簷歇山式,爐身正面為四扇假稜花槅扇,正中闢券門,門內為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香山碧雲寺
碧雲寺位於聚寶山東麓,坐西朝東,依山而立,初建於元朝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原名碧雲庵,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並改名為碧雲寺,也成為西山數百佛寺中最為宏麗的一座寺院。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再次擴建,在寺內修建了五百羅漢堂、行宮院和金剛寶座塔,形成了一座兼具漢藏建築風格,融寺院建築與園林建築為一體的古建築群。
碧雲寺整體以所在山谷的山脊線為中軸建造,寺內建築依山形地勢,自東向西逐級升高,形成高低有序,層次分明的臺地院落,層層殿堂,依山疊起,氣象不凡。寺內的建築群可分為南、中、北三路,中路和南路為佛教活動場所,而北路則作為皇家行宮。
中路一線的建築是碧雲寺的主體,自東向西依次為山門殿(外山門、內山門)、天王殿(彌勒殿)、釋迦牟尼殿(大雄寶殿)、菩薩殿、普明妙覺殿(現為孫中山紀念堂)、三座牌樓和金剛寶座塔。其中,從山門殿到普明妙覺殿為元、明兩代所建,是典型的漢傳佛寺樣式;而修建於清乾隆十三年的金剛寶座塔,則是藏傳喇嘛寺廟式建築。正是由於清代的擴建,使碧雲寺的建築佈局由原本單一的漢寺,形成了兼具漢藏特色的“前漢寺—後喇嘛”的組合式寺廟格局。
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建築圖(圖片來源:《影象中國建築史》手繪圖,梁思成 著)
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碧雲寺依然是京西大廟,被視為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場所。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在北平(京)逝世,陵櫬遷至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內儲存。1929年,孫中山遺體遷往南京中山陵後,碧雲寺設立了“孫中山紀念堂”和“孫中山先生衣冠冢”。自此之後,碧雲寺就成為了各界人士拜謁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地。
參考資料
[1]棟樑——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週年文獻展[N].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2021-08-06.
[2]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編委會. 北京古建文化叢書《橋塔》[M]. 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4.
[3] 梁思成. 中國建築史[M].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4]最美中軸線丨故宮:中軸線上的中軸線[N]. 北京印跡inBeijing,2019-03-01.
[5]文淵閣為何以黑色琉璃瓦覆頂?寓意以水克火[N]. 北京晚報,2013-06-23.
[6]不一樣的文淵閣[N]. 建築史學,2020-01-26.
[7] 明十三陵攬勝(1)——明十三陵⑥[N]. 明十三陵,2021-01-04.
[8] 明十三陵概況[N]. 明十三陵,2019-11-28.
[9] 線上遊香山——碧雲寺[N]. 香山公園,2020-04-06.
[10] “佛國清淨土,曲徑更通幽”——碧雲寺的建築佈局[N]. 科普公園,2021-04-22.
[11]“西山一徑三百寺,唯有碧雲稱纖穠”——碧雲寺的前世今生[N]. 科普公園,2021-01-15.